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实验——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目 录
CONTENTS
1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2
知识准备
3
进行实验
4
5
交流讨论
初中物理
配套实验
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01
PART
实验目的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幅。
01 实验目的
02
PART
实验器材
02 实验器材
铁架台、乒乓球、细线、音叉、锤子、示波器(或计算机)、话筒等。
03
PART
知识准备
03 知识准备
振幅: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______。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______叫做振幅。
幅度
距离
04
PART
进行实验
(1)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想一想: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呢?
04 进行实验
①探究响度和振动幅度的关系: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表明响度越大。
②研究方法:转换法。将音叉微小振动的幅度转换成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利用了转换法。
③将音叉振动发出的声信号输入示波器或计算机中,观察波形(幅度、疏密)。
04 进行实验
(2)设计实验
04 进行实验
(3)进行实验
①把系好乒乓球的细线拴在铁架台上,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③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将音叉振动发出的声信号输入示波器或计算机中,观察波形的幅度。
04 进行实验
④实验记录表格。
敲打的力 振幅大小 声音的响度 示波器中
波形的幅度
最小
较大
最大
(4)收集证据
实验数据与示波器波形情况:
04 进行实验
敲打 的力 振幅 大小 声音的 响度 示波器中
波形的幅度
最小 最小 较小 较小
较大 较大 较大 较大
最大 最大 最大 最大
04 进行实验
(5)分析论证
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______,波形的幅度_______;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____,波形的幅度_______。
实验结论:
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物体的振幅越_____,产生声音的响度越______。
小
振幅
大
大
大
大
小
05
PART
交流讨论
(1)将话筒安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将三种声音输入,且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根据波形分析:
①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
②音调最低的是: _______;
③甲和乙相比,两者的 _____不同。
音色
甲、乙、丙
乙
05 交流讨论
【解析】从声音波形可以看出:甲、乙、丙的振幅一样大,所以响度一样大;
丙的波形最稀疏,振动的频率最低,音调最低;
甲、乙的响度与频率相同,波形图不同,故音色不同。
05 交流讨论
【解析】喊话器、听诊器都是为了增大响度,减小声音的发散。说明响度的大小与人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2)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喊话器;在医院里,医生看病时常常使用听诊器。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
听诊器
喊话器
06
PART
巩固提高
06 巩固提高
【例题】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小的幅度,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
(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同时看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______。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随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转换法
振幅
大
(1)用乒乓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思维方法叫转换法。
(2)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时音叉振动的幅度变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变大,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大;可以得到声音的响度随振幅的增大而增大。
06 巩固提高
(3)如图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______(多选);
A.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B.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波能传递能量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
(4)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乙实验,则左边音叉边乒乓球______(填“会”或“不会”)弹起,原因是______。
不会
BC
见解析
(3)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声波能传递能量,故选BC。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在月球上做乙实验声音不会传到左边的音叉,故左边音叉边乒乓球会不会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