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取丹心照汗青》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留取丹心照汗青》教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18 20:4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留取丹心照汗青》教案
【课题】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
【设想】本篇属于传记类扩展阅读,但它不是典型的传记文学,与其它几篇有明显不同,它集散文、小说、评论笔法于一体,因此,我认为本文教学应淡化传记文体特色,侧重语言、写法欣赏。
【目标】1.鉴赏并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文天祥大义凛然、忠贞不渝的人格操守。
【重点】1.欣赏美句妙语
2.集成化积累
【难点】继续培养集成化积累意识
【课时】1节(080925星期五)
【过程】
1.整体感知
学生手头参考阅读资料很多,对内容及主旨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下面,利用导语检查预习效果。
〖导语〗与其说它是英雄传记,不如说是烈士壮歌:这里有对叛徒的痛斥,这里有对仇寇的嘲笑;这里有对故国的悲啼,这里有对正气的浩歌。(散文笔法)
与其说它是沉痛祭文,不如说是激昂话剧。这里有尖锐的矛盾冲突,阶下囚与劝降者进行了一次次交锋。这里有众多的人物:既有元朝重臣,也有南宋叛徒;既有卖国卖祖卖身的前同僚,也有甘为傀儡的宋皇帝。这里有情节的发展:先来软的诱导不成;再来硬的威逼无效;最后来磨的——生活折辱,然而锐气非但没有耗蚀反倒是浩然盈胸,精神非但没有颓废反倒是巍如山岳。
与其说它融入了小说笔法,不如说它渗透了电影艺术:这里有浪漫主义的场景道具,这里有蒙太奇表现技巧。暴风骤雨里前朝英烈“昂昂而来”,诗稿飘飞中“楚囚”“俯身狂书”,电闪雷鸣间身形化作山岳,天崩地裂时竖起擎天玉柱!
2.文题解读
(1)主标题引自《过零丁洋》诗中的一句,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
〖提示〗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以这一句为题,折射出文天祥凛然正气和宁死不屈的高风亮节,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此外,用传主之言为题,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传主的敬重。
(2)副标题《文天祥千秋祭》有什么作用?
〖提示〗交待传主,揭示主旨。
(3)小结标题:英名万古长存,丹心千秋流芳(板书)
(4)体会正标题、副标题的差别。
〖提示〗正标题求虚,重文采;副标题尚实,要明晰。副标题往往交待内容、范围,对正标题进行补充、说明或加以限制的作用。
以《火刑——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为例加深认识。
3.点击课文
(1)欣赏开头:“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经少了760岁。7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
〖提示〗起笔高卓,非同凡响。“760岁”,年龄之大令人震撼;“7个世纪”,时代之多让人惊诧。“怦然心跳”写出了文天祥精神对作者的影响,“不朽的生命”“昂昂”“凛凛”表现出作者对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由衷敬意。寥寥几笔,就把作者满怀对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作者按捺不住激情,一下子全盘亮给了读者,巧妙地推出了一个永生的、大义凛然的历史英雄形象,并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感情氛围,为整篇文章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
〖指瑕〗“怦然令我心跳”有语病,“正不知有凡几”有错别字,请同学分别指出。
〖提示〗①语序不当,“怦然”修饰“心跳”,不能以强调状态为借口而犯语法错误。
②“正(zhèng)”与“真(zhēn)”音节相近,容易造成误写。联系上下文,可以确定,应取“的确,实在”之意,故为“真”字。
(2)“人们指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这句话引用了文天祥的诗句,能不能改成“独木难支”,不是更简洁吗?
〖提示〗引用传主之言,能增强传记的真实性,同时也是对传主的尊重。此外,引用往往能连带进传主创作时的情感因素和背景效果,本句就能使读者感受到文天祥当时的痛心、无奈,而作者往往是客观叙述,少了几分意蕴。
(3)详细介绍留梦炎的身世是何用意?
〖提示〗介绍其特别的身世,为后文文天祥痛骂他作铺垫。他与文天祥“位同志不同”,对比突出文天祥的忠贞。
(4)“你这个卖国卖祖卖身的奸贼!”此骂真是痛快淋漓,句中的“这”能否换成“是”?试体会二者表达效果。
〖提示〗学生会立即联想到本书前言中提及的“是”与逗号的表达效果,郭沫若一字之师的故事。(如果“高中,我们人生新的一页”一句中的逗号改用“是”当然可以,表示一般的判断,但比较平淡,缺少朗读的节奏美。用逗号一顿,朗读起来有种抑扬的美感。同学们知道吗,朱自清等著名作家很注意用“是”和“的”,再有诗词中往往也少用虚词,以后多留心,慢慢地品味语言的节奏韵律美。此外,给大家讲个郭沫若一字之师的故事。一位女演员在演郭老话剧时,认为“你是无耻的叛徒”这句台词不够完美,就临时改为“你这无耻的叛徒”,郭老恰好在场,当时不但没生气,反而击节赞叹,连连说好,并进而要拜这位年轻的演员为师。大家回去有感情的大声读几遍,看你能不能找出郭老和演员的感觉。)
4.集成化积累
本学期我的研究课题是“集成化积累,系统化运用”,开学之初,我们以看奥运新闻为例教给同学们集成化积累了体育及大型活动标题。接着,我们又精读教材前言进行了集成化积累训练。然后,我们从《我很重要》一文中学会了主体段过渡语句集成化积累。今天,我们还要继续集成化积累。
(1)注意特殊句式
〖提示〗①“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
②“南宋以来,不,有史以来……”
前句本是确凿事实,却故意否定,以便进一步强化、拔高。
(2)留心独特过渡语句
〖提示〗①“历史记载这一日天寒地冻,漫空飞雪。”
②“让我们把镜头摇到1281年夏末的一个晚上。”
〖联想〗③必修五·王光荣《心随飞翔》:“历史将在这里定格。”
(3)咀嚼哲言妙语
①“考验人格,有时比死亡更严峻的是诱降。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
〖提示〗一句反面人物的电影台词:“女人无所谓忠贞,忠贞是引诱的力度不够;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背叛的筹码太低。”虽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至少也说明了拒绝诱惑的艰难。
诱降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它虽然不像在战场上能把一个人的生命击倒,却能将一个人的灵魂改变,使一个人的思想变质。诱降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使好人变成坏人,忠臣变成贼子。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卖国贼洪承畴就是一个例子,他被清军俘虏之初,确实想以死报效明朝,做一个忠臣,故多次想绝食自杀,但最终经受不住“美人”的诱惑,失去了自尊,丢掉了人格,成为满清贵族杀害自己同胞的帮凶,留下了千古骂名。
②“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
〖提示〗用比喻手法,加以对比说明,文天祥与留梦炎等人根本不是一类人:一个是铮铮铁骨的爱国者,一个却是令人唾骂的投降者
③“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人类的一场灾难。一个死去700年犹然光芒四射的人物,一个再过700年将如钻石般璀璨的人物,当年,他生命的巅峰状态,却是被狭小的土牢所扼杀,窒息。且慢,正是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又是人类的一大骄傲。南宋以来,不,有史以来,东方爱国主义圣坛上一副最具典型价值的人格,恰恰是在元大都兵马司的炼狱里丰盈,完满。”
〖提示〗用“灾难”与“骄傲”对比,“扼杀,窒息”与“丰盈,完满”对比,不幸与幸运对比说明,引人深思。
④“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这段话能引发你哪些相关联想?
〖提示〗司马迁《报任安书》:“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⑤“民族精魂在历史发展的紧要拳头,常常要推出一些人来为社会立言。有时它是屈原之口朗吟‘哀民生之多艰’,有时它是借霍去病之口朗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一次,便是借文天祥之口朗吟《正气歌》。歌之临空,则化作虹霓;歌之坠地,则凝作金石。五岳千山因了这支歌,而更增其高;北斗七星因了这支歌,而益显其明;前朝仁人因了这支歌,而大放光彩;后代志士因了这支歌,而脊梁愈挺。”
〖提示〗作者借“兴”的手法引出《正气歌》,是借文天祥之口“为社会立言”的说法,从而将它提升到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挖掘出了它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由此可见,文天祥固然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但作者并没有只限于他自身,把他的行为看作孤立的偶然的现象,而是注重从历史的民族的高度,去寻找其形象的必然性、精神的永恒性。后面作者连用整齐的语句、诗化的语言、浓烈的感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正气歌》对世间万物的影响。(板书:传主——先贤 深化     个人——社会 升华)
〖思考〗板书的下联“精神”太过笼统,至此,结合全文,怎样可以修改得具体些?相应动词也要调整。
〖提示〗正气千秋浩然(板书)
⑥“但见,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落纸,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响。”
〖联想〗余光中《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5.讨论:忽必烈为什么不亲自劝说?元朝统治者为什么没对文天祥用刑?
6.〖作业〗
(1)集成化积累:①收集慷慨悲壮词汇,②整理人物对话的神态描写词汇
(2)仿照《感动中国人物》推荐语及颁奖词,给文天祥写一段。
〖教师范例〗
滚滚长江,淘洗不尽英雄伟业;滔滔黄河,冲刷不完壮士殊勋。
英雄虽不在,英名却万古长存;壮士虽作古,正气却千秋浩然。
忠骨化作一抔黄土,青山有幸;魂魄凝成一座丰碑,中华有幸。
【板书】
                         正 精  英
       事迹真实                 
                         气 神  名
引传主言   尊重传主                  
                           千  万
       平添意蕴                 
                           秋  古
传主———丹心———为自己立言             
深               升       浩 流  长
化               华            
  先贤———正气———为社会立言        然 芳  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