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各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分层汇编-10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一、单选题
1.(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 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甲是H2O,则乙可能是CaCl2
B.若甲是CO2,则丙可能是H2
C.若甲转化为乙是置换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置换反应
D.若甲转化为乙是复分解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复分解反应
2.(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符号表征化学变化是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3.(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目溶液为无色的是
A.NaCl、BaCl2、HCl B.CuCl2、KCl、H2SO4
C.Ca(NO3)2、Na2CO3、KOH D.HCl、NaOH、Na2SO4
4.(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试推测X的化学式是
A. B. C.CO D.
5.(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6.(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7.(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是碱
B.物质a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
C.物质b的化学式是Fe2O3
D.FeCl3溶液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
8.(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3
9.(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5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0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Z为化合物
D.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22:9
10.(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B.碳酸分解:
C.铁和稀硫酸反应:
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混合:+=BaSO4↓+2NaCl
11.(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10 16 0 2
反应中的质量/g 7 8 a 2
反应后的质量/g b 0 22 c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11 B.丁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b=3
12.(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HCl
13.(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4.(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15.(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硫,常用热的NaOH溶液清洗,发生了如下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A. B. C. D.
16.(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可能是单质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17.(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铁与稀盐酸反应: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C.在高温下分解
D.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参考答案:
1.B
【详解】A、若甲是H2O,乙是CaCl2,但H2O不能一步转化为CaCl2,故选项推断不正确;
B、若甲是CO2,乙是H2O,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丙可能是H2,故选项推断正确;
C、若甲为铁,乙为铜,丙为银,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两者的转化都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推断不正确;
D、若甲为碳酸钠,乙为氢氧化钠,丙为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两者的转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推断不正确。
故选B。
2.D
【详解】A、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选项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选项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可知,氯化钡和氢氧化钠如果发生反应,生成物中没有气体和水,那么,必有沉淀,但两者交换成分,出现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钠都易溶于水,没有沉淀生成,因此,该反应不发生,故不符合题意;
D、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选项化学方程式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A、三种物质相互不会产生沉淀、气体或水,即相互不会发生反应,可以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目溶液为无色,符合题意;
B、氯化铜在溶液中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C、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会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会结合生成水,不能再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3个X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1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B。
5.A
【详解】A、化合物是有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的化学式为CO2,属于化合物,丙的化学式为CH3OH,属于化合物,丁化学式为H2O,属于化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乙的化学式为H2,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6.C
【详解】A、由曲线图可知:a点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故容器内其余气体(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浓度为85%,故氮气体积分数小于85%,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曲线图可知:反应停止时,容器内剩余3%体积分数的氧气,由于红磷足量,故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由曲线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18%,且不是质量分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A、由图可知,Fe(OH)3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因此X是碱,故选项说法正确;
B、物质a的化合价为0,对应的物质是单质,即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氢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物质b为氧化物,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其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和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C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为NO和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缺少反应条件,且未配平,不符合题意;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5g+2.2g+16.2g+0.9g=ag+4.4g+8.1g+1.8g,a=10,不符合题意;
B、反应后,X的质量增加,X是生成物,Y的质量增加,Y是生成物,Z的质量减小,Z是反应物,W的质量增加,W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Z是反应物,X、Y、W是生成物,故Z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4.4g-2.2g):(1.8g-0.9g)=22:9,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详解】A、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是:,错误;
B、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是:,正确;
C、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方程式是:,正确;
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产生硫酸钡和氯化钠,方程式是:Na2SO4 + BaCl2 =BaSO4↓+2NaCl,正确;
故选:A。
11.A
【分析】由于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10g+16g+0g+2g=7g+8g+ag+2g=bg+0g+22g+cg,解得a=11,b+c=6,由表中数据可知,丁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c=2,所以b=6-2=4。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4g=6g,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减少了16g-0g=16g,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增加了22g-0g=22g,故丙是生成物,故该反应为甲与乙反应生成丙。
【详解】A、由分析可知,a=11,故A说法正确;
B、由表中数据可知,丁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B说法错误;
C、与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与乙反应生成丙,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b=4,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12.A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有氢原子和氯原子,生成物中的原子有氢原子和氯原子,即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前的分子是氢分子和氯分子,反应后的分子是氯化氢分子,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前氢气中的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生成的氯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即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选项错误;
D、该反应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选项错误,故选A。
13.D
【详解】A.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中化学方程式由于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气体不用标气体符号,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反应条件,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4.A
【详解】A、三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成气体或沉淀或水,能大量共存,正确;
B、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能结合生成硫酸钡,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氢离子能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D、银离子与氯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故选A。
15.C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有三个硫原子,六个钠离子,六个氧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反应后有一个硫原子,两个钠离子,六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缺少四个钠原子和两个硫原子,X系数为2,所以X化学式为Na2S,故选C。
16.A
【分析】由于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20+3+5+3=3+3+x+11,解得x=14,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20g-3g=17g,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故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增加了14g-5g=9g,故丙是生成物;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了11g-3g=8g,故丁是生成物;所以该反应为甲分解生成丙和丁。
【详解】A、由分析可知,x=14,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故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B说法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分解生成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中的反应物,所以甲不可能是单质,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9g:8g=9:8,若生成的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由于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不能确定,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不能确定,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17.D
【详解】A. 铁与稀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在高温下分解,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