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光的折射(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练习及单元培优练习(沪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3光的折射(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练习及单元培优练习(沪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01 18:10:26

文档简介

4.3光的折射(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单选题
1.小刚同学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了“水中的鱼”和“在水中飞翔的鸟”,关于这两个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B.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C.前者是光的折射现象,后者是光的反射现象
D.前者是光的反射现象,后者是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水中飞翔的鸟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看到的水中的鱼,由于光的折射,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是鱼的虚像.
所以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同一幅画面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特别是看到的现象同是在水中,很容易搞错.相同之处还有,都是虚像,不同之处是,成像原理不同,做题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2.“万里长江,美在荆江”。长江实施禁捕以来,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游客乘坐游船到达荆州,看见江岸边高楼林立,荆州长江大桥倒映在平静的江面,水下的鱼儿跃出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不见高楼后面的景色,说明光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B.长江大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
C.水面下鱼儿的像在鱼儿的下方
D.看见跃出水面的鱼儿是由于光的折射
【答案】B。
【解析】A.看不见高楼后面的景色,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光可以在部分固体中传播,比如透明的固体,故A错误;
B.长江大桥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故B正确;
C.根据光的折射可知,水中的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即水面下鱼儿的像在鱼儿的上方,故C错误;
D.能够看见空中的鱼儿,是由于光的反射,鱼儿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故D错误。
3.标有甲、乙两点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图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虚线处,观察到如图2所示场景,此时看到筷子上的甲点或乙点,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光线是由筷子反射的,所以光线的传播方向从水中到眼睛,空气中折射角大于水中的入射角。
4.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日偏食 B. 湖边夜景
C. 筷子变弯折 D. 汽车观后镜
【答案】C
【解析】A、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由于月亮挡住了太阳沿直线照向地球的光,故A不符合题意;
B、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夜景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光在水面发生折射,人看到的水下的筷子是虚像,比实际向上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汽车的观后镜是凸面镜,它可以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5.α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玻璃砖并穿过,其光路如图所示。关于四个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α1>γ1 B.α2>γ2 C.α1=α2 D.γ1=γ2
【答案】A。
【解析】A.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砖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α1>γ1,故A正确;
B.光线从玻璃砖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则α2<γ2,故B错误;
CD.因两条法线是平行的,则由几何知识可知γ1=α2,所以α1>α2,γ1<γ2,故CD错误。
6.如图所示,小猫没有叉到鱼感到很纳闷,其原因是(  )
A.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小猫看到的鱼变浅了
B.由于光的反射,小猫看到的鱼变深了
C.由于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变浅了
D.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变浅了
【答案】D。
【解析】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小猫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要叉到鱼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7.潜在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路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潜水员看到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些
B.潜水员看到路灯是光从水中传播到空气中的
C.潜水员潜在水中看到灯的亮度比在空气中看到的亮度要暗些
D.潜水员潜在水中用激光手电筒对准看到的路灯照射,则激光手电筒的光能照到路灯
【答案】B。
【解析】AB.水中潜水员看见岸上的路灯,是路灯的光斜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进入水中后靠近法线,进入潜水员眼睛,而潜水员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形成的虚像,所以比实际位置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C.光照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使得折射的光线的亮度变弱,所以潜水员潜在水中看到灯的亮度比在空气中看到的亮度要暗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潜水员潜在水中用激光手电筒对准看到的路灯照射,根据光路可逆可知,激光手电筒的光能照到路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8.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答案】D
【解析】反射角、入射角与折射角分别指的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折射光和法线的夹角;同时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折射时,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图知本是正确选项是D.
二、填空题
9.小明在家为弟弟表演了一个“变硬币”的魔术,如图所示,将不透明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看到杯中无硬币。然后缓慢向杯中注入水,弟弟惊讶地看到了“硬币”。弟弟看到的“硬币”是由于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硬币的位置 (选填“深”或“浅”)。
【答案】 折射 虚 浅
【解析】[1][2][3]缓慢向杯中注入水,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浅的硬币的虚像。
10.五一假期小明和同学去衡水湖游玩,他们发现水面出现非常奇特的影像,水中白云朵朵,鸟儿展翅飞翔,鱼儿悠闲地游来游去。于是小明写下“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句子。小明看到“鸟在水中飞”是由光的 形成的像,“鱼在云中游”是由光的 形成的像,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要 (选填“深”或“浅”)。
【答案】 反射 折射 浅
【解析】[1]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鸟在水中飞就是鸟通过水面成的虚像。
[2][3]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白云就是通过水面成虚像,出现在水面上的。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而我们看到的鱼,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变高的鱼的虚像。
11.如图是日出的情景,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并不是真实的太阳,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请你猜想,你所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将 (选填“提前”或“延后”),你的解释是 。
【答案】 延后 见解析
【解析】[1][2]若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太阳光将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由于地球是圆形的,所以只有太阳升到某一位置时才能观察到;而正因为地球表面上有不均匀的大气层,太阳光射入不均匀的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能够提前观察到,故所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将延后。
12.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如图所示,小明在水中放置一密闭的薄壁透明长方体容器(容器中有空气),当一束光从容器左侧的水中斜射入容器中时,光的传播速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折射角 (选填>/【答案】 变大 > a
【解析】[1]因容器中有空气,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当光从水中斜射入容器中时,速度将变大。
[2]因水为光密介质,空气为光疏介质,故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再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再次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容器两壁平行,故最开始入射光线与最终折射光线平行,故可能是图中的a线。
13.如图所示,小明看到水中A处有一个圆形“物块”,他看到的“物块”是光从 射入 中而成的虚像。物块实际位置可能在B、C、D三点中的 处。
【答案】 水 空气 B
【解析】[1][2]小明看到的“物块”是物体反射(发出)的光线从水里经过水面折射,射入空气,进入人眼,人逆着光路看到的虚像。
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图中这条光线为折射光线所在的直线,而入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一些,所以物体实际在B处。
14.成都天府音乐广场的喷泉池内装有射灯,人们从岸上看到的射灯的像在射灯实际位置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如图所示,射灯发出的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水与空气的交界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未画出),当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成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刚好垂直,此时折射角为 度。
【答案】 上方 60
【解析】[1]如下图所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界面处会发生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偏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过去,发生像在物体的上方,故人们从岸上看到的射灯的像在射灯实际位置的上方。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当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成时,则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60°,而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故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而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折射角,故折射角为60°。
三、作图题
15.如图鱼缸内一条金鱼A,B是小文从空气中看到的这条金鱼的像,夜间在C处用一激光灯将金鱼照亮。请完成其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解析】水中物体发出的光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眼睛沿着折射光线会看到物体所成的虚像,在物体的上方;由于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要用激光灯照亮鱼,需对准鱼的虚像照射,激光进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射向金鱼,金鱼就被照亮,如图所示:
16.承德避暑山庄湖景如画,如图甲所示。小玉同学在岸边,通过平静的湖面,既可看到建筑物的倒影,又可看到水中的鲤鱼。图乙中,A点代表建筑物的顶点,B点代表小玉看到的鱼,C点代表小玉的眼睛。请在图乙中画出:
(1)A点在水中的像A';
(2)小玉看到A'的光路;
(3)鱼的大致位置B'并完成看到B'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1)作出建筑物的顶点A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即为建筑物的顶点A在水中的像A'。
(2)连接A'和小玉的眼睛C的连线,交水面于O,OC为反射光线,连接AO为入射光线,即为小玉看到A'的光路。
(3)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看到鱼的虚像在鱼的实际位置的上方;连接BC交水面于O',过点O'作法线,O'C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B' O',即为看到B'的光路图,鱼的大致位置B'在B的正下方,如图所示:
四、简答题
17.如图所示,在欣赏夜景时,会看到对岸水中的路灯不是一盏灯,而是一条光柱;对比后发现,水中的路灯比岸上的路灯看起来要暗一些。请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案】由于水面风起水皱,水波起伏,可以把水面看成由许多法线方向不同的小平面镜组成,岸上的灯通过每个小平面镜产生位置高低各不相同的虚像,这些像组合起来,看上去就像一条光柱;因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既要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所以水中的路灯比岸上的路灯看起来要暗一些。
五、实验题
18.图是“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光路;
(1)如图,将有折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到光屏上无折射光线,得出结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
(2)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的变化情况,记录如下: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85°
折射角r 8° 15° 22° 29° 35° 41° 45° 47° 48°
折射光线亮度 亮→暗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 ;
由表格数据猜想,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线的亮度变化情况为 。
【答案】 在同一平面内 小于 增大 变亮
【解析】(1)[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将有折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到光屏上无折射光线,得出结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2][3]由表格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但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3)[4]由表格数据可知,折射光线亮度由亮变暗,即折射光线所分散的能力越来越少了,故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线逐渐变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4.3光的折射(同步练习)(原卷版)
一、单选题
1.小刚同学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了“水中的鱼”和“在水中飞翔的鸟”,关于这两个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B.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C.前者是光的折射现象,后者是光的反射现象
D.前者是光的反射现象,后者是光的折射现象
2.“万里长江,美在荆江”。长江实施禁捕以来,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游客乘坐游船到达荆州,看见江岸边高楼林立,荆州长江大桥倒映在平静的江面,水下的鱼儿跃出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不见高楼后面的景色,说明光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B.长江大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
C.水面下鱼儿的像在鱼儿的下方
D.看见跃出水面的鱼儿是由于光的折射
3.标有甲、乙两点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图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虚线处,观察到如图2所示场景,此时看到筷子上的甲点或乙点,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日偏食 B. 湖边夜景
C. 筷子变弯折 D. 汽车观后镜
5.α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玻璃砖并穿过,其光路如图所示。关于四个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α1>γ1 B.α2>γ2 C.α1=α2 D.γ1=γ2
6.如图所示,小猫没有叉到鱼感到很纳闷,其原因是(  )
A.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小猫看到的鱼变浅了
B.由于光的反射,小猫看到的鱼变深了
C.由于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变浅了
D.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变浅了
7.潜在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路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潜水员看到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些
B.潜水员看到路灯是光从水中传播到空气中的
C.潜水员潜在水中看到灯的亮度比在空气中看到的亮度要暗些
D.潜水员潜在水中用激光手电筒对准看到的路灯照射,则激光手电筒的光能照到路灯
8.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二、填空题
9.小明在家为弟弟表演了一个“变硬币”的魔术,如图所示,将不透明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看到杯中无硬币。然后缓慢向杯中注入水,弟弟惊讶地看到了“硬币”。弟弟看到的“硬币”是由于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硬币的位置 (选填“深”或“浅”)。
10.五一假期小明和同学去衡水湖游玩,他们发现水面出现非常奇特的影像,水中白云朵朵,鸟儿展翅飞翔,鱼儿悠闲地游来游去。于是小明写下“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句子。小明看到“鸟在水中飞”是由光的 形成的像,“鱼在云中游”是由光的 形成的像,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要 (选填“深”或“浅”)。
11.如图是日出的情景,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并不是真实的太阳,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请你猜想,你所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将 (选填“提前”或“延后”),你的解释是 。
12.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如图所示,小明在水中放置一密闭的薄壁透明长方体容器(容器中有空气),当一束光从容器左侧的水中斜射入容器中时,光的传播速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折射角 (选填>/13.如图所示,小明看到水中A处有一个圆形“物块”,他看到的“物块”是光从 射入 中而成的虚像。物块实际位置可能在B、C、D三点中的 处。
14.成都天府音乐广场的喷泉池内装有射灯,人们从岸上看到的射灯的像在射灯实际位置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如图所示,射灯发出的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水与空气的交界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未画出),当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成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刚好垂直,此时折射角为 度。
三、作图题
15.如图鱼缸内一条金鱼A,B是小文从空气中看到的这条金鱼的像,夜间在C处用一激光灯将金鱼照亮。请完成其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16.承德避暑山庄湖景如画,如图甲所示。小玉同学在岸边,通过平静的湖面,既可看到建筑物的倒影,又可看到水中的鲤鱼。图乙中,A点代表建筑物的顶点,B点代表小玉看到的鱼,C点代表小玉的眼睛。请在图乙中画出:
(1)A点在水中的像A';
(2)小玉看到A'的光路;
(3)鱼的大致位置B'并完成看到B'的光路图。
四、简答题
17.如图所示,在欣赏夜景时,会看到对岸水中的路灯不是一盏灯,而是一条光柱;对比后发现,水中的路灯比岸上的路灯看起来要暗一些。请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五、实验题
18.图是“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光路;
(1)如图,将有折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到光屏上无折射光线,得出结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
(2)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的变化情况,记录如下: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85°
折射角r 8° 15° 22° 29° 35° 41° 45° 47° 48°
折射光线亮度 亮→暗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 ;
(3)由表格数据猜想,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线的亮度变化情况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