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11-16 09:1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Z xxk城市化: 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Z xxk活动:城市应当优先发展的交通工具?(运载量、速度、灵活度、污染)(城市规模、人口密度、道路状况)A公汽或电车B小轿车C地铁D摩托车主要
考虑
因素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河流(4)生态(2)气候(1)地形2.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形-----趋向平坦
气候-----产生热岛效应
水文-----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城区水系紊乱
生态-----产生污染,破坏所在地的生态环境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3、城市环境问题(1)问题Z x xk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电磁波污染环境恶化居民做饭与取暖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危害小知识交


挤住


难就


难社



定其




题3、城市环境问题(1)问题(“城市病”的表现)人类产业活动密集
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 环境质量下降(水、气、声、渣等)
2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二、解决途径
1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2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案例分析:P45活动“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1、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并且违反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2、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上游失去了森林,则下游失去水源补充,致使水资源缺乏;使河湖淤塞,增加了洪灾的机率,加大了防洪投入。
城市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区域环境受破坏,城市也会遭殃,产生一系列城市病。1、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并且违反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3、生态城市是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做到:①统一规划; ②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 ③尽量种植适生的本土草和树; ④要花、草、灌、林相结合; ⑤依法保护绿地。2、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上游失去了森林,则下游失去水源补充,致使水资源缺乏;使河湖淤塞,增加了洪灾的机率,加大了防洪投入。
城市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区域环境受破坏,城市也会遭殃,产生一系列城市病。三、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P46页)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3、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大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5、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6、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阅读P46:昆明构建“生态春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城市规划考虑因素:1、集国内外第一流的专家,设计出一种高水平的普遍适合于中国的城市规划模式,先搞试点,再在全国大力推广。探讨以下议题: 不切实际。任何高水平的城市规划模式,都不可能普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国情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也不尽相同,城市发展模式应因地制宜,并形成城市特色。2、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强调城市个性,建设特色城市,塑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合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