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本 节
目 录一、荒漠化的含义二、荒漠化的危害三、荒漠化的防治四、课堂巩固思考土地荒漠化就是土地沙漠化吗?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荒漠化的含义狭义:广义:土地沙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
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
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明确目标,提高效率自主学习 独立完成 z xxk基础问题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退化过程。? ?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不仅包括沙漠化,还包括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冻融荒漠等。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二)、荒漠化类型
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我国 西北内陆地区
石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我国南 方低山丘陵地区和云贵高原地区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西北地区严重的草场退化z xxk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云贵高原的石质荒漠化基础问题Z xxk2、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查阅资料,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有何异同? 红壤性状: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两者相同之处: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不同之处: z xxk
“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
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环境下,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开山取石、毁林开荒,
后者主要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在历史时期,曾经是森林茂盛的地方。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今已经是千沟万壑,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z x xk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土壤——
降水——
植被——
地形——自然因素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帮凶”的角色,且起主要作用。人为因素人类破坏了植被(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轮荒、开矿等),加速了水土流失。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
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可看出什么问题?你知道吗?全球荒漠化土地约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国土面积的总和。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占28%。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行政范围: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水汽难以深入,多风蚀地貌温带大陆性气候
(1)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2)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 多大风植被稀疏,地表裸露,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地表水贫乏,多内流河,河流流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中国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能力问题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灵活运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胡杨林干枯的胡杨林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据统计: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能力问题 大约距今三千多年前,欧州一个古老的种族在一次战争失败后,沿着欧亚大陆桥向中亚迁徙。来到了罗布泊,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并建立了楼兰国。他们之中的另一支,在敦煌、玉门一带建立了大月氏国。在经历了被称为前所末有的繁荣和文明之后,楼兰国却神秘的消失了。被历史学家称为古楼兰文明发祥地的罗布泊,也在三十多年前彻底的干涸了。古楼兰的突然消失,使造就了古楼兰文明的罗布人或称为楼兰人的他们,从此一直追寻着“阿布旦”的去处。他们放弃了古楼兰的废墟逆塔里木河而上,放弃了盐渍的罗布泊,逐水草而行,一代一代定居在被称为水草丰美的“阿不旦”的地方。 古楼兰的消亡兴:(1)塔里木河带来丰沛的水源(上游有大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2)大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3) 丝绸之路经过这里,促进了商贸、文化的交流
(4)铁器、灌溉等技术的传入,促进了这里农业 发展衰:楼兰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
(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导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乱砍滥伐,砍伐胡杨树,毁林开荒。思考:分析楼兰古城兴衰的原因?二、荒漠化的危害 目前,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其危害,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
荒漠化扩展的速度是,全球每年有约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1、农业:土地退化、沙化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土地肥力下降,导致粮食和牧草减产,引发饥荒;农业设施如灌渠、农田等被风沙埋没等3、生活: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导致沙尘暴频发,流动沙丘埋没村庄、城市,破坏生存环境。2、交通:流动沙丘埋没公路和铁路,威胁交通安全,风沙降低大气能见度,迫使机场关闭、公路停运,引起交通事故等。4、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二、荒漠化的危害三、荒漠化的防治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科尔沁草原科尔沁草原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能力问题拓展探究(l)科尔沁草原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最东部的沙地。它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有:
使气候更加干燥;
气温日较差变大;
沙尘暴天气更频繁;
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 土地利用经历了放牧——垦殖——放牧——垦殖的过程,沙丘有三层土壤,说明它历史上曾有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我们现在治沙,首先要减少或禁止垦殖,要退耕还牧、还林、还草,并做到无论是耕地、林地还是草地,都能因地制宜,用养结合,不再犯古人的错误。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状况, 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我国的具体措施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防治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简介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草方格沙障 在流沙表面用麦草、稻草扎成1米×1米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风吹起,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并在草方格上栽种沙生植物,建立起旱生植物带,营造挡沙树林。 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另一方面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能力问题沙枣胡杨锦鸡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柽柳狼尾草荒漠化防治的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牧区----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游水 资源。例如:塔里木河2.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多途经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2 .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 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森林被砍伐、草原被破坏、农田被侵占,既有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因,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
因此,任何有效地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解决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问题。 什么是“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 当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其环境承载力时,就有可能出现种种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应有计划地将一部分人口迁移到其他有接受能力的地区,这就是“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对自然的尊重。生态移民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能力问题巩固提升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就是沙漠化
B.全世界的荒漠都是荒漠化土地
C.荒漠化的形成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D.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的退化2.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面积“红色荒漠”,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3.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发展过程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原因是
A.人口增长快,植被破坏严重 B.气候异常
C.地表疏松 D.深居内陆巩固提升4.读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示意图,回答:
(1)汉代以来,A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 )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迁移
C.游牧式的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2)写出图示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及治理对策巩固提升调整能源利用结构适度放牧生态退耕土地复垦巩固提升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