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02 08: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莆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生物技术与工程中的筛选和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时贴壁细胞需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B.借助特殊的标记基因可以初步将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C.筛选蓝细菌菌株的培养基中必须加入适宜浓度的有机碳源
D.PCR的产物一般可以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分离与鉴定
2、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植体被污染的原因可能是外植体自身带菌、接种及培养过程感染
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去除细胞壁
C.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期间应给予光照,并定期观察和记录其生长情况
D.外植体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对其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较多突变体
3、关于生物与环境的相关实验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先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计数室上,再从一侧缓缓盖上盖玻片
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采集到的小动物放入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
C.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时,需将实验组的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中处理1h
D.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时,生态缸保持开放且置于室内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4、中国科学院团队对一只雌性猕猴进行克隆,成功获得“中中”和“华华”两姐妹猴,突破了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下图为“中中”和“华华”的培育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胚胎细胞相比,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所以全能性更加容易实现
B.③过程表示胚胎移植,接受胚胎的母猴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C.“华华”的成纤维细胞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形成
D.两姐妹猴表型的微小差异可能是核DNA甲基化导致碱基序列改变
5、人类共有5类抗体(免疫球蛋白),分别为IgD、IgG、IgA、IgE和Ig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已知IgD可作为膜受体存在于B细胞表面,推测其可以参与免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已知IgG是血清中抗体的主要类型,推测IgG也可以在淋巴液和组织液中少量存在
C.已知IgA主要存在于消化道、呼吸道的分泌液中,推测IgA主要在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
D.已知IgE是过敏原侵入机体后诱导产生的,推测IgE可进入某些细胞使其释放组胺等物质
6、下图是某地大树杜鹃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调查结果。大树杜鹃耐寒能力弱,在-2℃环境下会死亡,幼树死亡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4年间,大树杜鹃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B.第4~5年间,大树杜鹃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第11年开始,大树杜鹃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D.遭遇寒流大树杜鹃数量大幅下降,该影响因素是非密度制约因素
7、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细胞膜表面的PD-L1特异性结合,因而具有治疗某些癌症的作用。下图表示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的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注射PD-L1后脾中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分泌单克隆抗体
B.诱导融合也可以采用电融合法,融合后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C.图中细胞群a~d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PD-L1单克隆抗体
D.加入PD-L1抗原经多次筛选后获得的细胞群a可用于大规模培养
8、如下图所示,医生手持钝物自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趾侧,成年人的正常表现是巴宾斯基征阴性,清醒状态下若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是一种病理性症状。婴儿以及成年人在深睡状态下,也都可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巴宾斯基征阴性巴宾斯基征阳性
A.患者表现出巴宾斯基征阳性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B.成年人处于酒精中毒状态下可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
C.钝物快速轻划引起传入神经元兴奋,此时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
D.巴宾斯基征阳性的临床意义是可以推测成年人患者可能是大脑皮层相关区域有损伤
9、关于诗句中体现的生态学观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鸟类的迁徙行为会导致种群密度发生变化
B.“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被废弃的亭台楼阁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桃、李开花体现了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D.“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体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10、电信网络诈骗中骗子往往会利用被害人不懂验证码等效于银行卡密码的情况,设法骗取被害人的验证码后将钱转走。研究发现,重复刺激海马体突触前神经元时,位于树突上的突触后膜会接受信息,从而建立神经元之间稳定的联系形成记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害人临时记住验证码属于第一级记忆,经历此事件后可能会形成长时记忆
B.神经递质与位于树突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可以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
C.位于树突上的突触后膜接受信息后,会将兴奋传导到该神经元的胞体部分
D.每一次兴奋传递后,神经递质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
11、为了解高寒荒漠区不同治理年限人工混交林(群落)演替规律,以某地区1998、2003、2008、2013、2018年不同造林年份(分别为治理25、20、15、10、5年),丘间地典型人工混交林群落的研究结果如下。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造林年份 木本植物优势种 林下草本植被优势种(重要值) 草本植被物种数
1998 青杨、沙棘、乌柳 膜荚黄芪(0.21)苔草(0.18)赖草(0.17) 15
2003 青杨、沙棘、乌柳 苔草(0.28)早熟禾(0.26)膜荚黄芪(0.14) 12
2008 青杨、沙棘、乌柳 苔草(0.72) 7
2013 青杨、沙棘、乌柳 针茅(0.77) 5
2018 青杨、乌柳 2
A.随着治理年限的增加,人工混交林群落的林下草本植被物种数随之减少
B.随着治理年限的增加,苔草在草本植被中的优势地位先形成后慢慢减弱
C.随着治理年限的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抵抗力稳定性也随之增强
D.人类的很多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12、在干旱、高温条件下玉米(C4植物)由于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其利用CO2的能力远远高于水稻(C3植物),具有明显的生长及产量优势。育种专家从玉米的基因组中分离出PEPC基因,培育出高光合效率的转基因水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定时须测定并比较转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同化CO2的速率
B.DNA聚合酶与PEPC基因上的启动子结合后能驱动该基因转录
C.可使用PCR技术检验PEPC基因是否在转基因水稻中成功表达
D.基于转基因水稻的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3、地震损毁下的某地在人为干预下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单位是103KJ/(m2 a)(千焦每平方米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地震损毁后该地的生态承载力减小,容易出现生态赤字,需降低生态足迹
B.地震导致该地铅的泄漏,铅进入环境参与的物质循环过程与碳元素的不同
C.肉食动物补偿输入的能量值①为5,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为5.4
D.补偿输入能量后,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7.9%
14、低温胁迫能通过增加细胞中的过氧化物而造成细胞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可以减少细胞中的过氧化物。研究人员对大豆种子分别采用浓度为0、50、100、200、400(μmol L-1)的褪黑素进行浸种处理,之后将大豆种子分别在常温(25℃)下萌发24h(T24)和48h(T48)后,都转移至4℃下低温胁迫处理24h,再转移至常温下继续萌发至第5天,以研究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种子发芽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褪黑素的浓度,因变量是第5天发芽率和SOD活性
B.萌发大豆种子遭遇低温胁迫的时间越早,使用褪黑素处理的效果越好
C.在0~400μmol L-1范围内,褪黑素浓度与SOD的活性、第5天发芽率成正相关
D.种子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15、图为肠道菌群引发肥胖机理的部分示意图(“+”表示增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肠道中微生物产生的乙酸增多,刺激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胰岛素增加,导致肝糖原分解加强
B.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胃黏膜分泌细胞产生胃饥饿素,该过程说明神经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一部分
C.胃饥饿素促进营养摄入量增加,使微生物产生乙酸的量增加,①②③过程存在反馈调节
D.机体内的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二、读图填空题
16、动脉粥样硬化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之一。血液中的胆固醇需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形式进行运输。
图1
图2
(1)低密度脂蛋白(LDL)被氧化后具有抗原性,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同时T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表示人体的部分免疫过程,甲~戊为不同的免疫细胞,a、b代表不同的物质。其中甲是__________,a是_____________;激活丙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①病原体与丙接触;
②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丙结合。
(2)当血液中LDL-C含量过高会诱导粘附因子增多,同时在趋化因子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堵塞、血流量减少,造成心血管疾病。科学家研究了传统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
①水蛭和淫羊藿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两味传统中药。分别用水蛭提取物(LEE)和淫羊藿苷(植物提取物)饲喂_____________(正常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图2。
②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题干说明LEE与淫羊藿苷的作用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
(3)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请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血管疾病提出一点可行性建议_______________。
17、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燃料乙醇与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的新型燃料,可以有效改善油品,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燃料乙醇可以由粮食及植物纤维通过微生物发酵而成。植物纤维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
图1
图2
(1)请写出该工艺流程中发酵的主要反应简式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从马盲肠内容物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流程如图2。
①在配置培养基时加入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
②每次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应选择培养基中__________的培养瓶中的候选菌进一步接种。
③分离目的菌并统计活菌数目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燃料乙醇有着节能、环保、解决陈化粮等多重优点。但也有人认为,生产燃料乙醇会增加粮食短缺的风险。在生产时应如何规避这一风险?__________。
18、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是指在同一养殖水域(池塘和浅海等)内科学搭配多营养层级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模式。该养殖模式利用其养殖生态位互补的特点实现稳定水质、循环利用营养物质、生态防病、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减少养殖废物排放。其养殖模式如下图。
(1)据图,流入该养殖水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
(2)常用样方法估算海胆种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该养殖模式中属于分解者的有扇贝、海参、海胆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______,依据这一原理进行养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生态养殖模式能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和转化,使前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被后一个环节利用,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19、植物具有多种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如光敏色素A、隐花色素等,研究人员开展系列实验探究蓝光诱导拟南芥下胚轴向光性生长的机制。
图1
图2 图3
分组 对照组 实验组
材料 野生型 ① 突变体b
蓝光 照射前 照射后 照射前 照射后 照射前 照射后
GA含量 +++ + +++ + +++ +++
(1)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例如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促进萌发,_____________抑制萌发,二者作用效果相反。
(2)研究者以野生型拟南芥、突变体a(光敏色素A缺失)、突变体b(隐花色素缺失)和突变体c(光敏色素A和隐花色素均缺失)为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此可得出“蓝光是通过__________来调控下胚轴的向光性生长”的结论。
(3)已知蓝光是通过调节拟南芥中赤霉素(GA)的含量进而调控下胚轴向光性生长。研究人员设计了下表实验,请补充实验设计中的①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证明蓝光只通过隐花色素__________________,进而调控下胚轴的向光性生长。
(4)研究发现,RPT2(一种信号分子)基因的表达会影响植物的向光性生长。为探究拟南芥下胚轴向光性生长过程中RPT2和GA是否在同一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研究者设计了系列实验,结果如图2、图3。据图判断,RPT2和GA________(在/不在)同一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知,蓝光可以__________导致拟南芥下胚轴向光性生长。
20、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其系统是由靶基因的向导RNA和Cas9蛋白构成的复合体。向导RNA约为20个碱基,负责寻找靶基因并与其结合;Cas9蛋白在向导RNA的引导下切割靶基因,使DNA双链断裂产生平末端(图1)。在DNA自我修复时,容易随机插入或缺失一些碱基对,导致基因功能改变。
图1 图2
图3
(1)经CRISPR/Cas9操作后,DNA自我修复时所引起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
(2)将能表达出CRISPR/Cas9的DNA序列插入质粒,构建的重组质粒进入大豆细胞并在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3)为了获得油酸含量显著提高的大豆,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同时破坏GmFAD2-1A基因和GmFAD2-1B基因的正常表达,大豆细胞中应同时含有_______构成的复合体。
(4)大豆性喜暖,低温下开花较少、结荚延迟。科研人员根据抗冻蛋白cDNA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相应的引物(图2),通过PCR扩增抗冻基因并成功培育出抗冻大豆。
①已知A、B位点分别是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对应的基因位置,选用的引物组合应
为________________。
②PCR扩增的抗冻基因的末端为平末端,故需借助中间载体M将抗冻基因接入载体N(载体M、N的酶切位点及酶切序列如图3所示),该过程中切割载体M选限制酶Sma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5)若经PCR并未扩增出任何条带,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不定项选择)
A.引物太短
B.复性温度过低
C.引物自连或互连
D.所用酶的质量不好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培养动物细胞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对贴壁细胞进行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让细胞继续增殖,A正确;B、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初步将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B正确;C、蓝细菌属于自养生物,自养微生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因此可以用不含碳源的培养基筛选出自养微生物,C错误;D、PCR的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分离与鉴定,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凝胶的浓度、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等有关,D正确。故选C。
2、答案:A
解析: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需消毒,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和所有器械都要灭菌,故外植体被污染的原因可能是外植体自身带菌、接种及培养过程感染,A正确;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不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去除细胞壁,B错误;C、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光照,但要定期观察和记录其生长情况,C错误;D、外植体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诱变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突变,故可对其进行诱变处理,但由于基因突变率很低不能获得较多突变体,D错误。故选A。
3、答案:C
解析:A、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先加盖专用的盖玻片,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缓缓渗入,一次性充满计数室,防止产生气泡,A错误;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采集到的小动物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B错误;C、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时,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中1h灭菌作为对照组,C正确;D、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时,封上生态缸盖,将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直接照射,D错误。故选C。
4、答案:B
解析:A、与胚胎细胞相比,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表现全能性十分困难,A错误;B、③过程表示胚胎移植,接受胚胎的母猴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为胚胎移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B正确;C、"华华"的获得过程没有经过精卵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过程,其成纤维细胞是由重组细胞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形成,C错误;D、两姐妹猴表型的微小差异可能是由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决定的,D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D、已知IgE是过敏原侵入机体后诱导产生的,IgE结合在某些细胞表面,D错误。故选D
6、答案:D
解析:A、前4年间,入大于1,大树杜鹃种群的数量增大,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A错误;B、第4~5年间,大于1,大树杜鹃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C、第11年﹣第12,M仍然小于1,种群数量一直减少,第12年开始,入大于1,大树杜鹃种群数量不断上升,C错误;D、遭遇寒流大树杜鹃数量大幅下降,该影响因素是气候,是非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故选D。
7、答案:D
解析:D、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D正确。
8、答案:C
解析:A、巴宾斯基征阳性属于病理性反射,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A正确;B、成年人处于酒精中毒状态下大脑皮层被麻醉,可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B正确;C、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所以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C错误;D、由题意可知,在大脑皮层不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巴宾斯基征阳性的临床意义是可以推测成年人患者可能是大脑皮层相关区域有损伤,D正确。故选C。
9、答案:B
解析:A、鸟类的迁徙行为与季节性有关,会导致种群密度发生变化,A正确;B、被废弃的亭台楼阁存在一定的土壤条件,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C、植物开花的行为是生殖生长,与种群的繁衍有关,体现了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C正确;D、结构决定功能,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故选B。
10、答案:B
解析:A、被害人临时记住验证码属于第一级记忆,第一级记忆中的小部分信息经过反复运用强化,在第一级记忆中停留的时间延长,这样就很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从而形成长时记忆◇A正确;B、神经递质与位于树突上(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结合,可以完成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B错误;C、位于树突上的突触后膜接受信息后,会将兴奋传导到该神经元的胞体部分,再传导到轴突部分,C正确;D、每一次兴奋传递后,神经递质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其持续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B。
11、答案:A
解析:A、随着治理年限的增加,人工混交林群落的林下草本植被物种数应增加,A错误;B、随着治理年限的增加,林下草本植被优势种发生改变,苔草在草本植被中的优势地位先形成(0.18→0.28→0.72)后慢慢减弱,B正确;C、随着治理年限的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抵抗力稳定性也随之增强,C正确;D、人类的很多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如人类活动可以使沙漠变成绿洲,D正确。故选A。
12、答案:A
解析:A、对目的基因进行检测和鉴定需要在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进行检测,为了培育高光合效率的转基因水稻需要测定并比较转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同化CO2的速率,A正确;B、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驱动转录,DNA聚合酶是催化合成DNA的酶,B错误;C、PCR技术可检测目的基因及其转录出的RNA,但不能检测蛋白质,C错误;D、基于转基因水稻的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指的是生态价值,D错误。故选A。
13、答案:D
解析:D、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是16个单位,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2.5个单位,所以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5÷16=15.6%,D错误。故选D。
14、答案:D
解析:D、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作用完成,D正确。
15、答案:C
解析:A、胰岛素会降低血糖,会抑制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会使血糖升高,A错误;B、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胃黏膜分泌细胞产生胃饥饿素,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胃黏膜分泌细胞是效应器,B错误;C、胃饥饿素促进营养摄入量增加,使微生物产生乙酸的量增加,① ② ③过程存在正反馈调节,C正确;D、体液不能定向运输激素,D错误。故选C。
16、答案:(1)抗原呈递细胞;细胞因子;辅助性T细胞(乙)
(2)①动脉粥样硬化小鼠;②LEE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粘附因子含量,淫羊藿苷可明显降低趋化因子含量,缓解粥样斑块的形成
(3)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适当运动、规律作息、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17、答案:(1)
(2)①纤维素;选择;②残余纤维素浓度最低;③稀释涂布平板法
(3)应该使用陈化粮(如陈化的稻谷等)或者非粮食生物材料(如秸杆等)来生产燃科乙醇
解析:
18、答案:(1)大型藻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饲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2)海胆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能将动植物进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3)生态位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空间和资源的能力
(4)循环
解析:
19、答案:(1)脱落酸
(2)光敏色素A或隐花色素
(3)突变体a;降低赤霉素(GA)的含量
(4)不在;蓝光能通过光敏色紫A和隐花色素促进即PT2基因的表达
解析:
20、答案:(1)基因突变
(2)转化
(3)GmFAD2-1A基因的向导RNA和Cas9蛋白、GmFAD2-1B基因的向导RNA和Cas9蛋白②Smal前切开载体可以产生平末墙,便于抗冻基因和载体M相连;Smal酶识别序列位于Xhol韵和pnl葡识别序列之间,便于将切下的抗冻基因和载体相连
(4)①引物a和引物d
(5)CD
解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