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上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同步练习(试题+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八上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同步练习(试题+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7 15:46:32

文档简介

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铁指轻扳第一枪,寒空响彻醒天狼。人间骀荡纷纷扰,自此工农有武装。”下列领导人没有参加诗中盛赞事件的是 (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贺龙 D.朱德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铁指轻扳第一枪”和“自此工农有武装”可以联想到南昌起义。因为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主要有周恩来、贺龙、朱德等,毛泽东领导的是秋收起义。
2.摄制组要拍一部反映南昌起义的电影,你认为下面哪些场景最有可能出现
 (  )
①叶挺、朱德、贺龙等人商讨起义计划
②井冈山会师
③党中央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领导起义的前敌委员会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解析】选B。①③都符合南昌起义的场景。②发生于1928年4月。
3.“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  )
A.井冈山 B.南昌 C.瑞金 D.上饶
【解析】选B。据题意该地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而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4.“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革命永远向前进。”以上歌词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
B.“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
C.“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
D.“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革命永远向前进”
【解析】选B。秋收起义最初的计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攻占长沙,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正确分析形势后,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故“秋收起义成了功”不符合史实。
5.下图中的哪一位置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在的位置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选B。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它位于湘赣边界,即图中B所表示的位置。
6.(2013·武汉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赴后继、上下求索。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勇敢担当起这一使命,筚路蓝缕开启征程,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与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创密切相关的是 (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南昌起义的发动
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遵义会议的召开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分析能力。中国起初学习俄国,走“俄国道路”,即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都以失败告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即“井冈山道路”。故选C。
【辨析错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等于“中央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1 ( http: / / www.21cnjy.com )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后,先后攻下茶陵、遂川、宁冈三座县城,同时解放了一片农村,逐步形成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军主力进军赣南,建立赣南革命根据地。同年,建立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经过斗争,1930年8月,赣南、闽西两区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包括二十一个县、二百五十万人口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7.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再现了毛泽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江西等南方各省根据地的战斗生活。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要对象是 (  )
A.清政府反动统治
B.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C.日本侵略者
D.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继续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8.下图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井冈山会师。图中会师的双方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朱德、毛泽东的队伍——陈毅的队伍
B.朱德、陈毅的队伍——刘伯承的队伍
C.朱德、周恩来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
D.朱德、陈毅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井冈山会师的是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
【思维拓展】井冈山会师缘由:192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革命失败后,湖南省平江地区的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过几次暴动,并组织了游击队开展游击活动。1927年7月22日,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在彭德怀、滕代远等人领导下,在平江县城举行起义。起义成功后,中共平江县委和起义部队召开了庆祝胜利大会,成立了平江县苏维埃政府。1927年7月29日,国民党湖南省当局调集八个团的兵力向平江城进攻,企图消灭红五军。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
9.王爱国是20世纪20年代的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的名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支部队的诞生与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 ( http: / / www.21cnjy.com )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辗转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讲起“八一”历史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的历史事件。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识记、分析能力。在阅读材料一的前提下,结合所学知识,便可完成第(1)题的解答。第(2)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逐渐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井冈山道路,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
答案:(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军。
(2)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阅读微博】
贺龙入党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后,已是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的贺龙,毅然放弃国民党的高官厚禄,不顾反动阵营的威逼利诱,率部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前后,他多次向20军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周逸群表达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周逸群将这一要求转达给了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8月26日,起义军占领瑞金后,周恩来主持召开前委会议,一致通过了贺龙的入党申请。随后,在瑞金绵江中学,举行了贺龙、郭沫若和彭泽民三人的入党宣誓仪式。贺龙激动地表示:“党为了考验我,培养我,整整有三个年头,直到‘八一’起义后,党才批准我参加。由此可见,当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是很不容易的,是要经得起考验的,而且参加党之后更要经得起党的长期考验;绝不是一参加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就不再要党的考验了。今后,党叫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纵使粉身碎骨,也绝不背叛党!”历史证明,贺龙同志忠实地履行了这一诺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蒋介石的魔爪”具体是指 (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北伐战争
C.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D.南昌起义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的“长征”“避开蒋介石的魔爪”可判断是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2.“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长征组歌》。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
A.准备北上抗日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C.红军的战略战术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3.(2013·鞍山中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思维拓展】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遵义会议召开于长征初期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红军损失严重的关键时刻。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军事和组织问题,取消博古的军事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是从党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上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会后由毛泽东负责军事指挥,进一步表明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
(3)以遵义会议的召开为标志,遵义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前的14年,中国共产党经受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挫折。遵义会议后的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4.“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解析】选C。题干中的关键词为“1935年”。A、B发生于1927年,D发生在1936年。
5.下列红色经典影片都反映了长征的内容,其中体现了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选B。红军长征途中,经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红军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故答案选B。
6.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有它自身的传奇,中国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一传奇完成的标志是 (  )
A.遵义会议召开   B.陕北会师
C.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 D.强渡大渡河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题干中的“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可判断是红军长征,完成的标志是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
【思维拓展】会宁会师:红军长征中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举行过多次会师,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的会师,是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远的一次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正像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所说:“三个方面军会宁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甘肃会宁作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的纪念地永载革命史册,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研究红军长征历史,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对歌词解读错误的是 (  )
A.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
B.赞美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
C.再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场景
D.讴歌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辨析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歌词中描述了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是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歌词中没有体现。
8.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的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  )
A.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B.党的中心工作发生变化
C.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D.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红军长征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到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是革命中心地区的转移。
二、非选择题
9.下面是八年级某班历史老师讲授“红军不怕远征难”时出示的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1)图一是长征途中红军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请说出会议的名称及其意义。
(2)材料二中的哪一句诗描写出图二当时惊心动魄的作战场面。
(3)材料二中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什么
(4)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史中,你受到哪些革命传统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再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第(1)题通过图一以及题干中的“长征途中红军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可以判断是遵义会议,根据教材回答意义即可。第(2)题根据图二可以判断是泸定桥,与此有关的诗句是“大渡桥横铁索寒”。第(3)题该诗的作者是毛泽东,“三军过后尽开颜”是指红军胜利会师。第(4)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征精神,从“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大渡桥横铁索寒。
(3)毛泽东。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或者红军取得长征胜利,三军会师于会宁)
(4)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阅读微博】
泸定桥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县境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动工兴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亲自为该桥题写“泸定桥”桥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桥体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桥身,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是泸定桥的主要组成部分。东西桥台之间净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桥宽2.7米,踏上桥面,整个桥身起伏荡漾,如泛轻舟,它是连接川藏的交通咽喉之地。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八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参观下图“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能力。通过图片及文字信息“陆军军官学校”可以判断出该学校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这一学校地点在广州黄埔,所以B项正确。
2.“革命血,如怒潮,同志战友,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功劳,残余军阀,且败且逃;北伐军,大胜利,成功期,快到了,青天高高,白日照照,民安国保,人人快乐,个个逍遥。”与这首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捕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残余军阀,且败且逃”“北伐军,大胜利”可判断是北伐战争。
【思维拓展】北伐战争与国民革命的关系
国民革命又称“大革命”,是1 ( http: / / www.21cnjy.com )924-1927年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国共两党及其他革命力量联合起来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国民革命的高潮部分,其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兴师北伐,至1927年4月夭折。
3.(2013·日照学业考)“是你拉着我的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网络诗歌。“北伐的战场”主要是在 (  )
A.湖南、湖北 B.江西
C.浙江、上海 D.广州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本题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北伐的战场”。链接所学知识可知,“北伐的战场”主要是在湖南、湖北,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军10万人把守。
4.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B.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C.人民群众支持配合
D.北洋军阀不堪一击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
5.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是 (  )
A.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D.蒋介石破坏双十协定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是蒋介石、汪精卫等发动反革命政变。
6.1927年,蒋介石成立了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国民政府”,此政府定都于 (  )
A.北京 B.南京
C.广州 D.武汉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故B项正确。
7.下图为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时的场景。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帝国主义 B.封建势力
C.资产阶级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解析】选D。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公开叛变革命,4月18日,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
【概念链接】国民政府:简称国府,是中华民国训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与最高行政机关,成立于1925年7月1日,终止于1948年5月20日。在1925年至1928年之间,与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对峙。在1928年北伐统一之后成为唯一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至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止)。1937年至1945年带领中国进行抗日战争,而于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开始与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对抗轴心国。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依循《中华民国宪法》就任行宪后第一任总统,国民政府即改组为总统府,国民政府主席一职也改为中华民国总统,开始进入宪政时期。但在习惯上,之后以中国国民党为主体的“中华民国”政府,仍经常被称为“国民政府”,现在特指迁往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
8.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国民党实行“清共”
C.没有打倒军阀张作霖
D.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
【解析】选A。北伐战争打垮了旧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阀,但是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说大革命失败了。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 ( http: / / www.21cnjy.com )须努力”的遗训被书于黄埔军校的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现在该校遗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黄埔军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一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3)“同志仍须努力”结合材料一、二,为完成革命任务,国共采取了什么行动 结果怎样
(4)参观材料一、二所述遗址可以让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第(1)题根据“黄埔军校”,结合教材知识即可回答。第(2)题是考查对“革命尚未成功”的理解,孙中山的政治目标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未能达到革命的目的。第(3)题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仍未改变。第(4)题联系在北伐战争中国共合作的史实回答。
答案:(1)作用: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2)中国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行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结果:①国民革命从广东推进到长江流域,基本消灭了封建军阀的主力,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
②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背叛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
【备选习题】
1.下面这张毕业证上显示,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可以判定这张毕业证是哪一学校颁发的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黄埔军校 D.北京大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干提取信息“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联系教材知识可知,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故答案为C。
2.“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共同领导了国民大革命,并取得了辉煌成果,主要有建立黄埔军校、北伐胜利进军等。
【阅读微博】
北伐战争胜利后的吴佩孚、孙传芳
  吴佩孚、孙传芳俩人并没有在北伐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中被击毙。在北伐之后,吴佩孚深感杀人如麻、罪孽深重,曾一度埋名隐姓。但是,“七七”事变之后,在对日本问题上,他却保留了一点气节。当汪精卫派人劝他投降日本时,他向汪精卫交出了自己抄录的文天祥的《正气歌》,并多次拒绝日本的金钱美女的诱惑和高官厚禄的许诺。正因如此,他引起了日本人对他的百般仇视、忌恨。1939年11月24日,吴因吃饭不慎,误将一碎骨渣嵌进牙缝,刺破牙齿,这正为日本特务机关以治牙病为借口,施展阴谋而创造了良机,最终对吴痛下毒手,置吴于死地。这正如董必武先生所讲的:“吴佩孚虽然也是一个官阀,却和其他军阀截然不同。”
  孙传芳的下场又是另一种情况。1 ( http: / / www.21cnjy.com )926年,他在江西被北伐军打垮后,余部收编于张作霖所辖,皇姑屯事件后,又寄食于张学良的门下。他为了遮人耳目,掩盖罪责,后来迁到天津英国租界,最终死于为父复仇的义女施剑翘的枪口之下。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2013·济南学业考)《全球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答本题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凡尔赛”“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可以判断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却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结果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A、B、C都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事件。
【思维拓展】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4)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
(5)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2013·娄底学业考)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  )
A.誓死争回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解能力。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表明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不妥协,对内惩罚卖国贼。故选D。
3.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装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  )
A.北京 B.长沙 C.上海  D.广州
【解析】选C。五四运动是由北京大学学生首先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全国各地学生纷纷支持的反帝爱国斗争。到6月初,这场运动中心转到上海,工商界人士开始参加斗争,并且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4.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最终没有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
C.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
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从题中可以得出中国拒绝了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结论。这是五四爱国运动初步胜利的成果之一。
【思维拓展】凡尔赛和约
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以战胜国英、法、美、日、意等为一方和以战败的德国为另一方,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凡尔赛宫签订,1920年1月20日生效。
5.1919年6月,来中国访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描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
①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
②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④形成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和识记能力。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1919年6月”“政治改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6月10日,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故选C。
6.下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商人罢市的推动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解析】选C。由图片的标题及内容可看出,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坚决斗争,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7.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领导作用。从此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故选D。
8.右图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影片,该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  )
A.1921年
B.1895年
C.1919年
D.1915年
【解析】选A。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9.(2013·凉山中考)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  )
A.深入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B.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C.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D.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分析,大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10.中共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不包括 (  )
A.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革命开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C.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D.革命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革命,革命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些特点是以前的中国革命所不具备的。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进行革命,这在以前已经存在,比如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口号
材料二 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外争国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列举一条)
(2)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的事件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95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知识、解决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五四运动的性质、意义及五四精神。第(1)题依据材料中“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再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第(2)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其诞生的意义不难组织答案。第(3)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 ( http: / / www.21cnjy.com )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答对任意一点均可)
(2)五四运动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五四精神:①忧国忧民、不屈不挠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主义精神。③斗争到底、不怕牺牲的民族主义精神等。(要求:①突出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精神,②能对其加以适当阐述即可。)
【阅读微博】
第一次纪念“七一”的活动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活动,是从党诞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15周年的1936年开始的,但是明确把7月1日作为党诞生的纪念日,则最早始于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的《论持久战》中提到:“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7周年纪念日。”
  几天以后,中共陕甘宁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区委员会做出决定:从7月1日至7日为“抗战一周年纪念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活动宣传周”。7月1日晚上,举行了“延安各界庆祝中国共产党17周年纪念大会”。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这是首次以党中央名义做出的关于纪念“七一”的指示。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练真题·素能提升
1.(2014·重庆中考B卷)95年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直接原因)。
2.(2013·齐齐哈尔中考)“五四”青年节是为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而设立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 (  )
①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取消“二十一条”
③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④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 ( http: / / www.21cnjy.com )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学生们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故选D。
3.(2013·锦州中考)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生于1919年
B.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运动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辨析能力。五四运动只是取得初步胜利,学生们的要求没有全部达到。因此,并不是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4.(2013·达州中考)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五四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⑤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洋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故选D。
5.(2013·大理中考)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
A.张作霖 B.袁世凯 C.孙传芳 D.吴佩孚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主要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不包括袁世凯,北伐时袁世凯已经去世。
6.(2013·昆明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唱着这首国民革命时期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革命歌曲,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开展了 (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万里长征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携手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
7.(2013·山西学业考)下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 D.红军会宁会师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8.(2013·十堰中考)1927年是国共两党关系发生重大转折时期。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27年的是 (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井冈山会师 ④红军长征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事件的时间能力。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发生在1927年,井冈山会师在1928年,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
9.(2013·广东学业考)有学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随着这些城市起义(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接连失败,毛泽东在农村的活动开始呈现出重要性。”毛泽东在农村进行的“重要性”活动之一是 (  )
A.参加中共一大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召开遵义会议 D.参加重庆谈判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中国起初学习俄国,走“俄国道路”,即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都以失败告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由城市转向农村,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即“井冈山道路”。故选B。
10.(2013·吉林中考)“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  )
A.井冈山会师 B.会宁会师
C.吴起镇会师 D.遵义会议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1 ( http: / / www.21cnjy.com )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故选B。
11.(2013·淮安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首歌唱道:“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南昌起义 B.挺进大别山
C.抗美援朝 D.红军长征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题干歌词中的“四渡赤水”“乌江……飞渡”等都是红军长征中的经历。故选D。
12.(2013·连云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需顺应时代潮流。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这里的“文武制度”指什么 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 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
(2)梦想要成真,还需高瞻远瞩的智慧。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这里,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 为此,他在1912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
(3)梦想要成真,更需坚韧不拔的毅力。
  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是正确的。”
毛泽东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 1934—1936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
【解析】本题以“梦想成真”为主线,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代仁人志士的救国探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1)题,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运动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失败为标志宣告结束。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这里的“文武制度”当然指封建制度。第(2)题第一问从材料中概括。第二问结合题中的时间:“1912年”“1924年”,再根据孙中山的活动,可以得出答案。第(3)题,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逐步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从1930年起,蒋介石先后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答案:(1)封建制度;进行洋务运动,创办军事企业;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2)为中国谋幸福。建立中华民国;国共合作(筹建黄埔军校)。
(3)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进行长征。
【备选真题】
1.(2014·广安中考)下列历史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席了1921年7月在上海(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秘密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共13人。这次会议的召开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使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使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题中人物参加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2.(2014·重庆中考A卷)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
(1)A.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的地点:遵义
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吴起镇
(2)据图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行程有何特点。
答案:(1)上框B,下框A。
(2)行军路线长。(如答“自东向西转北上”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