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S1.1认识区域(教学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S1.1认识区域(教学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1-08 20:59:48

文档简介

课题:认识区域(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掌握区域的含义与划分方法。
2.通过阅读教材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特点
3. 了解区域的类型及其空间尺度的划分(重难点)
一、学情调查 情景导入
二、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
(一)区域的含义
概念: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 ,是人们在地理环境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 划分出来的
特点:区域具有一定的 ,有明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其内部某些特征 ,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划分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划分指标:
【合作探究】:1、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界线?举例说明
2、读图1—1—2,分析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并解释原因。
3、读图1—1—3,甘肃省划分为哪几个干湿区?划分的指标是什么?
(二)区域的类型
1、一般分为 区和 区。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______性或______性的区域。功能区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______的区域。
2、按空间尺度分为 、 、
【合作探究】:
读图1—1—4,本图把我国作为一个空间单元,我国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大尺度的区域分成哪三个?各自包括哪些省区?
三.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A组题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界线的是
A.美国华盛顿特区 B.巴西热带雨林区 C.我国的水田农业区 D.我国半干旱地区
2.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③
3.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A.方言区 B.旱作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 D.东亚文化区
4.下列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A.城市经济区 B.浦东新区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方言区
5.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6.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划分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B组题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7--9题。
7.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8.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9.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四、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
五、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
学习目标:1、理解区域的特征,能举例说明区域的特征。
2、了解海南岛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学习重点:举例说明区域的特征
第二课时  区域的特征
学习目标:
1、掌握区域的特征,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2、了解海南岛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学习重点:举例说明区域的特征
一、学情调查 情景导入
二、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
(一)区域的特征
1________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____________,构成一个统一的_________ 。
2________性: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_______,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_______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_____性。
3________性:区域作为地球表层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_____要素之间,以及______要素和________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合作探究】:
读图1—1—6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的两大显著特征是什么?
2.说明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的具体表现。
读图1—1—7,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两种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4.据图说明区域的开放性特征。
(二)海南岛
1.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①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带,隔______________与雷州半岛相望,处在广阔的南海的西北部。②位于陆上国土与海洋国土的结合部,靠近珠江三角洲,邻近港、澳,毗邻东南亚③连接___________洲与__________洲、________洋与______________洋,海上交通位置重要。
2.海南岛自然地理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①四面环海,海上交通方便,有利于对外交往;②以________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充沛,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以及向北方地区输送反季节瓜果蔬菜;③地形以______________和台地为主,海岸平原带面积狭窄,植物茂盛,生物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经济作物,而粮食作物的种植受到局限;④矿产资源丰富,为工矿业发展提供条件。
3、海南岛经济发展的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1)区位、交通优势:邻近港、澳、台、珠江
三角洲、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海运交通位置重要。
(2)政策优势: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_,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
三.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A组题
1.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2.下列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一致性,没有差异性
B.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开放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
C.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
D.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
读某地区示意图,回答3~5题
3.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暖湿润,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
C.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
4.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5.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B组题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诸多不同。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1、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其原因是 。
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其原因是
3、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其原因是:是 。
四、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
(一)区域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区域案例分析:海南岛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五、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
【学习目标】:
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差异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课件35张PPT。一、学情调查 情景导入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学习目标
1. 掌握区域的含义与划分方法。
2.通过阅读教材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特点
3. 了解区域的类型及其空间尺度的划分(重难点)一、区域的含义2、特点
(1)
(2)
(3)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内部特征相对一致1 含义二、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4、指标:单一指标
综合指标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如根据积温 热量带如根据语言、宗教 东亚文化区 3 、目的:了解区域的差距,因地制宜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合作探究】:
1、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界线?举例说明
2、读图1—1—2,分析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并解释原因。
3、读图1—1—3,甘肃省划分为哪几个干湿区?划分的指标是什么?
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干湿区).甘肃省的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
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甘肃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区域: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划分的指标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
2、功能区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均质区功能区高原区、平原区(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方言区、农业区经济区、贸易区、港口和腹地——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功能上紧密相连, 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凡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于功能区区域的空间尺度大尺度中等尺度小尺度 按照空间尺度大小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等级的区域,按从属关系形成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例如,由东部经济地带→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浦东新区。2.读图1—1—4,本图把我国作为一个空间单元,我国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大尺度的区域分成哪三个?各自包括哪些省区?
三.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A组题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界线的是
A.美国华盛顿特区 B.巴西热带雨林区 C.我国的水田农业区 D.我国半干旱地区
2.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③
3.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A.方言区 B.旱作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 D.东亚文化区
4.下列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A.城市经济区 B.浦东新区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方言区
5.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6.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划分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B组题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7--9题。
7.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8.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9.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四、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
类型五、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
学习目标:1、理解区域的特征,能举例说明区域的特征。
2、了解海南岛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学习重点:举例说明区域的特征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1.两大显著特征: 高”和“寒”
2. ①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②地势高导致气温低,从而导致冰川冻土广布,动物耐寒且种类少,农业类型为高寒农牧业,人口和城市及农业区集中于河谷地带。
③地势高,气温低形成了独特的人口特征。【合作探究】:读图1—1—6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的两大显著特征是什么?
2.说明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的具体表现。
三、区域的特征
2、差异性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南稻北麦、东耕西牧差异性是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点三、区域的特征
3、开放性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把一个区域划分为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
4. 本图展示的是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发达区域具有资金、信息、产品等方面的优势;落后区域具有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两者通过这些经济要素的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合作探究】:读图1—1—7,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两种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4.据图说明区域的开放性特征。活动:
以海南岛为例,探讨海岛开发的措施海南岛:1、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1)位于热带,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处在广阔的南海西北部。
(2)位于陆上国土与海洋国土的结合部。靠近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邻近香港、澳门,毗邻东南亚。
(3)连接亚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海运交通位置重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相互位置、交通位置2、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四面环海,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对外交往。
(2)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充沛,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以及向北方地区输送反季节蔬菜。
(3)以山地、丘陵和台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植被茂盛,生物资源丰富,不利于粮食生产,但有利于经济作物
发展。
(4)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为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旅游资源丰富,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生物、和矿产3、海南岛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1)区位、交通优势:靠近珠江三角洲,邻近港澳和东南亚,便于引进资金技术。海上交通位置重要,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2)政策优势: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
三.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A组题
1.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2.下列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一致性,没有差异性
B.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开放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
C.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
D.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
读某地区示意图,回答3~5题
3.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暖湿润,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
C.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
4.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5.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
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B组题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诸多不同。下面列出
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1、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其原因是 。
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其原因是
3、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其原因是:是 。1、北方的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楼的影子比比南方长,为使楼房获
得较充足的阳光,楼房的间距应比南方大。
2、北方地区,气温比南方低,风沙比南方大,墙体严实厚重,利
于防风保暖
3、南方降水多,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是为了便于排水。
4 、北方地区比南方纬度高,特别是冬春季节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正南正北的方位能够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利于提高室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