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步练习)-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步练习)-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01 19:4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1课时 笔算乘法①
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22×4= 12×3= 30×3= 50×4=
100×8= 20+14= 120×4= 12×5=
80×70= 200×5= 160×5= 60×6=
2.做一做。
1 2 4 4 6 2
× 1 6 × 2 4
3 1 5 4 2 6
× 3 2 × 5 5
2 4 3 5 4 5
× 4 5 × 2 6
3.改正下面各题的错误。
(
2
1
5
×
1 4
) 改正:
(
8
6
0
1 1 5
)
(
2
0
1 0
)
(
4
2
3
×
2 4
) 改正:
(
1
6
8
2
8 4 6
)
(
9
0
4 2
)
4.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245×18= 417×32= 615×27=
5.列式计算。
(1)16个184相加的和是多少?
(2)215的13倍是多少?
6.解决问题。
(1)一个水龙头如果没拧紧的话,平均每天要白白浪费14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年(365天)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2)1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生产出大约740千克氧气,一个森林公园的占地面积是48公顷,这个森林公园一天大约可以生产出多少千克氧气?
7.动脑筋。(试一试)
101×11=( ) 101×22=( ) 101×33=( )
第2课时 笔算乘法(2)
1.口算。
40×60= 30×90= 15×20=
160×4= 120×30= 200×40=
21×30= 25×20= 110×5=
210×3= 62×3= 55×4=
2.做一做。
(
3
3
0
×
1 5
) (
2
4
0
×
4 0
) (
1
1
0
×
5 0
)
3.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130×36= 182×45= 350×120=
28×104= 48×216= 308×25=
4.想一想,填一填。
1.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 )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写几个( )。
2.一个因数的末尾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 )个0。
5.算一算,在○里填上“>”“<”或“=”。
140×40○14×400 400×8○10×550
18×500○140×50 18×300○30×180
6.解决问题。
(1)果园里有130棵苹果树,平均每棵苹果树产苹果62千克,果园里一共收获苹果多少千克?
(2)动物园的一群长颈鹿,一天要吃24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3吨食物,够这群长颈鹿吃15天吗?
第3课时 笔算乘法(3)
一、口算。
24+36= 90-36= 54+46= 100-34=
60×90= 80×80= 200×8= 120×4=
70×30= 24×40= 30×12= 25×40=
二、笔算下面各题。
128×32= 254×17= 526×45=
120×83= 47×205= 250×60=
三、比较下面各算式的大小。
145×21○180×13 260×20○120×40
205×17○160×15 370×15○260×28
四、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
(2)104×30的积中有两个0。( )
(3)180×50的积的末尾有三个0。( )
五、解决问题。
1.张叔叔购进4套衣服,一共要花多少钱?
2.超市售出的部分蔬菜价格和卖出的数量如下表。
品种 红辣椒 蘑菇 山药
每千克价格(元) 12 18 15
卖出的数量(千克)
卖出红辣椒的收入是多少元?
卖出蘑菇的收入是多少元?
卖出三种蔬菜一共收入多少元?
3.用2000元买8辆246元一辆的自行车,够吗?
第四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
一、算一算,想一想。
(
7
×
5
=


7
×
50
=


7
×
500
=


) (
6
×
9
=


6
×
9
0=


6
×
9
00=


)
每一组算式,从上往下观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 )。
每一组算式,从下往上观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 )。
二、先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再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15×3= 42×5= 6×40=
150×3= 420×5= 6×80=
150×30= 42×500= 60×40=
三、根据30×6=18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0×60= 90×6= 300×6=
30×600= 30×12= 120×6=
四、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两个因数的积是18,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4,那么积是( )。
A.18 B.36 C.72
2.两个因数的积是300,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除以2,那么积是( )。
A.150 B.300 C.600
3.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3,那么积是( )。
A.24 B.8 C.3
4.两个因数的积是50,两个因数都乘2,那么积是( )。
A.200 B.100 C.50
五、填表。
因数 40 80 200
因数 5 10 50
积 200 1800
六、解决问题。
1.广场上有一块长方形草坪(如下图),如果长不变,宽增加到32米,扩大后的草坪面积是多少?
(1)妈妈买4千克苹果和6千克香蕉要付多少钱?
(2)张奶奶买3千克桃和8千克苹果要付多少钱?
第5课时 常见的数量关系(1)
1.直接写出结果。
14×20= 160×5= 31×20=
58×10= 42×200= 110×10=
16×30= 22×30= 50×90=
400×30= 50×40= 25×80=
2.填空。
(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 );买了多少,叫做( );一共用的钱叫做( )。
(2)单价×( )=总价
总价÷( )=数量
总价÷( )=单价
(3)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 )。
(4)速度×( )=路程 路程÷( )=时间
路程÷( )=速度
3.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一双鞋子120元,买3双鞋子要用多少钱?
(2)张阿姨花20元买了4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3)一辆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4)大理距昆明360千米,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它从大理到昆明需要多长时间?
4.解决问题。
(1)一套桌椅340元,学校购进45套桌椅要付多少元?
(2)张老师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15米,他从家到学校要骑12分钟,张老师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3)提出一个已知单价和总价求数量的问题,并解答。
第6课时 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2)
1.填空。
(1)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可以写作( )。
(2)一盒水彩笔24元,李老师购买5盒花了( )元钱。
(3)( )×时间=路程 总价÷数量=( )
(4)已知路程和速度就可以求出( ),所用的数量关系是( )。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燕子的飞行速度大约是95千米。( )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已知钢笔的单价和买的支数,求总价,要用钢笔的单价乘支数。( )
(4)已知2小时一辆客车行了160千米,可以求出速度。( )
3.填表。
名称 篮球 排球 足球 计算器
单价(元) 80 92 105 58
数量(个) 5 8 4 6
总价(元)
速度(千米/时) 80 70 90
时间(小时) 4 6
路程(千米) 360 280 450
4.列式计算。
(1)一个因数是165,另一个因数是12,积是多少?
(2)360的14倍是多少?
5.解决问题。
(1)张爷爷家的菜地收了128千克花生,每千克售价11元,张爷爷能有多少钱的收入?
(2)甲、乙两个城市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用了4小时,返回时用了6小时。那么这辆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的速度是多少?这辆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3)一列火车3小时行了28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9小时一共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第四单元整理作业
1.填空。
(1)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3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这是一个已知( )和( )求( )的问题,列式为( )。
(2)125×80这个算式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414×32的积是一个( )位数,积的个位是( )
(4)15×60=900,60不变,将其中一个因数15除以3,积是( )。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也要( )。
2. 直接写出得数。
25×3= 19×40= 3×110= 120×40=
31×20= 20×60= 18×40= 80×100=
35×40= 150×3= 60×70= 220×4=
3.笔算下面各题。
343×28= 156×83= 267×34=
105×30= 280×24= 450×30=
4.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180×5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
(2)105×40>150×30( )
(3)知道所走的路程和所走的时间,可以求出每小时走的路程。( )
(4)两个因数都乘5,积也乘5。( )
(5)每件商品的价格叫做总价。( )
5.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下列算式中,哪个与其他三个的积不同?( )
A.20×36 B.30×24 C.6×120 D.260×2
(2)小明从学校走到家用了20分钟,他每分钟走70米,学校离家有多远?本题是求( )。
A.速度 B.路程 C.时间 D.单价
(3)两个因数,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 )。
A.乘5 B.除以5 C.不变 D.乘25
6.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如下图)长不变,宽增加到16米,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2.一张桌子售价180元,一把椅子售价96元,李叔叔购买了5套桌椅,一共要付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