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三年级 上册(R)
第五单元检测卷
A. 基础积累(51分)
一、将下面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5分)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 活 中 不 缺 少美
,
只 是 缺 少 发 现美
的 眼 睛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
1.弟弟也假(jiǎ jià)装打哈欠(qiàn qì),把细小的绒毛朝(zhāo cháo)我脸上吹。
2.哦(ò òu),你怎么知道我已经到啦(la lā)?
3.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la lā)沙啦地响。
√
√
√
√
√
√
三、读句子,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字词。(16分)
xǐ huan diào yú
1.我的父亲十分 在河边 。
bǔ dà zuǐ tūn
2.到处 食的老虎张开 ,把肉 进了肚子。
喜 欢
钓 鱼
捕
大 嘴
吞
chá dà hǎn
3.狐狸妈妈 觉到前方有猎人,便对小狐狸 : “有猎人,快 跑!”
pú gōng yīng wán shuǎ
4.我和弟弟在开满 的草地上 。
察
大 喊
蒲 公 英
玩 耍
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7分)
盛:A.深厚; B.华美; C.兴盛,繁盛; D.隆重。
1.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鲜花。( )
2.今天是儿童节,同学们身穿节日的盛装来到学校。( )
3.人民大会堂正在举行盛大的记者招待会。( )
4.爷爷十分好客,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来到家里,他都盛情款待。( )
C
B
D
A
搭:A.凑上,加上; B.支,架; C.乘,坐(车、船、飞机等)。
5.喜鹊在树上搭了一个窝。( )
6.要想买这个礼物,还要再搭上一些钱。( )
7.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
B
A
C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3分)
观察 观看 观望
1.他没有拿定主意,还在( )。
2.学校组织我们( )了一场儿童电影。
3.我来到草地上,仔细( ),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观望
观看
观察
六、分析下列句子描写的是杨梅哪方面的特点,把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A.味道 B.形状 C.颜色
1.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
2.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
3.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 )
B
C
A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照样子在横线上补充表示人的动作或神态的词语,让句子更富有情趣。
例: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1)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空中的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舞蹈着
微笑着朝我们眨眼睛
2.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场上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招展。(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起老师鼓励我的话。
广场上五颜六色的旗子迎风招展。
八、课文内容回顾。(3分)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 《搭船的鸟》一文以孩子的口吻写了翠鸟的美在于它美妙的歌声和敏捷的身手。( )
2.《金色的草地》一文中草地的颜色变化的原因是天气阴晴不定。( )
3.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不仅给兄弟俩的生活带来了玩耍的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
×
×
√
B. 表达运用(5分)
九、语言实践(5分)
1.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所观察的事物有更深的了解。
B.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要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随时记录下来。
C.观察的内容必须是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内容不要观察。
D.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
C
2.通过仔细观察,作者发现“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请你也仔细观察,仿照加点词的形式写一种事物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天空先是刮起了风,随后乌云密布,最后下起了大雨。
C. 读写综合(44分)
十、课内片段阅读(13分)
搭船的鸟(节选)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3分)
一( )小鸟 一( )长嘴 一( )小鱼
2.选文第1自然段,作者描写了翠鸟的_____、_____、___的颜色,分别用了____、____、____三种色彩,突出了翠鸟的美丽,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6分)
3.选文第3自然段,哪些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翠鸟抓鱼的本领高?请从文中用“ ”标出来。(4分)
只
张
条
羽毛
翅膀
嘴
翠绿
蓝色
红色
十一、课外拓展阅读(16分)
含羞草的秘密
在我们上学必经的小路旁,长着一株含羞草,它的茎纤细,叶子是羽毛状的。只要一碰它,叶子就会合拢,含羞草的头就会低下去。我们特别喜欢拨弄它,每次经过那里,都争着去“羞”它,可有意思了。
今天早晨,骆宁抢在我前头,去拨弄含羞草。忽然,她惊呼起来:“你们快来看,含羞草不羞了!”我和志玲跑过去一看,含羞草果真纹丝不动。我又拨弄了几下,奇怪!含羞草的叶子没有合拢,它的“脸皮”变厚了。这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回家后,我找来一本关于植物的书来看,才知道其中的奥秘。原来,在含羞草的小叶片、大叶柄与茎相连的地方有一个充满水分的叶枕,当我们碰叶片时,叶枕下部细胞内的水分就会流向上部和两侧,叶柄低垂下去,含羞草就呈现出“害羞”的状态。由于我们经常碰它,叶枕内的水分都流光了,来不及补充,含羞草就“不羞”了。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1)一点儿也不动。( )
(2)多次、反复地思考也无法理解, 也比喻对事情百般思索也没有结果。( )
纹丝不动
百思不得其解
2.含羞草是一种怎样的植物?请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5分)
(1)含羞草的茎很纤细,叶子是羽毛状的。( )
(2)无论什么时候碰它,含羞草的叶子都会合拢,头都会低下去。( )
(3)不是每次碰它,它的叶子都会合拢。( )
(4)含羞草的叶枕中充满水分。( )
(5)含羞草“不羞”了是因为我们不经常碰它。( )
√
√
√
3.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请用“___”在短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2分)
4.“我”观察很仔细,不仅观察了含羞草的(颜色 香味 样子),还探究了含羞草“害羞”的(秘密 品格)。(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答案)(3分)
5.“我”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示例:只有仔细观察,深入探究,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十二、习作(15分)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作家郭风经过细致观察写了《搭船的鸟》,让我们认识了又漂亮又敏捷的翠鸟,苏联作家普里什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秘密。如果你仔细观察,一定也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请把你最近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要求写出事物的变化或场景的特点,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