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代诗歌四首之次北固山下-【名师备课】精品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古代诗歌四首之次北固山下-【名师备课】精品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2 08: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次北固山下
王湾
1.反复诵读,能背诵并默写全诗,理解诗歌内容。 2.品味诗歌精练的语言,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写法。
3.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目标
作者名片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
背景链接
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油然而生思乡愁绪。
文学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
古体诗
近体诗


绝句
律诗
散曲
戏剧
(唐)
(宋)
(元)
文学常识
唐诗
绝句
律诗
五言、七言
律诗: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停宿
北固山不是目的地
五言律诗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课文解读
旅人前行的路
北固山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船在绿水之中。
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风顺而和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海上升起的红日
升起来
夜将尽未尽之时
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未逝,江面已显露春意。
进入,降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思念故乡的书信
到,送到
北归的大雁
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人前行的路,路在青山之外,说明是想象的。
虚实结合
点题
虚写
实写
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顺风
风是和缓的,不猛
春水初涨,初春景色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
“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正”和“悬”的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行船的平稳;
修辞:对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①拟人、象征,②将“日”和“春”人格化,③蕴含了时序交替、新旧更迭,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旧事物孕育出新事物的哲理,④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日、春”:象征新生的美好事物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品读欣赏
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居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①设问,典故,②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信到洛阳,③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是并不低沉。
借景抒情,描绘了诗人行舟北固山下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等壮丽的江南美景,表现了诗人①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诗人对②祖国河山的热爱和旅居在外时的③思乡之情但并不低沉。
主旨
结构梳理
(首联)行舟泊:青山外 绿水前
(颔联)望江面:两岸阔 一帆悬
(颈联)观日出:生残夜 入旧年
(尾联)思家乡:望归雁 传乡书
次北固山下
江南春早
游子思乡
练习
1. 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景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练习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首联以对偶写自己泛舟于绿水上、青山前,“客路”点明作者人在旅途的境况。
B.古诗的“雁”常与思乡有关。比如本诗的尾联,又如《使至塞上》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强调美好事物的消逝,有一种无奈惆怅蕴含其中。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C
_________
此句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练习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一首写景诗,春夏之交,诗人停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思乡的愁绪。
B.颔联对仗工整,通过描写“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表现了平野开阔、波平浪静的大景。
C.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时光的象征,并用“生”和“入”使之拟人化,赋予他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D.颔联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B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