中位线[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位线[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6-08-28 17: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初中几何第二册梯形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先来复习1、梯形中位线: 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叫做梯形的中位线。2、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问题:怎样证明呢?类比学习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 E,F分别是两腰AB,CD的中点.
求证:EF//BC //AD,EF= (BC+AD).120 正确答案:9cm;12cm.答:不能.如果和一条底边长相等,那么和另一条底边长也相等,这时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这是平行四边形而不是梯形.1.梯形的上底长8cm,下底长10cm,则中位线长_______;
梯形的上底长8cm,中位线长10cm,则下底长_______.
2.梯形的中位线长能不能与它的一条底边长相等?为什么?

练习3.如果梯形中位线是12cm,一对角线分中位线所成两条线段的比是2:1,则梯形两底的长分别是( ).
(A)8cm,16cm; (B)10cm,14cm;
(C)6cm,18cm; (D)6cm,14cm.
正确答案:(A).提示: 由条件可知,EG=4cm,GF=8cm,又EG和GF分别为△ABD和△DBC的中位线,故AD=8cm,BC=16cm.练习≌∠∥△ 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 BC,对角线AC⊥ BD于点O,且AC=12,BD=9,求梯形中位线长.又∵ AC ∥DE, AC⊥ BD
∴ ∠ BDE=∠ BOC=90°OE解:作DE∥ AC交BC延长线于点E则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
则DE=AC=12,AD=CE∴AD + BC = BC + CE = BE =15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你能求出梯形的面积吗?3. 如图,等腰梯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EF为中位线, DH是梯形的高. 求证:EF=DH.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4. 已知,梯形ABCD中,AD∥BC,E是腰AB的中点,
DE ⊥CE, 求证: AD+BC=CD。方法1:证明:延长DE交CB延长线于F∴ ΔADE≌ΔBFE∴ DE=FE,AD=BF∵ DE ⊥CE∴ CD=CF(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即CD=CB+BF=CB+AD∴ AE=BE,∠A= ∠ ABF,∠ AED= ∠ BEF∵在梯形ABCD中AD//B ,∠A= ∠ ABF已知,梯形ABCD中,AD∥BC,E是腰AB的中点,
DE ⊥CE, 求证: AD+BC=CD.方法2:证明: 在梯形ABCD中AD//BC
取CD的中点F,并连结EF
则EF为梯形的中位线。
∴2EF=AD+BC
在RtΔCDE中,2EF=CD
∴CD=AD+BC已知,梯形ABCD中,AD∥BC,M是腰AB的中点,
AD+BC=CD, 求证: DM⊥MCABCDME2.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小结1.梯形中位线的定义.3.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励志故事】 愿你有个好习惯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了!”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大声吆喝,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还是一动不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看看左右无人,便贴近牛的耳朵上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愿你有个好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