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动与静-(同步练习)(原卷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
D.“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2.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3.如图所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无人机正携带防疫物资飞往居家隔离住户,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静止的( )
A.工作人员 B.遥控器 C.无人机 D.地面
4.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甲、乙两个编队排列并保持“70”字样从天安门上空平稳飞过,则(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B.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
C.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D.以乙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5.《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
A.舟中人 B.舟 C.剑 D.江岸
6.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7.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停靠在站台的火车车厢里,他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对火车的运动情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小明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说火车是静止的;小红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说火车是运动的。则( )
A.只有小明的说法正确 B.只有小红的说法正确
C.两个人的说法都正确 D.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正确
8.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二、填空题
9.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 的.
1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坐在去竹坝的大巴上的小沈,望着车窗外纷纷后退的树木,告诉小王:“以 为参照物,窗外树木是运动的。以司机为参照物,我们是 的。”
11.观察图中烟囱中冒出的烟和小旗,可以判断甲车 向右行驶,乙车 向右行驶(以上两空均选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
12.如图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此时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以太阳为参照物,空间站是 的,以 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
13.在《答谢中书书》一文中陶弘景描写山水之美,其中“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作者看到鱼儿跃出水面,是以 为参照物;以鱼儿身上的水为参照物,鱼儿又是静止的,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 。
14.在厦门举办的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1200架无人机在会展中心上空举行精彩的灯光表演。如图1当无人机组成金鸡在空中旋转时,无人机旋翼相对机身是 的,当图案变换为图2的日光岩过程中,无人机相对地面是 的。
三、简答题
15.影视剧中常有“腾云驾雾”的镜头,拍摄时,如果演员真正飞起来,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有危险,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说出你的办法和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2.1动与静-(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
D.“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答案】A。
【解析】A.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这是一个整体,而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靠近这个整体,相对于“天舟四号”,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天舟三号”是运动的,故A正确;
B.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天舟三号”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位置发生了改变,故“天舟四号”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位置发生了改变,故“天舟四号”是运动的,故D错误。
2.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答案】D。
【解析】以地面为参照物、以步行的人为参照物、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地面、步行的人、停在机场的飞机之间距离变化大致相同,鸟的速度大致相同;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3.如图所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无人机正携带防疫物资飞往居家隔离住户,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静止的( )
A.工作人员 B.遥控器 C.无人机 D.地面
【答案】C。
【解析】防疫物资与无人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因此选择无人机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静止的;防疫物资与工作人员、遥控器、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以工作人员、遥控器、地面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运动的,故ABD错误,不符合题意;C正确,符合题意。
4.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甲、乙两个编队排列并保持“70”字样从天安门上空平稳飞过,则(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B.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
C.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D.以乙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AC.甲、乙分别是编队中的两架直升机,相对静止,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B.甲、乙分别是编队中的两架直升机,相对静止,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D.以乙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相对于乙的位置发生改变,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5.《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
A.舟中人 B.舟 C.剑 D.江岸
【答案】D。
【解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静止的。
A.以舟中人为参照物,舟相对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剑相对于人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舟为参照物,剑相对于舟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舟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B错误;
C.以剑为参照物,舟相对于剑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剑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C错误;
D.以江岸为参照物,舟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以江岸为参照物,剑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均以江岸为参照物,故D正确。
6.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答案】A。
【解析】判断物体情况前应选定参照物,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不同即运动的相对性,故本题选择的正确答案是A.
7.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停靠在站台的火车车厢里,他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对火车的运动情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小明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说火车是静止的;小红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说火车是运动的。则( )
A.只有小明的说法正确 B.只有小红的说法正确
C.两个人的说法都正确 D.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所以,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如果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则火车是运动的,故小红的判断正确;如果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则火车是静止的,故小明的判断正确。
8.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答案】C。
【解析】A.由图象可知,甲和乙的图像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由v=可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4s时间甲车路程为
s甲=4m
乙车路程为
s乙=12m
甲车在乙车的后方
s=s甲-s乙=12m-4m=8m
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9.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 的.
【答案】 船 运动
【解析】[1]船与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向船尾跑去了”觉得山是运动的,是以船为参照物;
[2]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船是运动的.
1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坐在去竹坝的大巴上的小沈,望着车窗外纷纷后退的树木,告诉小王:“以 为参照物,窗外树木是运动的。以司机为参照物,我们是 的。”
【答案】 大巴车(或自己) 静止
【解析】[1]假设以大巴车或自己为参照物,窗外树木相对于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变化,窗外树木是运动的,符合题意,是以大巴车或自己为参照物。
[2]以司机为参照物,小沈和小王相对于司机的位置不变化,小沈和小王是静止的。
11.观察图中烟囱中冒出的烟和小旗,可以判断甲车 向右行驶,乙车 向右行驶(以上两空均选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
【答案】 不一定 一定不
【解析】[1]从图中烟的方向可以判断风的方向是向左的。图中甲物体的小旗向左飘,我们可以判断甲物体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向左的速度必须小于风速,故可以判断甲车不一定向右行驶。
[2]图中乙物体的小旗向右飘,与烟的方向相反,我们可以判断乙物体一定向左运动,且向左运动的速度大于风速,乙车一定不向右行驶。
12.如图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此时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以太阳为参照物,空间站是 的,以 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
【答案】 运动 空间站
【解析】[1]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以太阳为参照物,空间站的位置发生变化,故空间站是运动的。
[2]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宇航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宇航员是静止的。
13.在《答谢中书书》一文中陶弘景描写山水之美,其中“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作者看到鱼儿跃出水面,是以 为参照物;以鱼儿身上的水为参照物,鱼儿又是静止的,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 。
【答案】 水面 相对性
【解析】[1]作者看到鱼儿跃出水面,说鱼儿相对于水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是以水面为参照物。
[2]以鱼儿身上的水为参照物,鱼儿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鱼儿又是静止的,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14.在厦门举办的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1200架无人机在会展中心上空举行精彩的灯光表演。如图1当无人机组成金鸡在空中旋转时,无人机旋翼相对机身是 的,当图案变换为图2的日光岩过程中,无人机相对地面是 的。
【答案】 运动 运动
【解析】[1]如图1,当无人机组成金鸡在空中旋转时,旋翼与机身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所以无人机旋翼相对机身是运动的。
[2]当图案变换为图2的日光岩过程中,旋翼与机身组成一个整体,无人机在不断地调整位置,所以无人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三、简答题
15.影视剧中常有“腾云驾雾”的镜头,拍摄时,如果演员真正飞起来,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有危险,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说出你的办法和理由。
【解析】办法是:快速的移动演员身后的背景。
理由是:把背景作为参照物,快速的移动演员身后的背景,则演员与背景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演员相对于背景是运动的,所以可以看到演员“飞”起来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