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国大典
一、根据拼音写生字。
旗zhì( ) huì( )集
lóng( )重 yuè( )兵式
xuān( )布 放shè( )
jù( )离 bào( )发战争
二、形近字组词。
爆( ) 宣( ) 帜( ) 射( )
瀑( ) 官( ) 织( ) 躲( )
三、选择正确的选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A.协(xié)商 估(gū)计
B.擎(qín)着 直奔( bēn )
C.旗帜(zhì) 聂(nì)荣臻(zhēn)
D.爆(bào)发 率(suài)领
2.下列诗句中,与爱国无关的一项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选词填空。
宣告 宣读 宣布
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2.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典礼开始。
3.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五、按要求,改写子。
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缩句)
2.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缩句)
3.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比喻)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按照的顺序叙述,着重描写了开国大典的五个场面
① ②升国旗 ③ ④ ⑤群众游行
2.“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这句话中“天上”对“ ”“五颜六色”对“
”“火花”对“ ”、“结成彩”对“
”,从侧面表现出人们 的心情。
《开国大典》中“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的意思是
。
七、阅读理解。
开国大典(节选)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选文运用了 (点面结合 情景交融)的写法,描写了 的场面。
2.画“﹏﹏﹏”的句子中,“海洋”指的是 ,“波浪”指的是 。本句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大典开始前热闹的景象。
3.选文中加点的词“直奔”可否换成“走向”?为什么?
4.关于选文的大意,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群众队伍很早就入了场。
B.广场上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
C.群众队伍包括工人与农民。
D.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5.“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假设你是他们当中的一员,请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