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与数轴有关的综合问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B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a,b,下列关系式:①a﹣b>0;②ab<0;③;④a2>b2.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b<0<a,
∵b<0<a,∴a﹣b>0,故①选项正确;
∵b<0<a,∴ab<0,故②选项正确;
∵b<0<a,>,故③选项正确.
∵b<0<a且|a|<|b|,∴a2<b2,故④选项错误
故选D.
2.数轴上点A,B,C分别表示数,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C一定在点A的右边 B.点C一定在点A的左边
C.点C一定在点B的右边 D.点C一定在点B的左边
【答案】D
【解析】∵m的数值未知,
∴点A与点C,点A与点B的位置关系未知,
∵点B,C分别表示数m,,
即点B向左移动一个单位得到C,
∴点C一定在点B的左边,
故选D.
3.如图,数轴上点M,P,N分别表示数m,m+n,n,那么原点的位置是( )
A.在线段MP上 B.在线段PN上
C.在点M的左侧 D.在点N的右侧
【答案】A
【解析】由点M,P,N的位置可知,m<0<n,且PN<PM,
∴n-(m+n)<(m+n)-m,即-m<n,
∴|m|<|n|,
∴m+n>0,
∴原点一定在PM上,且靠近点M.
故选A.
4.如图,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2,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是整数,点P不与A、B重合,且PA+PB=5,则满足条件的P点表示的整数有( )个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PA+PB=5,
∴点P在A,B两点之间,A,B两点之间的整数有﹣2,﹣1,0,1,
故选D.
5.如图,将一刻度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刻度尺上“”和“”分别对应数轴上的和,那么刻度尺上“”对应数轴上的数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刻度尺上“”在原点的左侧的位置,
∴刻度尺上“”对应数轴上的数为,
故选B.
6.如图,数轴上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三个点A,B,C,其中A、C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且AC=8,BC=2AB,则点B表示的数为( )
A.﹣1 B.1 C. D.
【答案】D
【解析】∵A、C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且AC=8,
∴A表示﹣4,C表示4,
∵AC=8,BC=2AB,
∴AB=,
∴点B表示的数为﹣4+.
故选D.
7.如图,数轴上依次有A,P,B,Q,C五个点,其中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且AP=PB=BQ=QC.如果有a+b<0,a+c<0,b+c>0,那么该数轴原点O的位置应该在( )
A.点O在线段AP(不包括端点)上
B.点O在线段PB(不包括端点)上
C.点O在线段BQ(不包括端点)上
D.点O在线段QC(不包括端点)上
【答案】C
【解析】因为a+b<0,a+c<0,b+c>0,a<b<c,
所以a<0,b<0,c>0,<,
又因为AP=PB=BQ=QC,
所以数轴原点O在线段BQ(不包括端点)上.
故选C.
8.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时,常常用到数形结合思想,比如: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表示数的点的距离,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的距离.当取得最小值时,的取值范围是( )
A. B.或 C. D.
【答案】C
【解析】如图,由可得:点、、分别表示数、2、,.
的几何意义是线段与的长度之和,
当点在线段上时,,当点在点的左侧或点的右侧时,.
取得最小值时,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C.
9.如图,直线l上有三点A,B,C,,,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向点C移动,点P的速度是m个单位长/秒,点Q的速度是n个单位长/秒,,那么( )
A.点P先到 B.点Q先到
C.点P,Q同时到 D.无法确定哪点先到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得,P运动所需的时间为,Q运动所需的时间为,
,
,
,
即Q运动所需的时间短,
所以,点Q先到,
故选B.
10.如图,数轴上有点A,B,C,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0,现以点C为折点,将数轴向右对折,使点落在射线上,并且,则点C表示的数是( )
A.1或 B.或5 C.1或 D.
【答案】A
【解析】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
∵,B点所表示的数为10,
∴表示的数为或,
∴,或,
根据折叠得,,
∴或,
解得:或,
故选A.
二、填空题
11.如图1,点A、B、C是数轴上从左到右排列的三个点,分别对应的数为,b,3,某同学将刻度尺如图2放置,使刻度尺上的数字0对齐数轴上的点A,发现点B对应刻度,点C对齐刻度,则数轴上点B所对应的数b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数轴的单位长度是厘米,
∵,
∴在数轴上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
∴点B所对应的数b为.
故答案为:.
12.如图,正方形的边在数轴上,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为,正方形的面积为16.将正方形在数轴上水平移动,移动后的正方形记为,点、、、的对应点分别为、、、,移动后的正方形与原正方形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记为,当时,数轴上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
【答案】或2
【解析】∵正方形的面积为16,所以边长为4,当时,分两种情况:
(1)当正方形向左平移时,如图所示:
∵,,
∴,
∴,
∴,
∴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
(2)当正方形向右平移时,如图所示:
∵,,
∴,
∴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2;
综上所述,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或2.
故答案为:或2.
13.如图,在数轴上有A、B两个动点,O为坐标原点.点A、B从图中所示位置同时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A点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B点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当运动 秒时,点O恰好为线段AB的中点.
【答案】0.8
【解析】由数轴可知:A:﹣2,B:6,
设运动x秒时,点O恰好是线段AB的中点,
由所给数轴知运动前:
AO=|0﹣(﹣2)|=2,BO=|6﹣0|=6,
所以运动x秒时,AO=2+2x,BO=6﹣3x,
当点O在线段AB上时,6﹣3x>0,
得x<2,
因为点O恰好是线段AB的中点,
所以令AO=BO得:2+2x=6﹣3x,
得x=0.8,
此时x=0.8<2,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0.8.
14.如图,在数轴上,点表示1,现将点沿数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将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第2次将点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第3次将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则第2020次移动到点时,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是_________.
【答案】3031
【解析】第一次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点A1,则A1表示的数,1-3=-2;
第2次从点A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点A2,则A2表示的数为-2+6=4;
第3次从点A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点A3,则A3表示的数为4-9=-5;
第4次从点A3向右移动12个单位长度至点A4,则A4表示的数为-5+12=7;
第5次从点A4向左移动15个单位长度至点A5,则A5表示的数为7-15=-8;
第6次从点A5向左移动18个单位长度至点A6,则A6表示的数为-8+18=10;
…;
发现序号是偶数的点在正半轴上,
A2:4,
A4:7=4+3×1,
A6:10=4+3×2,
A2n:4+3×(n-1),
则点A2020表示:4+3×1009=3031,
故答案为:3031.
15.在数轴上有,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点与原点的距离为3,那么点对应的数是______.
【答案】或
【解析】点与原点的距离为3,
点A所表示的数为:3或,
又 A、B之间的距离为2,
当点A所表示的数为3时,
点B表示的数为1或5;
当点A所表示的数为时,
点B表示的数为或;
综上所述,点对应的数是或.
故答案为:或.
16.如图,A,B,C为数轴上的点,,点B为的中点,点P为数轴上的任意一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答案】6
【解析】∵,点B为的中点,
∴,
当点P位于点A左侧时,如图所示,
;
当点P与点A重合时,如图所示,
;
当点P位于点A与点B之间时,如图所示:
;
当点P与点B重合时,如图所示,
;
当点P位于点B与点C之间时,如图所示:
;
当点P与点C重合时,如图所示,
;
当点P位于点C右侧时,如图所示,
;
综上可得:的最小值为6,
故答案为:6.
三、解答题
17.已知有理数,,所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填空)
(2)化简.
【解析】(1)c在的左侧,c<,b在的右侧,故答案为;;;
(2)用数轴知,,,
所以,
,
.
18.如图,点A,B均在数轴上,点B在点A的右侧,点A对应的数字是,点B对应的数字是m.
(1)若,求m的值;
(2)点C是线段上一点且,点C对应的数字是n,若,求m的值.
【解析】(1)∵点A对应的数为,点对应的数为,点在点A的右侧,,
.
(2)点A对应的数为,点对应的数为,点对应的数为,
则.
19.如图所示,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分别对应的数为a、b、c、d,且满足a=﹣2,b是最小的自然数,(c﹣12)2与|d﹣18|互为相反数.
(1)b= ;c= ;d= .
(2)若A、B两点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C、D两点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并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t为多少时,A、C两点相遇?
(3)在(2)的条件下,A、B、C、D四点继续运动,当点B运动到点D的右侧时,问是否存在时间t,使得B与D的距离是C与D的距离的3倍?若存在,求时间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1)为最小的自然数,,
,,.
故答案为:0;12;18.
(2)当运动时间为秒时,点对应的数为,点对应的数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为时,、两点相遇.
(3)假设存在,当运动时间为秒时,点对应的数为,点对应的数为,点对应的数为,
点在点的右侧,且与的距离是与的距离的3倍,
,
解得:.
答:存在时间,使得与的距离是与的距离的3倍,此时的值为12.
20.如图,数轴上点A在原点O的左侧,点B在原点的右侧,AO=5,BO=7.
(1)请写出点A表示的数为 ,点B表示的数为 ,A、B两点的距离为 ;
(2)若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一时刻,另一动点Q从点B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
①点P刚好在点C追上点Q,请你求出点C对应的数;
②经过多长时间PQ=5?
【解析】(1)∵点A在原点O的左侧,点B在原点的右侧,AO=5,BO=7,
∴点A表示的数为﹣5,点B表示的数为7,AB=AO+BO=12.
故答案为:﹣5;7;12.
(2)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P表示的数为3t﹣5,点Q表示的数为t+7.
①依题意,得:3t﹣5=t+7,
解得:t=6,
∴3t﹣5=13.
答:点C对应的数为13.
②当点P在点Q的左侧时,t+7﹣(3t﹣5)=5,
解得:t=;
当点P在点Q的右侧时,3t﹣5﹣(t+7)=5,
解得:t=.
答:经过秒或秒时,PQ=5.
21.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求_______
(2) 、、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
(3)求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x的范围.
【解析】(1)由数轴可知:a<b<0<c,
;
(2)∵a<b<0<c,
∴
=
=
(3)当x<a时,
==<0,
当a≤x≤b时,
==,
∴,
当x>b时,
==>0,
综上:的最大值为,
此时x的范围是:x≥b.
22.如图是某一条东西方向直线上的公交线路的部分路段,西起A站,东至L站,途中共设12个上下车站点,某天,小明参加该线路上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从C站出发,最后在某站结束服务活动.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当天的乘车站数按先后顺序依次记录如下(单位:站):+5,﹣3,+4,﹣5,+8,﹣2,+1,﹣3,﹣4,+1.
(1)请通过计算说明结束服务的“某站”是哪一站?
(2)若相邻两站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2.5千米,求这次小明志愿服务期间乘坐公交车行进的总路程约是多少千米?
(3)已知油箱中要保持不低于10%的油量才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若小明开始志愿服务活动时该汽车油量占油箱总量的,每行驶1千米耗油0.2升,活动结束时油量恰好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则该汽车油箱能存储油多少升?
【解析】(1)
设C站为原点,则):+5﹣3+4﹣5+8﹣2+1﹣3﹣4+1=+2,表示原点右侧第二个站,即E站.
(2))|+5|+|﹣3|+|+4|+|﹣5|+|+8|+|﹣2|+|+1|+|﹣3|+|﹣4|+|+1|=5+3+4+5+8+2+1+3+4+1=36,
36×2.5=90(千米).
(3)设该汽车油箱能存储油x升,
依题意得:x﹣0.2×90=0.1x,
解得:x=315,
答:该汽车油箱能存储油315升.
23.如图,将一根木棒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重合.
(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由此可得这根木棒的长为___________;
(2)图中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
(3)受(1)(2)的启发,请借助“数轴”这个工具解决下列问题:一天,小明去问爷爷的年龄,爷爷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37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119岁啦!”求爷爷和小明的年龄.
【解析】(1)观察数轴可知三根这样长的木棒长为,则这根木棒的长为,
故答案为:;
(2)由(1)可知这跟木棒的长为,
∴A点表示为,B点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12,21;
(3)借助数轴,把小明和爷爷的年龄差看做木棒,爷爷像小明这样大时,可看做点B移动到点A,此时点A向左移后所对应的数为,
∴爷爷比小明大岁,
∴爷爷现在的年龄为岁.
∴小明现在的年龄为岁.
24.如图,已知为数轴上的两个点,点表示的数是,点表示的数是20.
(1)直接写出线段的中点对应的数;
(2)若点在数轴上,且,直接写出点对应的数;
(3)若从点出发,在数轴上每秒向右前进8个单位长度;同时从点出发,在数轴上每秒向左前进12个单位长度它们在点处相遇,求点对应的数;
(4)若从点出发,在数轴上每秒向左前进8个单位长度;同时从点出发,在数轴上每秒向左前进12个单位长度,当它们在数轴上相距20个单位长度时,求所在位置点对应的数.
【解析】(1)解:线段的中点对应的数为,
答:线段的中点对应的数为;
(2)解:当点在点的左侧时,点所对应的数为:,
当点在点的右侧时,点所对应的数为:,
答:点对应的数为或50;
(3)解:设相遇时间为s,由题意得,
,
解得,
点对应的数为;
(4)解:追及前相距20,设行驶的时间为s,由题意得,
,
解得,
此时所在位置点对应的数为,
追及后相距20,设行驶的时间为s,由题意得,
,
解得,
此时所在位置点对应的数为,
答:所在位置点对应的数为或.
2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已知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1)当、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在原点,如图1,.
(2)当、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①如图2,点、都在原点的右边,;
②如图3,点、都在原点的左边,;
③如图4,点、在原点的两边,.
综上,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如数轴上表示4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
利用上述结论,回答以下问题:
(1)若表示数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那么______;
(2)若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位于与8之间,则的值为______;
(3)若表示一个有理数,且,求有理数的取值范围;
(4)若未知数,满足,求代数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解析】(1)由题意,∣a﹣(﹣3)∣=5,
∴a+3=5或a+3=﹣5,
解得:a=2,a=﹣8,
故答案为:2或﹣8;
(2)∵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位于与8之间,
∴a+1>0,a﹣8<0,
∴=(a+1)﹣(a﹣8)=9,
故答案为:9;
(3)由题意,分三种情况:
当x≥2时,则数轴上,表示x的点到﹣4与2的距离之和大于﹣4与2的距离∣﹣4﹣2∣=6,
当﹣4≤x<2时,则数轴上,表示x的点到﹣4与2的距离之和等于﹣4与2的距离6,舍去;
当x<﹣4时,则数轴上,表示x的点到﹣4与2的距离之和大于﹣4与2的距离6,
综上,有理数的取值范围为x>2或x<﹣4;
(4)根据题意,
对于代数式,数轴上,当x在﹣3和4之间时,表示x的点到﹣3与4的距离和最小,最小值为∣﹣3﹣4∣=7,
同理,对于,数轴上,当y在﹣2和2之间时,x到﹣2和2的距离和最小,最小值为∣﹣2﹣2∣=4,
又,
∴﹣3≤x≤4,﹣2≤y≤2,
∴x+y的最大值为4+2=6,最小值为﹣3+(﹣2)=﹣5.
26.数学课上李老师说:咱们一起来玩儿一个找原点的游戏吧!
(1)如图1,在数轴上标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①如果点A所表示的数是,那么点B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
②在图1中标出原点O的位置;
(2)图2是小敏所画的数轴,数轴上标出的点中任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都相等.
根据小敏提供的信息,标出隐藏的原点O的位置,并写出此时点C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
(3)如图3,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其中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若数轴上标出的若干个点中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如AB=1),且.
①试求a的值;
②若点D也在这条数轴上,且CD=2,求出点D所表示的数.
【解析】 (1)①点A所表示的数是-5,点A、点B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所以点B所表示的数是5,
故答案为:5;
②在图1中表示原点O的位置如图所示:
(2)原点O的位置如图所示,
点C所表示的数是3.
故答案为:3;
(3)①由题意得:AC=6,
所以c-a=6,
又因为c-2a=8,
所以a=-2;
②设D表示的数为d,
因为c-a=6,a=-2,
所以c=4,
因为CD=2,
所以c-d=2或d-c=2,
所以d=2或d=6.
27.对于数轴上的线段与不在线段上的点,给出如下定义:若点与线段上的一点的距离等于,则称点为线段的“距点”.已知:数轴上点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
(1)当时,在,,三个数中,______是线段的“2距点”所表示的数;
(2)若数轴上的点为线段的“距点”,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______;
(3)若数轴上所对应的点是线段的“距点”,且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为,求的值.
【解析】(1)当时,点A表示1,点B表示2,
与距离为2的点表示的数为:或,都不在线段上,不符合题意;
与距离为2的点表示的数为:或,1在线段上,符合题意,故是线段的“2距点”所表示的数;
与距离为2的点表示的数为:或,都不在线段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2)∵点P到点A的距离为,点P到点B的距离为,
∴.
故答案为:1.
(3)设为点Q所表示的数,
当点Q在点A左侧时:
,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为
∴,解得:,
∴;
当点Q在点B右侧时:
,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为
∴,解得:,
∴,解得:,
综上: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与数轴有关的综合问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B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a,b,下列关系式:①a﹣b>0;②ab<0;③;④a2>b2.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数轴上点A,B,C分别表示数,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C一定在点A的右边 B.点C一定在点A的左边
C.点C一定在点B的右边 D.点C一定在点B的左边
3.如图,数轴上点M,P,N分别表示数m,m+n,n,那么原点的位置是( )
A.在线段MP上 B.在线段PN上
C.在点M的左侧 D.在点N的右侧
4.如图,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2,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是整数,点P不与A、B重合,且PA+PB=5,则满足条件的P点表示的整数有( )个
A.1 B.2 C.3 D.4
5.如图,将一刻度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刻度尺上“”和“”分别对应数轴上的和,那么刻度尺上“”对应数轴上的数为( )
A. B. C. D.
6.如图,数轴上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三个点A,B,C,其中A、C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且AC=8,BC=2AB,则点B表示的数为( )
A.﹣1 B.1 C. D.
7.如图,数轴上依次有A,P,B,Q,C五个点,其中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且AP=PB=BQ=QC.如果有a+b<0,a+c<0,b+c>0,那么该数轴原点O的位置应该在( )
A.点O在线段AP(不包括端点)上
B.点O在线段PB(不包括端点)上
C.点O在线段BQ(不包括端点)上
D.点O在线段QC(不包括端点)上
8.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时,常常用到数形结合思想,比如: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表示数的点的距离,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的距离.当取得最小值时,的取值范围是( )
A. B.或 C. D.
9.如图,直线l上有三点A,B,C,,,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向点C移动,点P的速度是m个单位长/秒,点Q的速度是n个单位长/秒,,那么( )
A.点P先到 B.点Q先到
C.点P,Q同时到 D.无法确定哪点先到
10.如图,数轴上有点A,B,C,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0,现以点C为折点,将数轴向右对折,使点落在射线上,并且,则点C表示的数是( )
A.1或 B.或5 C.1或 D.
二、填空题
11.如图1,点A、B、C是数轴上从左到右排列的三个点,分别对应的数为,b,3,某同学将刻度尺如图2放置,使刻度尺上的数字0对齐数轴上的点A,发现点B对应刻度,点C对齐刻度,则数轴上点B所对应的数b为________.
12.如图,正方形的边在数轴上,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为,正方形的面积为16.将正方形在数轴上水平移动,移动后的正方形记为,点、、、的对应点分别为、、、,移动后的正方形与原正方形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记为,当时,数轴上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
13.如图,在数轴上有A、B两个动点,O为坐标原点.点A、B从图中所示位置同时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A点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B点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当运动 秒时,点O恰好为线段AB的中点.
14.如图,在数轴上,点表示1,现将点沿数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将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第2次将点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第3次将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则第2020次移动到点时,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是_________.
15.在数轴上有,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点与原点的距离为3,那么点对应的数是______.
16.如图,A,B,C为数轴上的点,,点B为的中点,点P为数轴上的任意一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有理数,,所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填空)
(2)化简.
18.如图,点A,B均在数轴上,点B在点A的右侧,点A对应的数字是,点B对应的数字是m.
(1)若,求m的值;
(2)点C是线段上一点且,点C对应的数字是n,若,求m的值.
19.如图所示,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分别对应的数为a、b、c、d,且满足a=﹣2,b是最小的自然数,(c﹣12)2与|d﹣18|互为相反数.
(1)b= ;c= ;d= .
(2)若A、B两点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C、D两点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并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t为多少时,A、C两点相遇?
(3)在(2)的条件下,A、B、C、D四点继续运动,当点B运动到点D的右侧时,问是否存在时间t,使得B与D的距离是C与D的距离的3倍?若存在,求时间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如图,数轴上点A在原点O的左侧,点B在原点的右侧,AO=5,BO=7.
(1)请写出点A表示的数为 ,点B表示的数为 ,A、B两点的距离为 ;
(2)若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一时刻,另一动点Q从点B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
①点P刚好在点C追上点Q,请你求出点C对应的数;
②经过多长时间PQ=5?
21.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求_______
(2) 、、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
(3)求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x的范围.
22.如图是某一条东西方向直线上的公交线路的部分路段,西起A站,东至L站,途中共设12个上下车站点,某天,小明参加该线路上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从C站出发,最后在某站结束服务活动.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当天的乘车站数按先后顺序依次记录如下(单位:站):+5,﹣3,+4,﹣5,+8,﹣2,+1,﹣3,﹣4,+1.
(1)请通过计算说明结束服务的“某站”是哪一站?
(2)若相邻两站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2.5千米,求这次小明志愿服务期间乘坐公交车行进的总路程约是多少千米?
(3)已知油箱中要保持不低于10%的油量才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若小明开始志愿服务活动时该汽车油量占油箱总量的,每行驶1千米耗油0.2升,活动结束时油量恰好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则该汽车油箱能存储油多少升?
23.如图,将一根木棒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重合.
(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由此可得这根木棒的长为___________;
(2)图中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
(3)受(1)(2)的启发,请借助“数轴”这个工具解决下列问题:一天,小明去问爷爷的年龄,爷爷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37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119岁啦!”求爷爷和小明的年龄.
24.如图,已知为数轴上的两个点,点表示的数是,点表示的数是20.
(1)直接写出线段的中点对应的数;
(2)若点在数轴上,且,直接写出点对应的数;
(3)若从点出发,在数轴上每秒向右前进8个单位长度;同时从点出发,在数轴上每秒向左前进12个单位长度它们在点处相遇,求点对应的数;
(4)若从点出发,在数轴上每秒向左前进8个单位长度;同时从点出发,在数轴上每秒向左前进12个单位长度,当它们在数轴上相距20个单位长度时,求所在位置点对应的数.
2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已知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1)当、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在原点,如图1,.
(2)当、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①如图2,点、都在原点的右边,;
②如图3,点、都在原点的左边,;
③如图4,点、在原点的两边,.
综上,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如数轴上表示4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
利用上述结论,回答以下问题:
(1)若表示数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那么______;
(2)若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位于与8之间,则的值为______;
(3)若表示一个有理数,且,求有理数的取值范围;
(4)若未知数,满足,求代数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6.数学课上李老师说:咱们一起来玩儿一个找原点的游戏吧!
(1)如图1,在数轴上标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①如果点A所表示的数是,那么点B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
②在图1中标出原点O的位置;
(2)图2是小敏所画的数轴,数轴上标出的点中任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都相等.
根据小敏提供的信息,标出隐藏的原点O的位置,并写出此时点C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
(3)如图3,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其中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若数轴上标出的若干个点中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如AB=1),且.
①试求a的值;
②若点D也在这条数轴上,且CD=2,求出点D所表示的数.
27.对于数轴上的线段与不在线段上的点,给出如下定义:若点与线段上的一点的距离等于,则称点为线段的“距点”.已知:数轴上点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
(1)当时,在,,三个数中,______是线段的“2距点”所表示的数;
(2)若数轴上的点为线段的“距点”,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______;
(3)若数轴上所对应的点是线段的“距点”,且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为,求的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