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
B.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
C.是以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纷纷投资于近代新式企业为产生标志的
D.最初创办的企业有荣氏兄弟创办的申新纱厂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产生的标志是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纷纷投资于近代新式企业,当时最著名的企业有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和同文书局等,荣氏兄弟的申新纱厂创办于一战期间。
2.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Z处用下列哪句诗比喻最为恰当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图中“Z”处从年份上分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黄金时期,被称为短暂的春天。“忽如一夜春风来”正符合这个时期的状况。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发展历程。右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国民党发动内战
D.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C、D均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的机会,故A客观上减小了F2。
4.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右边漫画,可以认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源于 ( )
A.西方的掠夺
B.封建制度
C.西方先进技术
D.国人爱国热情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识读图片中有效信息的用意,据图片信息可知: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最大的阻力。
5.民国初年,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 )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综合分析能力。通过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主要内因”可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
6.清末有一状元,面对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是 ( )
A.张謇 B.侯德榜 C.荣德生 D.詹天佑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记忆能力。清末状元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拓展延伸】张謇弃官回乡办厂的原因
张謇抛弃世俗偏见,身体力行实业救国;敢为人先,具有开拓精神;为国分忧,造福家乡,为发展民族工业作出了贡献。
7.给下列一组图片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恰当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实业救国 D.近代交通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辛亥革命后,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和范旭东创办的大久精盐公司等都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典型代表。
8.从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认识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
( )
A.均衡发展 B.迅猛发展
C.曲折发展 D.持续发展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知识可知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在经历了艰难的起步后,有过一战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但好景不长,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企业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大生纱厂的曲折发展正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
【拓展延伸】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时代特点决定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所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近代民族工业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
9.“1922年夏,我从骑岸 ( http: / / www.21cnjy.com )镇高等小学考入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学校不收学杂费,并免费供给食宿,吸引了八方贫寒学子。求学期间,常聆听张謇先生演讲,先生的谆谆教诲,使我终身受益。”那么,文中的“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是
( )
A.北京师范大学 B.东北师范大学
C.山东师范大学 D.通州师范学校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张謇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的口号,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进实业。他用大生纱厂的部分盈利及劝募之所得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
10.中国的第一座博物馆是 ( )
A.北京博物馆 B.南京博物馆
C.上海博物馆 D.南通博物苑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张謇在创办学校的同时,还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面三段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年 698家 33亿元 27万人
1920年 1 795家 50亿元 55万人
材料二 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材料三 近代中国老百姓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是从外国进口的,因此有许多东西都带有一个“洋”字,被称为“洋货”。当然,有些日用品我国也能生产,人们一向把国产的东西称为“国货”。
请回答:
(1)材料一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出现这种变化的国内、国际原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状况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近代中国市场上会有那么多“洋货”。
(4)想一想,造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2)题,考查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从表格中的数字对比可以看出,在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材料二中的描述,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再度受挫。第(3)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所学知识可知,自近代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后,列强便开始向中国大量倾销工业品,《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又在中国纷纷投资设厂,而中国自己的民族工业却非常落后,产品根本无法满足市场,这就造成了“洋货”充斥中国市场。第(4)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造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落后的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答案:(1)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或进入了“短暂的春天”)。
国内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国际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再度受挫,凋谢萎缩。
(3)因为近代中国工业落后;民族工业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外国工业品大量向中国市场倾销等。(言之有理即可)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阅读微博】
状元与车夫
张謇名登金榜,高官显赫,并兴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许多企业,很有威望,得到广大群众赞扬。但他不以功臣自居,时时处处虚心谨慎。一次,张謇外出归来,途中和车夫谈家常,问车夫:“可认识张謇 人家认为他如何 ”车夫讲:“我虽不认识此人,但他名气很大,大多数人说他是好的。但为开河、修马路损失了不少农田,议论较多,甚至还有人骂他。”张謇听了没有作声。到了常乐镇,车夫眼看他走进状元府,才知他就是张謇。一会儿,家人追出来,车夫见状,吓得面如土色,急忙推车欲逃。家人拦住车夫,付给他数倍的车钱。车夫呆呆地望着手上的钱,自言自语地说:“状元肚里能撑船啊!”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练真题·素能提升
1.(2014·广安中考)毛泽东曾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之洞和张謇的共同点是 ( )
A.都是洋务派的代表
B.都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C.都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D.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和理解能力。张之洞为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张謇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他们都为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张之洞与张謇都是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而不是引进外资。
2.(2013·广东学业考)1912年有报道称:“革命军手持剪刀沿途为行人强迫剪辫。”报道中的“剪辫”事件发生在 ( )
A.新文化运动期间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期间
C.五四运动期间 D.北伐战争期间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等法令。
3.(2013·临沂学业考)我国废除右图中有损人格的礼节,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4.(2013·大庆中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成立后曾颁布法令:“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材料体现了 ( )
A.互助的思想 B.博爱的思想
C.自由的思想 D.平等的思想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大人”“老爷”等称呼体现了尊卑等级,而“先生”“君”等称呼体现了平等的思想。
5.(2013·盐城中考)小明自主学习了“科举制的演变”这一专题,他的学习笔记中错误的是 ( )
A.诞生于隋炀帝时期 B.唐朝时期逐渐完善
C.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D.新文化运动后废除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的分析能力。科举制废除于1905年,而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说明科举制的废除在新文化运动前。故D表述错误。
6.(2013·广东学业考)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右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
A.“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大生纱厂的兴衰
D.黄埔军校的创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识记和分析能力。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辨析错误】京师同文馆:清末洋务运动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中国政府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的官办教育机构,也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新式教育机构。1862年6月11日在北京成立,京师同文馆最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起初课程只设英文,后来陆续增设法文、德文、俄文、日文。后又添设算学馆,教授天文、算学。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综合性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在北京创立。1912年5月15日改名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代代相传。
7.(2013·玉林中考)1905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 )
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05”“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链接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沿用1 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8.(2013·南京学业考)《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它的作者是 ( )
A.左宗棠 B.李宗仁 C.聂耳 D.冼星海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笔做刀枪,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
【备选真题】
1.(2014·成都中考)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
时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
1911年 10 约600 4.3
1919年 120 约4 500 18.8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应用能力。据题干中时间“1911-1919年”分析,得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并非实力雄厚。
2.(2013·安徽中考)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阅读下列有关报纸的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一所示报纸创办于何地 图二、图三所示报纸分别宣传了哪些主要的进步思想 这些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2)作为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今天还可以通过哪些大众传播媒体来获取信息、了解社会 面对众多的信息,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2)题属主观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上海。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若答出具体思想主张亦可)。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的进行。
(2)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明辨是非,远离不良信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下面两幅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变化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交通 B.通讯 C.文化 D.社会习俗
【解析】选A。本题考查识图和基础知识记忆能力。题干中的两幅图反映了轮船、火车两种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的史实。
2.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逐步推进,中外联系日益增多,人们的社会生活随之发生变化。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在近代中国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的分辨能力。鸦片战争后,火车、汽车、轮船、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电报、电话等近代通讯工具也进入人们的生活。电脑属于现代科技成果。故本题选D。
3.(2013·南京学业考)近代史上,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下图所示报纸创办的时间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1872年 B.1897年 C.1905年 D.1915年
【解析】选A。《申报》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是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4.我们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它的名称是 ( )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解析】选B。本题考查基础知识。18 ( http: / / www.21cnjy.com )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最负盛名,它主要编印新式教科书,出版自然科学书籍,印行西方学术著作译本,翻译英语读本和编辑英汉辞典等工具书。
5.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 )
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的留言
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合影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运用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照相技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B项发生在1839年,照相技术尚未传入。
6.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钱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太爷的大儿子因剪去辫子而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颁布这一剪辫令的人物是 ( )
A.慈禧太后 B.宣统皇帝
C.袁世凯 D.孙中山
【解析】选D。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绝大部分男子都剪掉了辫子。
7.(2014·潍坊模拟)辛亥革命后,在公共场合你应该如何称呼一位男士才能体现出你对他的尊重 ( )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公子
【解析】选C。中华民国建立以后,明令革除大人、老爷、公子等称呼,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故C项符合题意。
8.在近代,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下列体现进步变化的图片有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能力。注意必须是体现“进步变化”的图片,第一幅图片中吸食的鸦片是毒品,有害无益,并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拓展延伸】民国初年发式变化的实质
从清朝初年的强令剃发留辫到民国时期颁布“剪辫令”,表面上是发式的变化,实质是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从生活封建化到生活近代化的转变。
9.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 )
A.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C.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D.北洋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解析】选C。A、B、D中的现象是辜鸿铭人生经历的具体表现,C是他有如此人生经历的原因,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逐渐开放。
二、非选择题
10.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一个重要体现,下面是同学们在历史活动课中的两个学习片断,请你一起参与进来,共同感悟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一幕历史短剧——《剪辫风波》
(旁白:1912年,孙中山颁布“剪辫令”后,人们纷纷响应。革命军在街头剪辫,被剪辫的人有的高兴,有的则痛苦不已。)
革命军:革命!革命!剪辫子,闹革命!(行人甲经过)
革命军:老乡!还留着这大清的尾巴!来,剪了它!
行人甲:不!不!毛发乃父母所生,留了一辈子了,我可舍不得。(甲终被革命军剪掉了辫子)
行人乙:快来看啊,瞧这假洋鬼子!
行人丙;嘿!你胆子可真够大的!
行人丁:我可不剪,万一大清又回来了怎么办
第二幕宣读《礼制》
(旁白:1912年8月17日,孙中山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名义正式公布《礼制》。)
第一条: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第二条:庆典、礼典、婚礼、丧礼、聘问,用脱帽三鞠躬礼。
第三条:公宴、公礼及寻常庆吊、交际宴会用脱帽一鞠躬礼。
第四条:寻常相见,用脱帽礼。
第五条:军人警察有特别规定者,不适用本制。
第六条:女子用礼适用第二、三条之规定,但不脱帽。寻常相见,用一鞠躬礼。
第七条:本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请回答:
(1)从《剪辫风波》可以看出,剪发辫的过程中都受到了哪些思想的阻挠。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孙中山颁布《礼制》的目的是什么 在《礼制》颁布以前的清朝,人们通常使用什么礼节
(3)试举两例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的社会习俗或风气,并谈谈你打算怎样为社会文明的进步作出贡献。
【解析】解答第(1)题第一问的关键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从行人的言语中提炼出当时人们的真实想法,千年的封建礼教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回答只要体现当时社会变革的曲折性即可。第(2)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在对旧的社会制度加以改造的同时,也对与封建专制制度相伴随的陈规陋习加以改造,涤荡封建制度的污泥浊水。因此,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礼制》。第(3)题考查学生观察生活,学以致用的能力,举例恰当,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封建礼教思想的阻 ( http: / / www.21cnjy.com )挠,如:以保留辫子表示对清王朝的怀念和忠诚;怕毁了发肤对父母不孝;认为留辫子是祖制,不可更改;怕清王朝复辟清算等。感想:这是几千年来人们思想上的重大变革,这种观念的变革是曲折的,也是困难重重的。(意思相近即可)
(2)去除旧俗或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礼节:叩首、跪拜、作揖、请安等。
(3)举例:封建迷信、破坏公物、不遵守社会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污染环境等。打算:遵守社会公德,礼貌待人,文明做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他人。(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微博】
康有为拒绝给女儿缠足
缠足是我国古代的陋习。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就要给她缠足,用裹脚布使劲勒脚板,把脚骨勒断,变成小小的“三寸金莲”。任凭女孩子疼得哭天喊地,狠心的家长也不罢手。戊戌维新的领袖康有为对这种丑恶的陋习深恶痛绝。他常常感慨地说:“中国一向号称教化之国,圣贤辈出,为什么没人出来禁止缠足呢 ”他决心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
康有为的大女儿5岁时,按照习惯已经到了缠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纪,但是康有为拒绝给她缠足。这件事在他的家乡引起轰动,全乡人都起来反对,一些长辈甚至要强迫给他的女儿缠足,但康有为不为所动。他的女儿避免了缠足的悲剧,后来还陪康有为到外国游历呢。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