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东省文登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高考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教学案+课件+综合检测及答案,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山东省文登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高考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教学案+课件+综合检测及答案,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1-16 20:19:31

文档简介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选择题
1.下面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长毛与白毛     B.豌豆种子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
C.小麦的高秆与大麦的矮秆     D.豚鼠的粗糙毛与光滑毛
2.隐性性状是指(  )
A.测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B.杂种F1未显现的性状
C.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3.测交是指(  )
A.Fl与双亲之一相交     B.F1与显性亲本相交
C.Fl与隐性纯合子相交     D.Fl进行自交
4.父亲六指(致病遗传因子A),母亲正常,第一个孩子手指正常,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A.12.5%    B.25%   C.50%     D.75%
5.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    B.    C.      D.
6.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是(  )
①基因型相同,表现型肯定相同 ②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
③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般相同 ④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以下各组中,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  )
A.BbDD和BBdd B.AaCc和aaCC
C.BBCc和BbCC D.ddEe和ddee
8.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l全是白色盘状,Fl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  )
A.450个 B.100个 C.200个 D.300个
9.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1自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A.RRdd, B.Rrdd,
C.RRdd,和Rrdd, D.rrDD,和RRDd,
10.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
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红种皮
抗病白种皮
感病红种皮
感病白种皮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80
184
178
182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二、非选择题
1.下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A表示显性基因),请分析回答:
(1)该病属于    性遗传病
(2)III 8的基因型是        ;
(3)III10是杂合子的几率是       。
(4)如果III 8与III 10违法婚配,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    。
2.玉米子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子粒,其表现型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1)请用以上两种玉米子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4种子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1∶1∶1(用遗传图解回答)。

(2)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子粒,但比例接近9∶3∶3∶1,则这个杂交试验与前一个杂交试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文字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B
5.B
解析:杂合子Aa连续自交,其趋势是逐渐纯合(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根据分离定律,自交一代,杂合子(Aa)占;自交二代,杂合子占×=;连续自交三代,第四代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8。
6.B 7.C 8.B 9.C
10.B
解析:根据题意:组合一两个红种皮的后代出现了白种皮,说明红种皮为显性性状,并且两个亲本均为杂合子。组合三两个感病亲本的后代出现了抗病性状,说明感病为显性性状,并且两个亲本均为杂合子。组合二属于测交,后代表现型有4种且比例相同,说明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二、非选择题
1.(1)隐  (2)AA或Aa (3) (4)
2.(1)P AABB × aabb   F1 AaBb × aabb
F1 AaBb AaBb∶Aabb∶aaBb∶aabb
1 ∶ 1 ∶ 1 ∶ 1
(2)前一个实验是F1进行测交,后一个实验让F1进行自交
解析:主要是考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注意遗传图谱的正确书写。纯合子作亲本,后代要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必须通过F1的测交来实现。所以,AABB×aabb→F1:AaBb,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值接近四个1的比。若要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接近9∶3∶3∶1,需通过F1自交实现。

课件61张PPT。遗传:子代与亲代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相似的现象。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 实验(一)》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 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1865年宣读了论文《植物杂交实验》。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回归了无机世界。主要贡献有:(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的生平简介:一些概念: 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雄蕊的花。
(分为:雄花、雌花)
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一)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1.豌豆适于杂交实验的生物学特征 : (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2) 豌豆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豌豆的花大,便于人工授粉。因此,豌豆是理想的遗传实验材料。
性 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 同表现类型
例:豌豆的黄色子叶和绿色子叶;羊的白毛和黑毛;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思考:羊的白毛和长毛是不是相对性状?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
称美人尖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图6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图8 双手手指嵌合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P:
♀: ♂:
×:
F1:
F2: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二代×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矮茎高茎P×(杂交)高茎F1(亲本)(子一代)正交反交 ●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不高不矮?显性性状:杂种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杂种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在F1代中,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3 ∶ 1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杂交实验结果 子一代只表现出_______,没有表现出__________;
子二代出现了________现象,并且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_______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3:1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面对这些实验数据,又如何解释实验现象?①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决定的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决定,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高茎矮茎PF1(减数分裂)配子③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受精)高茎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基因恢复成对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设②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①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 ②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F1 ③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高茎高茎高茎矮茎1 ∶ 2 ∶ 1 3(高茎)∶1(矮茎)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基因恢复成对F2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才导致了3:1的结果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设PDDdd×F1Dd配子Dd高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F2Dd配子DDDddd高 高 高 矮 3 : 1 ×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11∶2∶1高茎∶矮茎 =DD∶Dd∶dd = 孟德尔对一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基因型和表现型 F1配子F2高茎矮茎高茎高茎基因型 表现型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四、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精巢和卵巢;D小球和d小球分别代表含
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
2、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3、为什么选择形状、大小、质量等同的彩球?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模拟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 一个正确的理论,不仅要能解释已经得到的试验结果,还应该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测交 配子高茎 矮茎 1 ∶ 1测交后代 ① 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合② 证明了F1是杂合子③ 证明了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让F1与___________杂交隐性纯合子实验现象的验证:测交 F1 30 : 34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测测交实验结果吻合,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1 : 1六、假说—演绎法科学实验发现事实大胆猜测推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测反复实验揭示规律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在孟德尔之前,已有多位科学家先后进行了植物杂交实验,却未发现遗传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定律,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2.研究内容由简到繁
?实验中,孟德尔选择了从一对相对性状开始,如研究茎的高矮时,不考虑子叶颜色、种子形状等,在弄清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的基础上,再研究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这种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大大降低了科学研究的难度。
1.精心选择实验材料?
豌豆作为严格的自花受粉(为闭花受粉)植物,保证了实验的起点为纯种;另外,豌豆的各个品种之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如种子形状的圆滑与皱缩、子叶颜色的黄与绿、茎的高与矮等,使实验结果可靠且容易分析。??3.科学统计,分析结果?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对不同世代出现的不同性状进行了详细记载,并引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使得F2中原本看似无序的性状表现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状分离比,为其作出合理的假设奠定了基础。?
4.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大胆假说,科学推理,设计实验,验证推论?孟德尔在获得F2的性状分离比后,大胆地提出了以“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为核心的一系列假说,并据此设计了以检验“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目的的测交实验,通过实施测交实验验证了推论,确认了假说的正确性。
? 纵观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过程,不难看出,一项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研究者不仅要具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还应善于借鉴前人的经验,精心选择实验材料,科学确定研究方法(如假说演绎法、统计分析法),只有这样才可能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
性状类型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基本概念交配类型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杂交:生物间相互交配。
测交:杂种第一代与隐性纯合个体相交。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因类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来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个体类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基因型:DD或Dd;矮茎豌豆基因型:dd)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体: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杂合子纯合子性状分离隐性性状显性性状相对性状控制自
交自
交纯合子杂
交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不相______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_____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____遗传给后代成对存在融合分离分离配子七、分离定律的内容九、遗传图解表示方法---棋盘法、交叉法、分枝法概率的计算十、在实践上的应用 ⑴杂交育种①隐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例 小麦、水稻矮杆性状的选育(aa)F1 Aa AA Aa aa ②显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例 小麦抗杆锈病性状的选育(AA)F1 AaAA
Aa
aa1/4
2/4
1/4AA1/42/4AA
Aa
aa1/4
2/4
1/4⑵医学上的应用①系谱图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男性正常女性正常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做出推断②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头小畸形等白化病: 正常 AA Aa (携带者) 患者 aa AAAA AAaAA Aa AaAa 白化病: 正常 AA Aa (携带者) 患者 aa AAAA aAaAa aa aaaa aaAa Aa aa ③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偏头痛等多指: 患者 AA Aa正常 aa AAAA AAaAA Aa AaAa 多指: 患者 AA Aa 患者 aa AAAA aAaAa aa aaaa aaAa Aa aa 十一、利用分离定律解题的方法1、利用几种基因型组合杂交的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解题(遗传图解略)2、确定显隐性方法 定义法:具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自交法:具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或一个亲本自交),若后代出现新的性状,则新的性状必为隐性性状。 a.由表现型直接写基因型(只能写出隐性基因型) b.由亲代(或子代)的基因型推测子代(或亲代)的基因型。(正推、逆推)从后代表现型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 1、子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 2、子代显性:隐性=3:1→3、子代显性:隐性=1:1→4、子代只表现出隐性性状→ 亲本之一必为显性纯合子 两亲本必为显性杂合子 亲本之一为显性杂合子,另一亲本为隐性个体 两亲本必为隐性个体隐性纯合子突破法: 3、确定基因型(纯合、杂合)的方法 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
1、根据哪个组合能判断出显性类型,试说明理由。
2、写出各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3、哪一个组合为测交试验,写出遗传图解。1、根据组合二可知圆粒对皱粒为显性,因为圆粒与圆粒杂交产生了圆粒和皱粒,并且其数量比约为3:1。
2、组合一为rr×rr;组合二为 Rr×Rr;组合三为Rr×rr。
3、组合三为测交类型。下图是某遗传病谱系图。如果6与有病女性结婚,则生育有病男孩的概率是 ( )
A.1/4 B.1/3
C.1/8 D.1/64、求概率的问题遗传图解中确定显、隐性遗传病的依据 显性遗传病的特征:     隐性遗传病的特征: 1、代代相传
2、发病率较高
3、双亲患病可生出正常子代
4、患者亲本中至少有一方为患者 1、多隔代遗传
2、发病率较低
3、双亲正常可生出有病子代 5、遗传系谱图 一对相对性状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后代中杂合子出现的概率___________,纯合子出现的概率____________(1/2)n1-(1/2)n应用:农业上选育显性性状的优良品种6、杂合子自交问题1、? 一对杂合黑色鼠交配,产仔四只,其表现型为:
A、全为黑色  B、2黑2白  C、3黑1白  D、不一定 D7、理论值与实际值的问题分离 定律选择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杂交实验理论解释(假说)测交验证分离定律内容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具有多个
易于区分的性状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F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矮茎 = 3∶1DD∶Dd∶dd =1∶2∶1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矮茎 = 1∶1Dd∶dd =1∶1相关概念:
1、性 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杂种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
4、隐性性状:杂种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5、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
状的现象。
6、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7、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8、表现型: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
9、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
10、纯合子: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11、杂合子: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2、下列几组杂交中,哪组属于纯合子之间的杂交
 A.DD×Dd    B.DD×dd
 C.Dd×Dd    D.Dd×dd3、下列四组交配中,能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
确的一组是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4、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
的F1进行自交,那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
数的 
 A.25%    B.50%
 C.75%    D.100%
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相
交,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遗传因子组成都不相同的是 
 A.0%  B.25% C.50%   D.75%6、分别具有显性和隐性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其子代
显性和隐性个体之比为52∶48。以下哪项推论是正
确的
A.两个亲本都有显性遗传因子
B.两个亲本都有隐性遗传因子
C.一个亲本只有显性遗传因子
D.前三项推论都不正确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C.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8、番茄果实的红色形状对黄色为显性。现有两株红色番
茄杂交,其后代可能出现的的性状正确的一组是
①全是红果 ②全是黄果 ③红果∶黄果=1∶1          
④红果∶黄果=3∶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10粒种子,有9粒
种子生成的植株开红花,第10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
花的可能性为
A.9/10 B.3/4 C.1/2 D.1/4
10、一对杂合子的黑毛豚鼠交配,生出四只豚鼠。它们的
性状及数量可能是
A.全部黑色或白色 B.三黑一白或一黑三白
C.二黑二白 D.以上任何一种都有可能高茎787高茎 277矮茎×PF1F2高茎矮茎×3 ∶ 1(杂交)(自交)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课件13张PPT。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学习目标
能够阐明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
能够阐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理论解释
测交实验的目的、实验结果与结论
掌握对F1配子和F2不同性状个体的种类、比例的分析,自由组合定律中遗传问题的分析方法等。圆粒︰皱粒接近3 ︰ 1黄色︰绿色接近3 ︰ 1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每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假设豌豆的粒色和粒形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进行分析
(3) 相对性状的分离是各自独立、互不干扰的,非相对性状的组合是随机的。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表现型4种基因型9种结合方式有16种测交实验 1 : 1 : 1 : 1 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可以证明,上述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实 际 结 果
实验
现象
假说
推论
验证
理论




法两对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
现象的解释设计测交实验测交实验自由组合定律拓展提高 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学会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例题1、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例题2、AaBbCc和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例题3、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例题4、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表现型? 分枝法在解遗传题中的应用
该法的原理为乘法原理,故常用于解基因自由组合的题。
1.分析亲本产生的生殖细胞种类及比例:
如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为1/2A
1/2a1/2C
1/2c1/2C
1/2c1/2C
1/2c1/2C
1/2c1/2B
1/2b1/8ABC
1/8ABc
共8种生殖细胞,每种生殖细胞各占1/8.
推广: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生殖细胞
共有2n种,每种各占1/2n.AaBbCc1/2B
1/2b1/8AbC
1/8Abc
1/8aBC
1/8aBc1/8abC
1/8abc
2.分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如:黄圆AaBbX绿圆aaBb,求后代基因型、表现型情况。基因型的种类及数量关系:AaXaa BbXBb 子代基因型1/2Aa
1/2aa
1/4BB
1/2Bb
1/4bb1/8aaBB
1/4aaBb
1/8aabb表现型的种类及数量关系:AaXaa BbXBb 子代表现型?黄
?绿?圆
?皱
?圆
?皱
3/8绿圆
1/8绿皱结论:AaBbXaaBb杂交,其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 ? ?
? ? ? ? ? ? ? ? ? ?;
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 ? ? ? ? ? ? ? ? ? ? ? ? ?1/4BB
1/2Bb
1/4bb1/8AaBB
1/4AaBb
1/8Aabb3/8黄圆
1/8黄皱 例题1、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例题2、AaBbCc和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例题3、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例题4、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表现型?1、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数占总数的( )
A、1/16 B、1/8 C、1/2 D、1/4
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
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
A、10/16 B、6/16 C、9/16 D、3/16
课堂反馈CDB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型占总数的( )。
A、1/16 B、3/16 C、4/16 D、9/16
5、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部是白色盘状南瓜,F2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66株,则F2中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
A、3966株 B、1983株 C、1322株 D、7932株
6、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的,在一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机率分别是( )。
A.3/4,1/4 B.3/8,1/8 C.1/4,1/4 D.1/4,1/8
CBB第2课时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
【考点解读】
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子二代中的各性状的基因型种类,并总结成规律。
3.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重点:1、子二代个体表格分析
2、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尤其是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学习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自主探究】
1、学海导航
知识点
观察与思考
归纳与总结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
思考这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
P:
F1:
F2:
数量比:
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观察分析图1-8,并阅读教材,然后思考右面的问题。
F1能产生哪几种配子?数量比是多少?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是多少种?F2中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性状表现及比例如何?
解释:
(1)豌豆的粒色和粒形是两对________________ 。
(2)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是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
(3)F1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_______________ , 不同对基因_______________ 。
(4)F1产生雌、雄配子各四种: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绘制自由组合规律图解:

3、总结:
F1配子种类:
配子结合方式:
基因组合形式:
性状表现种类:
性状的数量比: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阅读教材,思考如何验证自由组合现象解释
绘制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并预测测交结果:
孟德尔第二定律
根据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归纳。
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阅读11页教材,思考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并思考“思考与讨论”中的讨论题
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阅读教材
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传学之父”:_______________
2、例题精析:
例1、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8
C.5/8 D.3/4
解析: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dEeFF×DdEeff子代中和亲本表现型相同的类型为ddE___Ff(由亲本中一对基因FF×ff→Ff的情况知,子代不会出现与亲本DdEeff表现型相同的个体),ddE___Ff所占后代的比例为:1/2×3/4×1=3/8,则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1-3/8=5/8。本题如果直接总结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子代类型,思路不是很清晰,求解很困难,所以先考虑与亲本相同的子代类型比例,再求与亲代不同的子代类型比例就比较容易。学生在求解类似问题时,要从多个角度思考,避免思维僵化是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
其他解法:ddEeFF×DdEeff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种类较少,可直接写出它们的表现型或基因型,找出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分别求解。与后代表现型有关的基因型归结为:ddE___Ff,ddeeFf,DdE___Ff,DdeeFf,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类型为:ddeeFf、DdE___Ff、DdeeFf;ddeeFf所占比例为1/2×1/4×1=1/8,DdE___Ff所占比例为1/2×3/4×1=3/8,DdeeFf所占比例为1/2×1/4×1=1/8;所以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子代类型所占比例为1/8+3/8+1/8=5/8。
答案:C
例2、鸡的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对单冠e是显性。现有一只公鸡甲与两只母鸡乙和丙,这三只鸡都是毛腿豌豆冠,用甲与乙、丙分别进行杂交,它们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下:
甲×乙→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甲×丙→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
公鸡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 。
A.FFEE B.FFEe C.FfEe D.FfEE
解析:本题可用化整为零法。由题干中给出甲、乙、丙的性状都是毛腿豌豆冠,可知公鸡甲的基因型为:F E ,又从一对相对性状分析,毛腿×毛腿→光腿,豌豆冠×豌豆冠→单冠,推出甲的基因型一定是“双杂”。
答案:C
【自我诊断】
●基础题
1.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联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a)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据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
A .AABB aabb B.aaBB AAbb C.aaBB Aabb D.aaBb Aabb
答案:D
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答案:C
3.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答案:C
4.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答案:C.
5.某饲养场有纯种黑色短毛兔和纯种褐色长毛兔(独立遗传),它们的F2中有128只兔,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应有
A.0只 B.8只
C.24只 D.72只
答案:B
6.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机率分别是
A.1/2,1/8 B.3/4,1/4
C.1/4,1/4 D.1/4,1/8
答案:A
7.甲品种小麦抗锈病高秆,乙品种不抗锈病矮秆。已知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用甲、乙两品种杂交的方法在后代选育抗病矮秆的新品种。请问:
(1)F2有多少种表现型和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是什么?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率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种、9种(2)ddTT,因为具有这种基因型的小麦是矮秆抗病的小麦,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3)1/16
8.已知柿子椒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辣味(C)对甜味(c)为显性,假定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以下4个纯合亲本:
亲本
果形 果色 果味




灯笼形 红色 辣味
灯笼形 黄色 辣味
圆锥形 红色 甜味
圆锥形 黄色 甜味
(1)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合有 。
(2)上述亲本组合中,F2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其基因型为 ,这种亲本组合杂交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 ,其F2的全部表现型有 ,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F2中出现的比例是 。
答案:⑴甲与丁,乙与丙,乙与丁 ⑵乙与丁,aabbCC与AAbbcc,AabbCc,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味、灯笼形黄色辣味、灯笼形黄色甜味 1/16
●拓展题
9.香豌豆中,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红花后代中杂合子占( )
A、8/9 B、6/9 C、2/9 D、1/9
答案:A
10.某种蝇的翅的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翅异常的雌果蝇与翅正常的雄果蝇杂交,后代中1/4为雄蝇翅异常、1/4为雌蝇翅异常、1/4为雄蝇翅正常、1/4为雌蝇翅正常,那么,翅异常不可能由 ( )
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C、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D、性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答案:D
11.(1)在研究蜜蜂的行为遗传时发现,有一个品系对某种细菌敏感,感染后全巢覆灭,而另一个品系不发生此种现象,因为它能打开蜂巢小室,移走染病致死的幼虫,因此后者被称为卫生型,前者称为不卫生型。这两个品系杂交产生的子一代都是不卫生型的。如果子一代和亲代的卫生型再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①卫生型——打开蜂巢小室,移走死幼虫;②不卫生型——不能打开蜂巢小室,不能移走死幼虫;③半卫生型——能打开蜂巢小室,但不能移走死幼虫;④半卫生型——不能打开蜂巢小室,但如果有人帮助打开蜂巢小室,则能移走死幼虫。每种类型约占1/4。请回答:
根据资料判断,蜜蜂此类行为遗传的基因位于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请根据遗传学的惯例,在Uu、Rr、Gg……中选择适当的符号来表示上述行为遗传中的基因,写出后代(子二代)的基因型是:①卫生型:_________;②不卫生型:________;③半卫生型:________;④半卫生型:________。
(2)果蝇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现有三管果蝇,每管中均有红眼和白眼(相关基因为B、b),且雌雄各一半。管内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A管:雌雄果蝇均为红眼;B管: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C管:雌雄果蝇均为一半红眼,一半白眼。请你根据上述结果判断:
①三个试管中的亲代白眼果蝇的性别依次是 ,C管中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 。
②摩尔根等人用纯种灰身残翅果蝇与纯种黑身长翅果蝇交配,所获子代(F1)全部为灰身长翅,由此可推出,果蝇的 为显性性状。
③你如何确定灰身——黑身、长翅—一残翅的遗传行为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写出简要方案。
答案:(1)2 ①uurr ②UuRr分 0.5 ③Uurr④uuRr
(2)①雄、雌、雄 XbY和XBXb ② 灰身、长翅
③用F1的果蝇与黑身残翅果蝇进行测交,统计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若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1∶1∶1∶1,则说明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行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否则不符合。
12、已知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是表示玉米6个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②——⑥均只有一个性状属隐性纯合,其他均为显性纯合。
品系

②果皮
③节长
④胚乳味道
⑤高度
⑥胚乳颜色
性状
显性纯合子
白色pp
短节bb
甜ss
矮茎dd
白胚乳gg
所在染色体
I、IV、VI
I
I
IV
VI
VI
(1)若通过观察和记载后代中节的长短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实验中选做的亲本组合是 ,(填品系号)。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中选择品系①和④做亲本是否可行,为什么?
. 。若选择品系⑤和⑥做亲本是否可行,为什么? 。
(2)玉米的果皮白色与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胚乳甜与非甜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则②与④相互授粉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及胚乳味道是
. 。
答案:(1)①和③ 不行,因为①和④之间只有一对相对性状; 不行,因为⑤和⑥控制高度和胚乳颜色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而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品系②上所结果实果皮白色,胚乳非甜,品系④上所结果实果皮黄色,胚乳非甜。
第1课时 第一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
【考点解读】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分离规律。
2.理解测交的实质。
3.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4.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自主探究】
1、学海导航
知识点
观察与思考
归纳与总结
问题
探讨
阅读问题探讨内容并观察图,然后思考并回答“讨论”中的问题
讨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阅读教材了解孟德尔简要生平,知道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理解什么叫做相对性状。了解孟德尔选用了哪几对相对性状做杂交试验。
观察图1—1和1-2,知道什么叫做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以及自花传粉的植物如何完成异花传粉
阅读教材第4页,思考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是怎样的?理解什么叫做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分离。
如何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1、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花传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花传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自花传粉的植物完成异花传粉的重要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的过程:

实验结果: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显性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性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状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根据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所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
(2)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则亲本所具有的性状为 。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观察分析图1-5,阅读教材,理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说的要点
学会绘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注意规范写法)
1、概念:显性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性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杂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点:①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②一般说来,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存在的。亲本为纯合子的高茎(DD)和矮茎(dd),则F1 遗传因子为___________,由于D对d具有______,F1表现为 ___________。
③生殖细胞中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存在。F1最终产生含_____和_____的两种雌雄配子,比例为 _____ 。(通过测交实验验证这个假说)
④F1中各种雌雄配子受精机会均等,随机受精产生F2;F2中有三种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数量比接近 ,两种表现型且显性与隐性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验证这个假说。)
2、绘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注意规范写法):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验证方法——测交
阅读教材,理解“假说-演绎法”。
理解什么叫做测交,理解测交如何验证孟德尔的假说。学会绘制测交的遗传图解。
1、什么叫做“假说-演绎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绘制测交的遗传图解并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P:
配子:
测交后代:
测交结果:
测交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测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德尔第一定律
根据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归纳,并说出分离定律的内容有哪些?对于一对相对性状而言,有多少种遗传因子组成类型的交配组合?请写出这些交配组合及他们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题精析:
例1、用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b产仔为9黑6黄,母鼠c产的仔全为黑色。那么亲体a、b、c中为纯合体的是 ( )
A.b和c B.a和c C.a和b D.只有a
解析:据黄色公鼠a × 黑色母鼠c→后代全为黑色得知黄色为隐性性状,黑色为显性性状,黄色公鼠为纯合体,黑色母鼠c为显性纯合体。又据黑色母鼠b与黄色公鼠a交配;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可知b为杂合体。
答案:B
例2、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一个双眼皮,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A.3:1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B.基因不能自由组合,产生了误差
C.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的基因,在每胎生育中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D.单眼皮基因与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
解析:由于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这对双眼皮夫妇所生子女中有单眼皮个体,所以这对双眼皮夫妇都是杂合子。由基因的分离规律可知,这对夫妇每生一个子女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并且不同胎次互不影响。
答案:C
例3、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色对白色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请你根据毛色这一性状,用一个配种季节的时间鉴定它是杂种还是纯种。简要说明鉴定方法和理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测交实验在实践中的应用。因为栗色是显性性状,所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可能是显性纯合或杂合,用测交方法可以鉴定其基因型。由于题目要求用一个配种季节的时间完成鉴定,因此根据统计学原理,运用测交实验的方法,让此马与多匹白马进行交配,使后代的数量尽可能多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后代可能的情况有两种。
答案:两种情况:①可能是杂种。让此栗色马与多匹白马交配,若后代中有白马,说明栗色马含有隐性基因,故推知该栗色公马是杂种。②可能是纯种。让此栗色马与多匹白马交配,若后代中没有白马,说明栗色马不含隐性基因,故推知可能该栗色公马是纯种。
【自我诊断】
●基础题
1.男人A有一罕见的X连锁的隐性基因,表现的性状为A。男人B有一罕见的常染色体显遗传病,它只在男人中表达,性状为B。仅通过家谱研究,能否区别这两种情况( )
A.无法区别,因为男人A和男人B的后代都只有男性个体表现所患病的性状
B.可以区别,因为男人A和男人B都不会有B性状的女儿
C.无法区别,因为男人A不会有表现A性状的儿子,而男人B儿子不一定有B性状
D.可以区别,因为男人A可以有表现A性状的外孙,而男人B不仅可以有表现B性状的外孙,还可以有表现B性状的孙子
答案:D.
2.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后代出现白豚鼠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若杂合黑豚鼠一胎生出4只豚鼠,则出现3黑1白的可能性为 ( )
A.减数分裂时,基因重组;100% B.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27/256
C.受精作用时,基因重组;3∶1 D.基因突变;3∶1
答案:B.
3.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答案:A.
4.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 )
A.1/8 B.7/8 C.7/16 D.9/16
答案:B.
5.现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乙瓶中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个体。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个体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可以认为( )
A.甲为乙的亲本,乙中灰身果蝇为杂合体
B.甲为乙的亲本,乙中灰身果蝇为纯合体
C.乙为甲的亲本,乙中灰身果蝇为杂合体
D.乙为甲的亲本,乙中灰身果蝇为纯合体
答案:D.
6.一般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由显性基因B控制;也有人对其无味觉,叫味盲,由基因b控制。统计味盲家族,若三对夫妇的子女味盲各是:25%、50%和100%,则这三对夫妇的基因型最大可能是 ( )
①BBxBB ②bbxbb ③BBxbb ④BbxBb ⑤Bbxbb ⑥BBxBb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④②⑤ D.④⑤②
答案:D.
7.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孩。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为 ( )
A.11/18 B.5/9 C.4/9 D.3/5
答案:D.
8.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是长毛猫,甲乙为雌猫,其余是雄猫。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猫,乙和丁的后代,长毛和短毛小猫均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最好选择 ( )
A.甲猫 B.乙猫 C.丁猫 D.戊猫
答案:B.
9.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分开,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 )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答案:B.
10.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受精卵发育成的。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将是 ( )
A.全部是褐色 B.蜂王和工蜂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C.褐色︰黑色=3︰1 D.蜂王和工蜂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答案:B.
11.牛的黑色(B)对红色(b)是显性。良种场现有两栏牛,A栏全为黑色,B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A、B栏牛是亲子代关系,来场参观的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有的说B栏是A栏的亲代,有的说B栏是A栏的子代。请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B为A的杂交后代,则A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B为______。
(2)若A为B的杂交后代,则B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A为______。
(3)若B为A栏的亲代,B栏中牛除具有相对性状(黑、红)外,还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4)若B为A栏的亲代,且B栏中黑色为纯合子,A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B为A栏的亲代,且B栏中黑色也有杂合子,A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b Bb、bb (2)BB和bb Bb (3) 黑、红个体全为纯合子 黑、红种牛为双亲的一方 (4) B栏中黑色纯合子基因型为BB,只产生一种B配子,且栏中红色个体均为同一性别 (5) B栏中杂合黑色全为同一性别,并且与红色个体为同一性别
●拓展题
12.在引进优良家畜(如牛、羊)时一般引进雄性个体,让其与本地的同种雌性个体杂交,考虑到经济与遗传方面的因素,一般以引进4头雄性家畜为宜,具体做法是:让一头引种雄畜与一头本地种雌性个体杂交得F1,F1与第二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2,F2与第三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3,F3与第四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4,试问F4个体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属本地种的约有多少 ( )
A.1/8 B.1/16 C.15/16 D.1/2
答案:B.
13.甲植株(基因型Aa)的枝条嫁接到乙植株(基因型aa)茎上形成了新的植株,该新植株自花传粉后又产生了新植株,两次新植株形成的生殖方式及新植株的基因型分是( )
A.都是有性生殖方式,两次形成的新植株的基因型都是Aa
B.第一次形成新植株是无性生殖,第二次形成的新植株是有性生殖,两次形成的新的基因型,前者是Aa,aa,后者是AA,Aa,aa
C.都是有性生殖方式,两次形成的新植株的基因型都是AA,Aa,aa
D.第一次形成新植株是无性生殖,第二次形成的新植株是有性生殖,两次形成的新的基因型,前者是Aa,后者是AA,Aa,aa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