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件: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12课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课件: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12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16 14:45:12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十课 给我的孩子们(节录) 1.作者名片 2.知识链接
序文即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写书的目的及成书经过;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正音辨形
憧憬( ) 姊姊( ) 惊骇( )
菩萨( ) 痴心( ) 龌龊( )
yè( )下 藤tà( ) 考bǐ( )
答案:chōnɡ zǐ hài pú chī chuò 腋 榻 妣﹒﹒﹒﹒﹒﹒ 2.据义填词
(1) __________:正视,细看。
(2) __________:向往。
(3) __________:为了避免冲突或争执而让步。
(4) __________: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答案:(1)端相 (2)憧憬 (3)妥协 (4)鞠躬尽瘁3.走进文本
(1)文中写了孩子们的许多事情:如:_______大哭、做脚踏车、堆火车汽车等;阿宝_________;软软___________。这些事写出了孩子们率真、自然的天性。
答案:瞻瞻 给凳子穿鞋子 玩弄画笔
(2)作者为什么憧憬孩子们的天性?
答案:因为他们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1.童真趣事
(1)文中写了哪些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
答案:瞻瞻:①花生米翻落;②小猫不肯吃糕;③打破小泥人;④做脚踏车、火车、汽车;⑤要上月亮上去;⑥疑心剃头的爸爸是和尚;⑦疑心腋下有长毛的爸爸是黄鼠狼;⑧熟睡时落了手里的香蕉;⑨模仿爸爸用小刀裁破了《楚辞》……
阿宝:给凳子穿鞋子。
软软:摆弄爸爸的羊毫笔。(2)这些事都表现孩子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直率、自然、热情、富有想像力。2.体味情感
(1)课文通过一系列新奇有趣的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纯真直率的赞美。从“憧憬”一词就可以看出来,以“憧憬”开头,以“憧憬”结尾,说明作者也是这样一个率真的人。(2)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的生活与孩子们的生活的?
答案:在作者眼中,孩子们的表现是“出肺肝相示”的,而在人世间,在成人世界里,有的只是俗务,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彻底地真实而纯洁”。作者特别写到自己为了谋生而到上海上课,这些都看作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无聊的“事”,而孩子们的生活才是真的生活。 阅读叙事类文章,“具体事件的概括”经常表现为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叙事类文章中考的主要考点之一是对事件的概括。【名师微博】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示例:阅读文章第2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关于瞻瞻的两件新奇有趣的事。
答案(示例):花生米翻落,小猫不肯吃糕,打破小泥人,做脚踏车、火车、汽车,要上月亮上去,疑心剃头的爸爸是和尚,疑心腋下有长毛的爸爸是黄鼠狼,熟睡时落了手里的香蕉,模仿爸爸用小刀裁破了《楚辞》。【沙场点兵】
阅读文章第5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关于阿宝的趣事。
答案:给凳子穿鞋子。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憧憬——孩子们悲哀——大人们因失意大哭驾驶蒲扇车给凳子穿鞋裁书帮倒忙摆弄毛笔应酬谋生工作重视“名义”真(对比)伪 文中作者憧憬孩子们的_______,为大人们的_______而感到悲哀,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答案:真 伪课件8张PPT。第十一课 * 台阶 1.题目解读
“台阶”既是小说描写的中心,又是情节发展的线索,作者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简洁而含蓄。“台阶”富有一种象征意义,象征父亲作为一家之主,也象征着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求发展与崛起的一种精神。 2.图解课文台阶低 地位低台阶高:受人尊重父 亲:人老体衰性格﹒1.正音辨形
凹凼( ) 胯骨( ) 纸屑( )
门kǎn( ) shǎnɡ( )午 chóu( )划
答案: dànɡ kuà xiè 槛 晌 筹﹒﹒﹒﹒2.据义填词
(1) __________:(神色、态度)不自然。
(2) __________: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3) __________: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4) __________: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答案:(1)尴尬 (2)微不足道 (3)低眉顺眼 (4)大庭广众3.走进文本
(1)文章围绕着_________组织材料,台阶高,意味着主人的地位就高。老屋只有_________级台阶,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终于砌上了_________级台阶,实现了父亲的宏愿。
答案:台阶 三 九(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答案: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他希望通过改建房屋、砌高台阶来改变自己的地位,获得别人的尊重。(3)为了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答案: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包括捡砖、瓦、鹅卵石,往瓦罐里塞角票,砍柴等。
(4)文中的父亲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自尊要强、坚忍不拔、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吃苦耐劳、为人厚道、谦卑。课件14张PPT。第十二课 呼兰河传(节选) 1.作者名片 2.背景介绍
《呼兰河传》出版于1941年,是萧红的代表作,在20世纪40年代全民抗战的热潮中,萧红避开了时代热点,沉入了童年的记忆,这不仅需要一种艺术勇气,更需要作家精神选择和艺术选择上的坚定自信。1.正音辨形
倭瓜( ) 蚂蚱( ) 谷穗( )
玩nì( ) 蜻tínɡ( ) yīnɡ( )桃
答案:wō zhɑ suì 腻 蜓 樱﹒﹒﹒2.据义填词
(1) __________:(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2) __________:太阳照不到而凉爽。
(3) __________:不结果实的花。
(4) __________:形容做事马虎、随便。
答案:(1)闪烁 (2)阴凉 (3)谎花 (4)马马虎虎3.走进文本
(1)本文作者主要回忆了什么?
答案:回忆童年和祖父在后花园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2)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我”天真烂漫的句子。
答案:示例一: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示例二: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地,西一脚地瞎闹。1.金色童年
(1)作者在童年时代的后花园里欣赏了哪些景物?
答案:大花园、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花、果树、榆树、风雨、小白菜、草、韭菜、谷穗、黄瓜、太阳、鸟、虫子、玉米、白云等。
(2)“我”觉得快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案:这种快乐来源于祖父对她的爱,来源于她无拘无束的追求。2.感悟亲情
(1)祖父对“我”的童年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案:祖父的言行让“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乐趣,让“我”感受到人世间生活的美好,在成年之后,作者就再也得不到这份烂漫,这份纯真。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答案:慈祥、勤劳、宽容、豁达、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的老人。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其作用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中考的主要考点之一是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名师微博】
景物描写的作用基本作用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情节、突出主题答题要点联系背景,分析景物特点,结合文章中心答题思路抓住关键词语、修辞手法,联系上下文,进而分析它的作用示例:分析“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这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大花园的美景,“金的”“绿的”是写颜色,“嗡嗡”是摹声音,“圆圆”是状形状,“飞”“落”是写动态,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沙场点兵】
分析下面句子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可是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答案:把“大团的白云”比喻成“洒了花的白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朵大朵的白云在孩子眼中的美丽姿态,配合祖父的草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画面跃然纸上。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 文中的花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勤劳、慈爱,“我”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展现了一幅幅旺盛灿烂的生命图景。
答案:生机盎然、充满童趣 祖父课件17张PPT。第九课 送 行 1.作者名片 2.题目解读
送行本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件事,送行中遇到的尴尬的局面是许多人想说却说不出,或者不敢说的。比尔博姆用幽默讽刺的笔法,把送行中人们那种拙劣的言辞和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1.正音辨形
饯行( ) 邂逅( ) 凄怆( )
吝惜( ) 笨拙( ) 解聘( )
拘jǐn( ) cáo( )杂 ɡān( )尬
答案:jiàn xiè chuànɡ lìn zhuō pìn 谨 嘈 尴﹒﹒﹒﹒﹒﹒2.据义填词
(1) _____________:偶然遇见。
(2) _____________: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3) _____________:设酒食送行。
(4) _____________:(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
答案:(1)邂逅 (2)熙攘 (3)饯行 (4)溢于言表3.走进文本
(1)文中写了__________个送行场面,我们送前往美国的老朋友、___________送陌生的美国小姐,透出了十分明显的矛盾:真朋友送行觉得尴尬,陌生人送行却深情自然。
答案:两 勒罗(2)勒罗认为“这送行本身就包含着巨大的乐趣”,从文章来看,你认为他感受到了哪些乐趣?
答案:免于顾客的孤独,使他们获得尊重;使别人快乐也就是使自己快乐;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付出感情并能得到回报,获得与别人交流沟通的乐趣。1.内容理解
(1)散文的题目是“送行”,围绕题目,全文都写了谁的送行?送别的对象分别是谁?
答案:“我们”送行起身前往美国的朋友,勒罗送行来英国旅行的不相识的美国小姐。(2)这两种送行,在送行目的、送行场面、送行效果等方面分别有什么不同?答案:2.生活思考
(1)结合课文说说,为什么为朋友送行常常会成为“一出滑稽戏”?
答案: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仅停留在形式上。与人告别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形式多样,但是演变成了“不得不送”“不敢不送”,强作笑颜,因此没有话找话说,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浑身不自在,这都是因为过于拘从礼节使然。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难以捉摸的事。(2)作者对生活蕴含着怎样的深刻思考?
答案:在生活中,人们有着良好的愿望,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人与人之间需要真情实感,需要沟通。 细节描写指的是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的描写。中考的主要考点是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名师微博】
细节描写的作用示例:分析下面细节描写的作用。
他注视着列车驶去,直到看不见时才转过身来,我发现他确实泪水盈眶。不过他看到我,还是挺高兴。他问我这些年来躲到哪儿去了,同时把半克朗钱还给我。
答案:通过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出勒罗的真诚、诚信的特点。【沙场点兵】
分析下面细节描写的作用。
“先生,请往后站!”他听从了,但马上又冲上前去,小声地最后再叮咛几句。我觉得小姐眼中仿佛含着泪水,而他注视着列车驶去,直到看不见时才转过身来。
答案:运用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出勒罗一种难舍难分之情,真诚、感人。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送行家中饯行(亲切自然、真诚忧伤)车站送行(拘谨尴尬、笨拙滑稽)“我们”送行(局促尴尬、勉强做作)勒罗送行(大方自然、真诚感人) 文中写家中饯行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站送行显得拘谨尴尬、笨拙滑稽;勒罗送行显得大方自然、真诚感人。写出了人与人渴望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亲切自然、真诚忧伤 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