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测试卷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测试卷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19 15:0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5分)
A.荡漾(yànɡ) 青荇(xìnɡ) 笙箫(shēnɡ)  长篙(hāo)
B.沉淀(diàn) 漫溯(sù) 罗绮(qǐ) 饥馑(jǐn)
C.憔悴(qiáo) 絮聒(xù) 监禁(jiān) 棱角(lénɡ)
D.桅船(wéi) 朝夕(zhāo) 灼热(zhuó) 弯曲(qū )
解析 A项,“篙”读ɡāo。
答案 A
2.依次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5分)
①揉碎在浮藻间,________着彩虹似的梦。
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________着中国呀……
③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________。
A.沉淀   封锁   摇摆
B.沉积 封锁 招摇
C.沉淀 封锁 招摇
D.沉积 笼罩 招摇
解析 沉淀:凝聚、积累,用来形容“梦”更加逼真,化无形为有形。沉积:重在聚积。封锁:用强力阻断和外界的联系。笼罩:遮盖。摇摆:摆动。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拟人化手法赋予青荇人格化。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5分)
A.他爸爸是话剧演员,妈妈是歌唱家,平时他耳濡目染,受到很多影响,所以也爱好舞台艺术。
B.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侃侃而谈,说得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C.他知道,以前的许多想法都是海市蜃楼,转眼就会消失,以后必须踏实努力。
D.作为具有奥运工程代表性的“鸟巢”,通过建设者的双手编织了中国人民热盼奥运的美好蓝图,它的铮铮铁骨也树立了奥运五环精神的丰碑。
解析 D项“铮铮铁骨”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用在此处不合适。A项,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B项,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C项,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5分)
A.1928年,他故地重游,于归国途中的11月6日,在轮船上写下了《再别康桥》。
B.几经周折,电台的同志才帮助出租车司机查找到了这只手提包的失主是第一热电厂的一名会计丢的。
C.艾青五岁时被领回自己家,但是在家里依然被歧视。
D.由于读者的生活阅历有深有浅,文艺修养和鉴赏能力有高有低,所以有的读者可能会把《老马》一诗看成“写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
解析 B项句式杂糅。
答案 B
5.默写(5分)
(1)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2)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一)阅读闻一多的《死水》,完成6~8题。
6.诗中的“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了罗绮和云霞;死水变成了一沟绿酒在冒泡沫……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美的比喻来反衬绝顶的肮脏,目的是造成令人恶心的反面效果。
7.诗的首尾呼应,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8.文中的“死水”有何象征意义?(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沟死水象征了那个黏滞的流不动的、沤的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象征。
(二)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两节,回答9~10题。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9.这两节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比喻、移就和拟人。移就是把用来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用来修饰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荡漾”本是描写水的,在这里却用来形容“艳影”。
10.你怎样理解“招摇”“甘心”二词?(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招摇”写出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甘心”深刻地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眷念。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11~12题。
发 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①,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 ①罡(ɡānɡ)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11.试将这首诗的内容跟课文《死水》作一番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和不相同的,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诗题“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跟《死水》在创作时间上,哪一首在前?哪一首在后?简要说明理由。(请根据诗的内容判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国的黑暗现实。
(2)《发现》创作时间在前,《死水》创作时间在后,因为《发现》表达的是诗人因自美返国后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而产生的失望,《死水》表达的是诗人对现实的绝望。
1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噩梦”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噩梦”概括了当时所有的黑暗现实,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