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6 16:2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 甲午中日战争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经过和结果、影响
2、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起止时间、重要战役、结果、影响
自主学习一、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 英、俄两国为达到控制新疆的目的,承认阿古柏政权1865年,阿古柏政权入侵新疆并擅自建立政权,对新疆人民实行宗教歧视和民族压迫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新疆不复,于肢体无伤
——李鸿章PK清政府内部的声音2、经过及结果(1)1876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2)中俄伊犁交涉(曾纪泽)(3)清政府设置新疆行省(1884) 3、影响:粉碎了俄、英侵略者肢解中国的阴谋,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诗句赞美左宗棠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二、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原因):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就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它不断派遣间谍到朝鲜和中国收集情报,秘密测绘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渤海湾的详细地形,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做好对华战争的一切准备。
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2、起止时间: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1894---1895年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3、重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在海战中壮烈殉国)诗云: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签订《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
(2)地点:日本马关春帆楼
(3)内容:割地;赔款;四口通商;开设工厂 4、结果: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清政府
举债赔款,便利列强控制中国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
中国内地侵略由商品输入转入资本输
出,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5、影响中国失败的原因:清朝的腐败(根源)
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一部分清军将领贪生怕死
武器落后租借地: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用强迫定期租 借的方式占有的他国领土。势力范围: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实力所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在这片领土上,该国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门户开放”政策 是1899年由美国政府提出的。其实质是:企图用“机会均等”的手段,缓和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让美国有机会插足别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之内,保证中国市场对美国资本和商品的自由开放。
1、背景: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2、起止时间:1894---1895年
3、重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在海战中壮烈殉国)
4、结果: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增开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5、影响: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