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1 15:2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词,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2.借助注释,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3.借助注释,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看图想象,猜测诗题
1.教师出示《咏柳》《惠崇春江晚景》《四时田园杂兴》《清平乐村居》等写景诗词的图画。学生根据图画提示,猜测古诗词的题目。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三首》,去欣赏诗人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这三首诗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默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先来读读诗句,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诗意。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是学诗最基本的要求,读对节奏就为诵读诗和理解诗意打下了基础。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小组交流说说诗意帮助学生熟悉诗句,自主建构了诗境,为接下来的想象画面做好铺垫。
三、细读吉诗,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感受描写的妙处。
1.学习《山居秋暝》。
(1)默读古诗颔联和颈联,圈画岀诗中描写的景物,说说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月、松、泉、石、竹、莲、浣女、渔舟这八种景物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清澈的泉水,竹林里洗衣女子归来时的喧笑声,莲叶晃动,渔船顺流而下,让人感到宁静淳美而又清新活泼。
(2)交流点拨:如果自己身处其中,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重点体会“照”“流”所展现出来的“月光照在林间、水流淌过山石”的静态之美”,以及“浣女洗衣嬉笑而归、渔夫捕鱼顺流而下”的动态之美,感受到山村生活的场景。
(3)有感情地朗读,尤其要读岀静态和动态的不同。
釆用对比朗读的方式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与,静态描写的诗句读得轻缓一些,动态描写的诗句读得活泼一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雄文.字理解并想象诗人描绘的景象,再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4)介绍诗人王维。
①补充介绍诗人晚年隐居山中的情况。
王维,开元年间中进士。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伪职。平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诗人在中年以后,随着政局的恶化,曾在蓝田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逐渐对世事淡漠(但尚未到“万事不关心”的地步)并致力于田园山水诗的创作。这首诗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即表达了作者隐居山中的意愿。
②引导思考:山中的景色如此之美,山中的生活如此自在,诗人决定“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时诗人心中生出了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适时的补充资料,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5)配乐朗读,背诵古诗。
2.学习《枫桥夜泊》,想象画面,体会清感。
(1)初读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觉?你能体会到诗人张继当时的心情吗?(愁苦、孤寂……)
(2)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心情的呢 」
(3)“愁眠”是什么意思 诗人张.继又是因何而愁眠呢 默读古诗,圈、画出诗人在“愁眠”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理解,借助资料了解“月落”,从而体会作者的“愁眠”。
(5)想象“霜满天”是怎样的情形。
(6)小结:整首诗给人“静”的感觉,“月落”,写所见广乌啼”写所闻,用乌鸦的啼叫更加衬托月夜的静谧。
(7)补充作者资料。
张继和好友一起进京赶考,结果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张继却名落孙山。落榜后,张继非常失望,他一个人独自来到苏州,想借苏州的美景,排解心中的烦闷,可看着眼前的美景,他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落寞,不仅没有解去心中的烦闷,反而新增了许多忧愁,正是借景消愁愁更愁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古诗画面,感受诗人通过”月落”"乌啼”“寒霜”等意象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愁”。结合诗文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漂洎在外、四处奔波的孤寂忧愁。)
(8)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⑼教师配乐引读。
①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背井离乡的张继,无法入眠的张继,最希望陪伴他?
②漫漫长夜,没有父母妻子的.噓寒问暖,没有亲朋好友的关心问候,有的只有——
③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点点灯火,诗人看着这些景象,心中充满愁绪,久久不能入睡。诗人情不自禁地轻吟—
(设计意图:运用引读和配乐读的方法,让学生再次走进诗中体悟作者的情感,同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学习《长相思》。
(1)出示《长相思》,与前两首诗比较,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联系曾经学过的《清平乐村居》,了解《长相思》也是一首词,“长相思”是词牌名,词分为上阕和下阕,词的句子有长有短。
(2)学生交流有关纳兰性德的资料,教师介绍创作这首词的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已学的《清平乐村居》,让学生勾起以往学过的关于词的知识,做到前后联系;教师为学生补充相羌写作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内容,也为接下来想象行军途中的困难做铺垫。)
(3)他们的行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请你们再来读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象,他们可能遇到怎样的困难?
①学习上阕。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地图资料,学生想象路途的遥远、单调、孤单。
教师引读。
终于到了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了,面对着“夜深千帐灯”,他会想到什么样的景象呢?诗人“心”在何处 想象“夜深千帐灯“的景象,表达感受。(借助课本插图)
有感情地朗读上阕。
②学习下阕。
(播放塞外风雪声的音频)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情景?
作者离家千里之外,只能在梦里和家人团聚了。但是,他如愿了吗?(出示“碎”,感受到了一颗怎样的心?)
小结:醒着离家千里之外,想梦中与家人团聚又被风雪之声吵醒。这样的情景之下,我们的作者愈发思念家乡了。
“故园无此声”,那么故园有什么呢?(出示)
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河传·春残》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云兴霞蔚,芙蓉映碧叶田田,雁宿凫栖,秔稻动香风冉冉。——《漾水亭宴集诗序》
(4)回忆越美好,越对比出现实的残酷。带着这份思乡之情,再次朗读这首词。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对珥故园和当下的情形,通过想象出的一幅幅画面,让学生体会词人的一颗思乡的心。)
⑸背诵并抄写这首词。
四、延展阅读并积累,涵养文化列举读过的具有“动态描写”或“静态描写”的诗句,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