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上单元评价检测(第六、七学习主题) (试题+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八上单元评价检测(第六、七学习主题) (试题+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7 15:4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五)
第六、七学习主题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令李鸿章伤感反省——“洋务是纸老虎”;让康有为、梁启超愤然上书——变法图强;使张謇暗下决心——“实业救国”的共同背景是 (  )
A.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李鸿章才有了“洋务是纸老虎”的反省。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共同领导了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企业。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恰当
 (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能力。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后,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难以生存和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发展机会,进入“黄金时代”。故C项符合题意。
3.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厂,因惧怕官吏们的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均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国旗,船尾悬挂清政府的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  )
A.中外合资的形式比较盛行
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外国的大力支持
C.民族资产阶级崇洋媚外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涉及的是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而做出的行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4.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资金少,规模小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能力。通过对图片的分析,能够看出我国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不能从图片体现出来。
5.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近代工商业。这里所反映的张謇的观念意识是 (  )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能力。《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企业。
6.中国人在后来的史书中写道:在滇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铁路通车以前,从昆明到上海,翻山越岭,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到达,通车后,可以先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船,全程仅需几天。作者描写的意图是 (  )
A.说明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B.说明近代以后,中国也开始通火车了
C.说明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D.说明人们对刚刚传入的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阅读题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火车、轮船等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大大节约了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由此可以联想到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7.1879年,记者张华打算将自己刚在香港采写的一则新闻报道尽快在《申报》上发表,他最有可能采用的传送稿件的方式是 (  )
A.乘坐火车迅速赶往上海
B.雇人骑马飞奔上海
C.乘坐价格较便宜的轮船
D.采用有线电报发出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出现的时间,题干中的重要信息是“187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中国自行架设了第一条从香港到上海之间的电报线。火车、轮船、骑马都可以传递信息,但速度较慢。所以D项是当时最快捷的传递方式。
8.1872年在上海创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申报》见证了中国从帝制走向共和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程。下面图片反映的事件哪些有可能会被《申报》报道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本题是对《申报》及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考查。根据时间的限定来排除①。
9.近代课本和字典等工具书大多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这个出版机构是 (  )
A.商务印书馆 B.岳麓书社
C.三联书社 D.中华书局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记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戊戌维新时期,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出现。其中以1897年创办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最负盛名。它主要编印新式教科书,出版自然科学书籍,印行西方学术著作译本,翻译英语读本和编辑英汉辞典等工具书。
10.右图是一张老照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移风易俗中轰轰烈烈的场面。请你判断,这张老照片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绝大部分男子都剪掉了辫子。
11.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B.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科举制度于1905年被废除,因此A不可能发生。其他现象均符合史实。
12.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看《申报》、休闲时看电影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文明的鞠躬、握手礼。取消了“大人”“老爷”之类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13.中国古代教育水平居世界领先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束缚了教育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教育开始吸收西方先进理念。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有 (  )
①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②京师同文馆
③开办新式学堂 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内容包括洋务运动时期开办新式学堂,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废除科举制等。
14.打破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
A.侯德榜   B.严复   C.詹天佑   D.魏源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记忆能力。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制出纯碱,撰写《制碱》一书,将制碱奥秘公之于世,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
15.下列著作或报刊,在中国最早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军事,总结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教训,启发当时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对日本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题干的表述,可判定选A。B、C、D宣传的内容与题意不符。
16.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末最敏感的人”。他译著的《天演论》中着重阐发 (  )
A.工农武装割据的主张
B.民主共和的思想
C.“自强”“求富”的主张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严复在其译著的《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把进化论引入了中国,推动了维新变法的进程。
17.鲁迅先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而且他还是现代杂文的开拓者,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写了许多战斗性的杂文,他的作品主要是 (  )
①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痛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③鼓舞人民的反抗斗争
④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能力。鲁迅先生在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下,撰写了大量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杂文,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痛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鼓舞人民的反抗斗争。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18.一个外国记者在听了一部音乐作品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拥有黄河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你认为这是外国记者听了哪部音乐作品后发出的感慨
 (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走进新时代》 D.《我的祖国》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关键信息是“这个拥有黄河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从这句话中分析,他所听的音乐作品应该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19.艺术作品是我们了解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重要资料。右图借一则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其作者是 (  )
A.鲁迅 B.徐悲鸿   C.聂耳 D.冼星海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徐悲鸿——《愚公移山》等;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20.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
C.八路军与民兵抗战 D.全民族抗战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题干图片依次反映了国民党军队抵抗日军的进攻、音乐工作者创作抗日斗争歌曲、八路军及民众抗击日本侵略,这一组图片均与抗日战争主题有关,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4分,共50分)
21.以下是某校八年级同学设计的历史小报——《中国近代社会科技生活万花筒》的部分图片及栏目,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匠心独运:图一“人”字形路轨的设计者是   。(1分)这一设计的目的是    。(1分)
(2)展示风采:
1926年8月,为纪念美国建国150周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规模超大的万国博览会在费城隆重举办。来自中国天津永利公司的红三角牌纯碱,被大会授予金质奖章,让中国工业产品在世界舞台精彩亮相的重要功臣就是侯德榜(图二)。侯德榜在制碱方面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2分)
(3)时尚元素:图三女子的服装为中国近代开始流行的    。(2分)
(4)本报评论:图四为“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你对当时的“剪辫子”有何评论 (2分)
(5)寻根溯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分)
【解析】第(1)题“人”字形路轨的设计者是詹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佑,设计“人”字形路轨是为了减缓坡度,确保行车安全。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提炼答案,不能照搬课本内容。第(3)题从图三中即能看出答案。第(4)(5)题均为开放性题目,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詹天佑 减缓坡度
(2)研制的“红三角”牌纯碱先后获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瑞士国际商品展览会金奖。1939年,发明联合制碱法,被称为“侯氏制碱法”,把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赢得了国际化工界的极高评价。
(3)旗袍
(4)男子留长辫子是封建专制统治的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征,剪辫子能够促进人们转变观念,有利于个人卫生、方便工作,促进制帽业发展和理发业的产生等。(言之成理即可)
(5)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观念、生活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中国的影响;辛亥革命等进步运动的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科学发展、经济进步;人们生活观念、审美观的变化;政府的推动等。(言之有理即可)
22.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纵坐标表示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19世纪末,江苏南通出现了一位状元实业家,请举出他创办的一个企业。(2分)
(2)1912-1919年民族工业出现了大发展,请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其原因。(4分)
(3)造成1937-1949年民族工业持续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3分)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结合上述分析,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于洋务运动期间,历经艰难与曲折,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解答第(2)题时注意条件限制:一是时间,二是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1)大生纱厂。
(2)国内: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抗战胜利后,由于内战的影响和美货的泛滥,民族工业发展更加艰难,处于崩溃的边缘。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23.(2013·大连中考)19世纪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下列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革。
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一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 (2分)这一事件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2分)
(2)图二反映出这场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 (4分)
(3)图三反映的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有哪些 (6分)
【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识记和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第(2)(3)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通过“斧头劈向帝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奴才”“老爷”“先生”等称呼的变化及图中人物发型和服饰的变化可知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答案:(1)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思想启蒙。(其他与题意相符的答案也可)
(2)推翻了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
(3)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称呼由“老爷”“奴才”变成“先生”,见面礼由跪拜变成握手,服装由长袍变为西装。(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
24.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 (1分)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他强烈批判当时中国社会的哪一政策 (2分)
(2)图一中的人物编写这本著作的目的是什么 (2分)他的主张对哪一近代化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2分)
(3)图二中的人物是谁 (1分)他生活在中国社会哪一历史时期 (2分)
(4)图二中的人物在《天演论》中提出的进步观点是什么 (2分)他的观点在当时的中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和基础知识迁移能力。图一是魏源及其著作《海国图志》,图二是严复及其译著《天演论》。魏源强烈批判闭关锁国的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的“师夷长技”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得到了实践。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思想家,《天演论》之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答案:(1)魏源。闭关锁国。
(2)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
(3)严复。戊戌变法时期。
(4)“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这些主张对当时救亡图存的变法维新运动起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