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备考—作文《放弃与成功》议论性思辨分析
剖白自我,探秘成功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同学们剖白自我内心,探寻学生不敢回答问题的原因,启发学生敢于表达、学会倾听、善待错误。
2.通过探究学生不愿回答问题的深层原因,启发学生思维,学会分解概念,使中心论点由大化小、由虚化实。
3.通过对“放弃与成功”作文的写作,强化学生写作时的扣题意识,掌握词句反复点题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
(1)情景设置,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今天写作的话题是“放弃与成功”,请联系现实与自我的情况,说一说,你会怎么写?
教室里鸦雀无声……
师:有没有同学踊跃举手回答的。
教室里继续静悄悄……同学们纷纷低下了头。
师:好,那既然大家都不愿意来回答这个问题。那我们接下来就来畅所欲言地讨论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
(2)剖白内心,增设情境心理,分解概念
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平时上课老师提问大家也不愿意回答,为什么呢?
预设情景1
生:我不敢举手回答,害怕自己回答的不对,惧怕同学们嘲笑我,这样太丢面子了。
师:为这个同学的诚实与真诚点赞。他勇敢的直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非常棒。那你觉得这样好不好?
生:不好
师:那你觉得好的应该怎么做?
生:应该丢到这些想法,放弃掉所谓的面子、放弃掉自卑与懦弱,大胆地站出来。
师:对,放弃掉自卑与懦弱、勇敢举手,拿出战胜自我弱点的勇气,这就是一种成功。
生:我觉得还需要下大力气,夯实自己的基本功底,才能变得自信,从容。
教师小结:勇于放弃自卑与懦弱、敢于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丰盈自己,强大自己的内心就是一种成功。我们这里已经成功解读了“放弃与成功”的一个方面。
预设情景2
生:我看其他同学不举手,我也不想举手。
师:这个学生是随波逐流者,你不回答,我也不回答。这样太缺乏自我意识、缺乏自身的主见。这样的学生从不主张,渴望别人为自己做决定。这样好不好?不好,该如何做?
生:不好,我觉得应该放弃随波逐流的想法,重视自己内心的想法,减少外界对自己的干扰,就像屈原一样,像陶渊明一样,遵循自我的内心,坚守自我。
师:说的太棒了,看来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问题。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坦荡放弃别人对自己影响,不随波逐流,变得与众不同,这就是一种成功。
教师小结:勇于放弃别人对自我的干扰、敢于突破自我、变得与众不同就是一种成功。我们这里已经成功解读了“放弃与成功”的另一个方面。
预设情景3:
生:其实我想举手,只不过犹豫不决,正打算我举手的时候,老师已经结束了。
师:这个学生属于犹豫不决型的,遇事总是举棋不定,瞻前顾后太多了,思来想去,机会已经错过了,结果是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果断一些。
师:这样好不好 应该怎么做才好?
生:应该放弃掉犹豫不决,遇事当直觉告诉你,可行。就给自己一个机会,马上行动、立即迈步。
师:很好,当你放弃犹豫不决,即刻行动时就是一种成功。
教师小结:勇敢放弃犹豫不决,行动力就是成功的秘诀,立即行动就是一种成功。我们这里已经成功解读了“放弃与成功”的又一个方面。
预设情景4:
生:我太想要答对了,害怕自己答得跟老师得答案不一致了,太想回答得完美了,以至于不敢举手回答了。
师:这个学生属于苛求完美型,太过于执着于标准答案了。遇事,不需要太过吹毛求疵,要放弃贪多求大的想法,有自我独立见解就行。
生:我明白了,如果敢于放弃自我追求完美的想法,就可以走出新的天地。
教师小结:勇敢放弃追求完美的想法,接纳自身的不完美,即使失败了,也敢于从头再来,敢于全部换牌,这也是一种成功。我们这里已经成功解读了“放弃与成功”的又一个方面。
预设情景5
师:这个在睡觉的同学也来参与一下吧,上课时间你为什么在睡觉呢?
生: 因为我昨天晚上熬夜了,现在太瞌睡了。我觉得现状学的也没有什么意思,我也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了,索性就不学了。
师:这个学生属于躺平摆烂型。
师:对于这个学生来说,如果能改变熬夜 的恶习,放弃消极的负面的情绪与心理,从头再来,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努力,也是一种成功。
教师小结:放弃自我的舒适圈,让勤奋打败懒惰、让坚持打败脆弱;放弃自身不良习惯、去改变自己、放弃消极的东西、变得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这也是一种成功。我们这里已经成功解读了“放弃与成功”的又一个方面。
(3)总结提炼、辨析论点。
师:我们通过沟通,经过刚才畅所欲言地剖白内心,以内在心理为载体,我们解读了“放弃与成功”的不同的涵义,成功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顺势解析了中心论点,课堂上的内心剖白,引出了学生对中心论点“放弃与成功”的思考,同时也打开了一扇分解中心论点的方法之门,请同学们这节课后也要继续思索、探寻,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结论:议论文写作,面对抽象概念,同学们要善于设置具体情境,使观点概念具体化,观点分层化,从大到小,这样我们的思维自然展开,自然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进而顺利成章地思辨思考。
三、作文实训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孙子曰: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2.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
3.某些成功往往是一次勇敢的放弃。
上述语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你针对上述语句,以“放弃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高考应试作文不能含蓄到让阅卷老师不知所云,要务必使用核心关键词,做到不换词语。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找到学生作文与题意密切联系。扣题可以使作文醒目、明朗、中心凸显。由于本次写作训练审题立意部分上述情景中已经详解,所以本次写作的训练要点在于强化学生的扣题意识,即行文围绕中心论点进行阐述的意识。这次重点关注学生在标题、首段、分论点和尾段扣题的意识。
学生作文初稿及教师点评
舍弃一池浮生
(标题只点出一个关键词,有顾此失彼之嫌。)
常言“断舍离”,有舍才有得。抓不住的虚空浮渺,不如放弃,应致现实之湖海,才能于沉舟侧畔千帆过一舸独发,才能于长风破浪会有时惟济沧海。(首段引用诗句,但没有准确引用原句。)
弃浮生虚利,我要那万古流香沉如故,今之青年应淡泊名利,方可达成功彼岸。(第一个分论点,强调舍弃名利,达成功彼岸。)
生之迷茫,些许人因碎银几两而争得头破血流;回看那青衫泪,少年可还应识那初心 明代海瑞大公无私淡泊名利,虽与当时“同俗之媚以为善”的时代格格不入。颇受朝廷臣排挤,屡遭贬谪。但海瑞怜民之心青天可鉴,史书为证。宋代英官蔡东虽居高位,却为讨帝心,不惜搜刮民膏遭民唾弃。有言“谁知亡宋是石头”,蔡京只富贵一时,却留臭名万世。生之铁骨铮铮,当代青年应摒弃浮躁虚浮之名利,应持初时之心,不可放弃先贤之志,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本段举例海瑞和蔡京,人物缺乏时代感,且与观点联系不紧密,论述人物事例是不能紧扣中心关键词进行阐述,点题意识不强。)
弃小我之私,我要那华夏故园昌盛无疆。今之青年应大公无私,方可达成功彼岸。(第二个分论点。不足之处在于扣题太过机械,死板。)
悉数自私自利之人,可多;悉数大公无私之心,可多。试看秦桧为保当时之名,任用亲吏,试图抹去自身贪财、污贤臣之事。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会做出审判。秦桧之自私自利,岳飞之为国奉献,怎可忘?试看霍去病“匈奴不破,臣无以家还”的豪言壮语,为汉朝疆土立下稳定的基础,谁人不识霍去病?当代青年应舍弃小我之私,勇于为国奉献、敢于大公无私,永保华夏古国昌盛无疆。(本段举例秦桧和霍去病,仍旧缺乏时代感,点题意识不强。)
弃往日沉浮,我要那青云之志、白首心。今之青年应奋斗自强,方可达成功彼岸。(第三个分论点,扣题仍旧机械。)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今之青年,应“奋烈自有时“,放下一时的纵欲,创造成功的持久幸福感。十九岁的陈祥榕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便是最好的证明与期盼。放眼当今国际局势,不容乐观,疫情还稍有浮显之苗头,俄鸟冲突待定,某国欲抵制我国发展。(本段引用名言,离题有点远。联系实际,不能紧扣中心论点,为联系实际而联系实际,不能有效地进行论述。论述人物事例也是不能紧扣中心关键词“放弃与成功“进行阐述,点题意识不强。)
今之青年,应为国奉献,舍弃一池浮生,看那华夏昌盛无疆。(尾段虽点题,但太过草率,有敷衍、词穷之嫌。)
化蝶之作
舍弃一池浮生 拥抱星辰大海
(标题对称结构,紧扣关键词,明确立意,事半功倍。)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抓不住的虚空浮渺,不如放弃,望不尽的井外朝夕,勇跃穹空。只有勇于舍弃,才能于“沉舟侧畔千帆过”一舸独发,才能于“长风破浪会有时”惟济沧海,才能于“万类霜天竟自由”一枝独秀。(开篇精简、运用排比、增加文采,紧扣论点,引出只有勇于放弃,才能成功。)
舍弃浮名虚利,我要那万古流香沉如故。放弃是一种智慧,可助我辈青年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第一个分论点,能做到近义扣题)
越王勾践,他在一次战争失利中被敌将所擒,,他忍气吞声,放弃了往日君主的高傲放弃了尊严,任凭他人差遣,最终用薪尝胆数十载,一朝奋起灭敌军。试想,如若无当初的放弃,何来最终的成功 史铁生20岁双腿瘫痪,在最美的年纪承受了最残酷的现实,但他放弃了苦难带来的创伤与自怨自艾,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地坛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史铁生。当代青年应领悟放弃之真谛,方可收获姹紫嫣红的人生。(本段采用古今人物事例进行举例论证,论证有理有据,进步很大。)
舍弃小我之私,我要那华夏古国昌盛无疆。放弃是一种勇气,可助我辈青年奋发千里路,不畏蹭蹬锦绣行。(第二个分论点,紧扣“舍弃与成功“。)
悉数自私自利之人,或多,悉数大公无私之心,定有。君不见,太行山麓,贺星龙勤学苦练,用自己医学技能为百姓解除病痛;君不见,百坭村中,黄文秀走街串巷,调查研究,用自己的勤劳奋斗帮助乡亲脱贫致富;君不见,大漠孤烟,万晓白投身环保,矢志探索,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还沙漠一片绿洲…他们勇于放弃个人利益,投身民族大义,实乃吾辈楷模。吾辈青年也应效法前贤,立志做大事,不立志谋名利,方可放弃名利之浮云,身处“最高层。(本段精心遣词造句,语言简练优美,排比句尤显功底。)
舍弃往日沉浮,我要那青云之志白首心。今之青年应勇于将放弃付诸实践,书写人生成功之章。(第三个分论点,从说理走向实践,文意更进一步。)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有无数仁人志士放弃名与利,只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于敏埋名卅载投身两弹事业;袁隆平心系水稻坚持下田考察 张富清浴九血疆场深藏赫战功……,他们勇于将放弃付诸实践,立功,立德或是立言不慕名利而芳华自来,终成一代伟人。反观今之“躺平”青年,本是“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却沉迷于精神上短暂的快感与物质上的享受,将自我困于舒适圈内,逐渐丧失进取之心,蹉跎岁月,我辈也应学会放弃并付诸实践,自可书写人生成功之章。(本段用正反对比论证,进而启发今天之青年应该放弃自我陋习,实现人生价值。)
吾辈青年不必安于享乐作茧自缚,你应破茧成蝶惊艳世人;你应放弃一池春水,拥抱星辰大海;更应敢于跳出自身的舒适区,敢作敢当,才会有一个生机勃勃的未来。(本段联系实际,结尾再次扣题,令人回味。)
升格点评
升格之后,文章论点鲜明,内容紧凑。论述段落行文,古与今、成与败、正与反论证节奏舒缓,恰到好处。选用的人物素材跟论点密切相关。论述切中要害,丝丝入扣,说理中带有强烈的抒情性,语言精炼,富于美感。观点阐释能联系现实,启发思考,就核心论点引导当今青年如何做才能不负青春,务实发声,言之有物。
四、教学反思
点亮中心,反复扣题
——“放弃与成功”议论文写作教学与实训教学反思
本次作文训练我主要分两大板块进行:一、通过叩击学生心灵,从学生学习生活出发,通过师生对话,激发表达的兴趣,分解论点,抽丝剥茧,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中心论点。二、写作实训部分,这一部分给学生定下的学习目标是强化学生的扣题意识,并通过学生初稿、升格作文的点评修改让学生真正认识和掌握扣题的能力。
闻其心声,碰撞认识。第一部分讲授环节,启发学生打开心扉,畅所欲言环节还是有难度的。学生擅长于躲藏在自身的舒适圈里,对回答问题有强烈的抵抗情绪,我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愿意谈。通过师生互动,互相启发、点燃,打理、筛选、顿悟、生成对“放弃”这一概念的理解,这样学生心中的中心论点越来越清晰,然后水到渠成,提炼出分论点。
改其文章,精耕细作。第二部分写作与修改环节,学生基本已经做到人人会写,有话可写了,但写作成文水平仍旧参差不齐,薛宇同学功底一般,扣题能力也需要提升。考场作文必须具备强烈的扣题意识,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我要求学生在标题、开头、分论点、论证段落、结尾段处处扣题、适时点题,丝丝入扣、一目了然。
思其不足,灵活变通。学生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训练时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于不论是分论点设置,还是论证部分扣题都太过于机械、死板、不灵活。扣题的方法很多如似曾相识点题、诗词歌赋点题等,学生还停留在“行扣”阶段,缺乏“神扣”的融合贯通、不留痕迹。优秀作文的练成,非一日之功,学生还需要厚积薄发、博古通今、深耕阅读、细锤语言。不过,事虽难、做则必成;路虽远,行则将至,只要学生坚持写作、刻意训练,种下一颗种子,一定会收获一颗香甜的果实。
一个人欲穷千里目,须更上一层楼,人生由磨砺而成长、岁月因奋发而升华。没有那一节成熟的课堂是容易的、是一蹴而就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丰盈自己的认识、调整自己的课堂,进而,在一点一滴中就能淬炼本领、增长才干,这或许是我作为教师的成就感的来源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