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上 4.4能量的获得 随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上 4.4能量的获得 随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01 17:3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上 4.4能量的获得 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同学们在长跑测试后会感到全身肌肉酸痛,对此现象的解释:剧烈运动时,①氧供应不足,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释放能量;②能量消耗增加,心跳加速,血流量增加,体内呼吸作用加强;③乳酸刺激肌肉,大脑产生酸痛的感觉,其合理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2.冬天,青蛙进入冬眠,其体内酶的活性与耗氧量与冬眠前相比,变化是(  )
A.酶活性减弱,耗氧量减少 B.酶活性减弱,耗氧量增加
C.酶活性增强,耗氧量增加 D.酶活性增强,耗氧量减少
3.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一种尖端医疗技术被媒体反复提起,那就是人工心肺机 (ECMO)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21cnjy.com
A.图中甲为“电动泵”,推动血液循环,相当于人的心脏
B.图中乙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肺,对血液供氧,完成血液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图中的血管A和血管B是患者连接人工心肺机的两条血管,则所流血液颜色鲜红、氧含量较高的是“血管A”21*cnjy*com
D.图中丙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中发生的呼吸作用
4.如图甲和乙所示,小乐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汁制作葡萄酒。图甲装置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图乙装置中不含氧气;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一段时间内图甲和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21*cnjy*com
A.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B.图甲装置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图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图丙中的曲线②表示图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
5.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呼吸方式和呼吸器官,下列有关动物呼吸器官叙述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鱼的呼吸器官是肺 B.青蛙的呼吸器官是鳃
C.鸟的呼吸器官是皮肤 D.狗的呼吸器官是肺
6.与有氧呼吸相比, 生物的无氧呼吸特点是(  )
A.不需要酶的参与 B.一定产生乳酸
C.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D.产生能量较少
二、填空题
7.巴斯德社团的同学对葡萄酒酿造有浓厚兴趣,他们到青云酒庄进行项目实践学习后,尝试酿造葡萄酒。
(1)榨汁装瓶:同学们将清洗干净的葡萄榨汁装瓶。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酵母菌,可以自然发酵。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版权所有:21教育】
(2)通气培养:用几层纱布封住瓶口放置一段时间,让酵母菌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快速繁殖。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是   ;
(3)密封发酵:将装置封口放在温暖的地方,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
8.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三位航天员为了对抗失重对身体造成的影响,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常见的器械有弹力带和太空自行车,他们运动过后也会感觉到肌肉酸胀,是因为肌肉细胞内发生了   (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该过程属于   (填“同化作用”或 “异化作用”)。
9.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严重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窘迫、窒息导致死亡。
(1)进行新冠肺炎手术治疗中,可能会出现肺部出血,则需要输血,若只能进行异型
血输血,交叉配血实验中主要考虑  , 且输血时还需做到少而慢,避免出现晕厥等不良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2)甲、乙、丙三人的血型分别为ABO血型系统中的一种,他们需要进行互相输血。已知丙的血型为图示血型,丙的红细胞会与甲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甲的红细胞会与乙、丙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那么乙的血型为   。
(3)若治疗失败,人体呼吸衰竭吸收不了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人体某些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直至死亡。写出此时呼吸的方程式:   。
三、解答题
10.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使用的高科技场馆设施环保又节能,如:部分场馆采地暖供热;如:氢能大巴首次上岗服务。开幕式上中国式浪漫惊艳世界,如:冰立方雪花台是通过LED灯组合而形成的造型。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激励世人。
2·1·c·n·j·y
(1)地暖工作时水从热源吸热后,顺着管路流动,将热传至室内各个房间。地暖利用了水的性质,与下列   (填序号)选项相同;
A.用水洗去衣服上的脏东西
B.将水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C.用水扑灭大火
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2)氢能大巴在某次服务中消耗了2 kg的氢气,氢气的热值是1.4×108J/kg,则氢气释放的热量为   _________J (已知Q热量=mq热量) ;
www.21-cn-jy.com
(3)冰立方雪花台中的LED灯的电功率仅为同等亮度白炽灯的1/10,请从能量转化效率的角度分析,使用LED灯照明比使用白炽灯更节能是因为  ;
(4)运动员剧烈运动之后往往大汗淋漓,为保持体内的物质平衡,他们需饮用特制的运动饮料来补充   和维生素;
(5)运动员比赛过后会感觉到肌肉酸胀,可能是因为肌肉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了无氧呼吸,表达式;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其中产生的   堆积所致。
11.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分为两等份,如图所示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烧瓶中,用带有导管的瓶塞塞紧,导管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定时向甲烧瓶内通入氧气。根据酵母菌代谢方式的多样性推断。
(1)乙烧瓶内最后的产物是   。
(2)从理论上推测,哪个烧瓶对应的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请说明理由。
12. 2019太湖图影国际马拉松将升级为全马,11月24日,来自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万名选手汇聚在山图水影的太湖边,奔跑在太湖图影国际马拉松的赛道上。回答相关问题。
(1)若选手赛后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肌肉细胞   (选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某选手跑完全程马拉松,体重减轻。从新陈代谢角度分析,这是人体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的结果。
21·cn·jy·com
(3)比赛当天气温较低,选手在比赛中机体的耗氧量与夏季参赛时会有什么变化,并说明原因。   。
21教育网
答案解析部分
1.C
人在消耗能量,比如大量运动时身体提供能量是靠代谢葡萄糖,这时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与葡萄糖结合来释放能量。如果到达一定的程度,像运动心肺功能时通过检测,到了一定程度,氧气不够就出现了无氧阈的状态。代谢过程中就不能完全形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是生成一部分乳酸,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可能就是在无氧阈的分界线。www-2-1-cnjy-com
正确的顺序是 ②能量消耗增加,心跳加速,血流量增加,体内呼吸作用加强 ; ①氧供应不足,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释放能量;③乳酸刺激肌肉,大脑产生酸痛的感觉;
故答案为:C.【来源:21cnj*y.co*m】
2.A
有氧呼吸的表达式: 葡萄糖+氧气+(水)=(酶)=二氧化碳+水+能量;无氧呼吸的表达式:葡萄糖=(酶)=乙醇+二氧化碳;
生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酶的参与,温度越低,酶的活性也相应的降低,呼吸作用减弱,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青蛙进入冬眠状态时,其酶活性减弱,耗氧量减少;
故答案为:A.
3.C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含氧量少的血液为静脉血,为暗红色;含氧量多的血液为动脉血,为鲜红色;
A. 图中甲为“电动泵”,推动血液循环,相当于人的心脏 ,正确;
B. 图中乙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肺,对血液供氧,完成血液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正确;
C.图中的血管A和血管B是患者连接人工心肺机的两条血管,则所流血液颜色鲜红、氧含量较高的是“血管B”,C错误;
D. :图中丙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中发生的呼吸作用 ,正确;
故答案为:C.
4.D
根据细菌或真菌是否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将其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酿酒时先保留少部分的氧气,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然后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A. 酵母菌在自身不会制造有机物,是靠从别的物体上获取营养物质,所以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正确;
B. 因为酵母菌会进行有氧呼吸进行大规模繁殖,所以氧气会减少,正确;
C. 植物的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增加,正确;
D.图丙中的曲线①表示图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乙中一开始就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放出二氧化碳气体。D错误;
故答案为:D.
5.D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其特点各不相同,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
A. 鱼终生生活在水中,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故A错误。
B.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故B错误。
C.鸟能进行双重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故C错误。
D. 狗是哺乳动物,呼吸器官是肺,故D正确。
故选D。
6.D
细胞有氧呼吸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和大量的能量;动物的无氧呼吸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乳酸和少量能量;植物无氧呼吸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和少量能量;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没得参与,A错误;
B.动物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植物的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没有乳酸,所以B错误;
C.如果是植物的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C错误;
D.无氧呼吸中物质没有进行完全的分解,所以释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正确;
故答案为:D.
7.(1)防止杂菌混入干扰
(2)异养
(3)二氧化碳
自养:像绿色植物那样,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或特指能利用二氧化碳或碳酸盐作为碳的唯一来源,能用简单的无机氮代谢合成。异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利用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1)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酵母菌,可以放入玻璃瓶中自然发酵。所以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杀死玻璃瓶中的微生物,防止杂菌混入,干扰酵母菌的发酵;
(2) 异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是异养;
(3)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利用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1) 防止杂菌混入干扰 (2) 异养(3)二氧化碳
8.无氧呼吸;异化作用
人体细胞的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所以会肌肉酸痛;同化作用是外界的物质合成自身物质的过程;异化作用是自身物质分解的过程。
他们运动过后也会感觉到肌肉酸胀,是因为肌肉细胞内发生了无氧呼吸 。 该过程属于 异化作用;
故答案为:(1) 无氧呼吸 (2) 无氧呼吸
9.(1)供血者的红细胞上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作用
(2)D
(3)葡萄糖 乳酸+能量(少量)
(1)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从人体无氧呼吸的角度解答。
(1)交叉配血实验中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上凝集原是否会与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作用,且输血时还需做到少而慢,避免出现晕厥等不良反应。
(2)丙的血型中含有B抗原,丙的红细胞不会与乙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因此乙的血型为D。
(3)人体此时通过无氧呼吸途径获取能量供给生命活动,在葡萄糖的作用下产生能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此时呼吸的方程式:葡萄糖 乳酸+能量(少量)。
故答案为:(1)供血者的红细胞上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作用(2)D(3)葡萄糖 乳酸+能量(少量)2-1-c-n-j-y
10.(1)B/BC
(2)2.8×108
(3)发热少、电能转化成光能的效率更高(合理即可)
(4)无机盐(或水)
(5)乳酸
Q=mq;运动过后大量出汗,机体为了维持水盐平衡,需要补充无机盐和水分和维生素等物质;能量的转化中,当能量的转换率越高,那么效率也就越高;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地暖主要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所以B将水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符合要求;
(2)氢气释放的热量:Q=mq=2kg ×1.4×108J/kg =2.8×108J
(3)因为LED灯发热少、电能转化成光能的效率更高 ;
(4)运动员剧烈运动之后往往大汗淋漓,为保持体内的物质平衡,他们需饮用特制的运动饮料来补充无机盐和水和维生素;
(5) 运动员比赛过后会感觉到肌肉酸胀,是因为其中产生的乳酸堆积所致。
故答案为:(1) B/BC (2) 2.8×108 (3) 发热少、电能转化成光能的效率更高 (4)无机盐或水(5)乳酸
11.(1)酒精和二氧化碳
(2)甲烧瓶,因为甲烧瓶中的酵母菌有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而乙烧瓶中的酵母菌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少,所以变浑浊较慢。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一般说来,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最常利用的物质。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缺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高等植物、高等动物和人来说,称为无氧呼吸。
如图:甲甲烧内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较多的能量.二氧化碳有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所以石灰水变浑浊.
乙烧内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少量的能量;二氧化碳有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所以石灰水变浑浊.
(1)乙烧内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少量的能量;故乙烧瓶内最后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2)从理论上推测,甲烧瓶对应的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因为甲烧瓶中的酵母菌有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而乙烧瓶中的酵母菌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少,所以变浑浊较慢。
12.(1)无氧呼吸
(2)小于
(3)耗氧量会增加,因为外界温度过低,可使人体向外界散热量增加,人体需要加速新陈代谢产生更多的热量来维持正常体温,因此冬季参赛选手的耗氧量会增加。
(1)当体温过高时,新陈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此时病人仍会感到肌肉酸痛,原因可能是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2)同化作用指的是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异化作用指的是分解有机物、排除代谢终产物、释放能量.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作用方向相反;同时进行;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两者相辅相成。
(3)人在寒冷环境中会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提高代谢;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汗液分泌增多。
(1)人体肌肉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在缺氧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2)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就生长,人就表现出体型增大,体重增加,身材增高等生理变化。当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时,生物可能在运动中或衰老中,如是患病的人就表现出逐渐消瘦的现象,
因此某选手跑完全程马拉松,体重减轻。从新陈代谢角度分析,这是人体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的结果。
(3)由于冬季气温低,人体需要产生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因此冬季参赛选手的耗氧量会增加。
故答案为:(1)无氧呼吸(2)小于(3)耗氧量会增加,因为外界温度过低,可使人体向外界散热量增加,人体需要加速新陈代谢产生更多的热量来维持正常体温,因此冬季参赛选手的耗氧量会增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