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20 09:0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认识传记的文体基本常识,含义以及类别、特征等。
2、认识并掌握文中生字词,难懂字词。
二、能力目标
1、了解题目的含义,“布衣”与总统的联系,初步了解孙中山的平民化特征。
2、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深入了解布衣总统孙中山的为人与作风。
3、掌握传记的基本写法之一:以小见大
三、情感目标
1、理解孙中山受人们爱戴和拥护的原因
2、学习孙中山的甘于淡泊,胸还大志的品质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段落结构,从衣食住行等了解孙中山的为人和作风
【教学难点】 掌握传记的基本写法之一:以小见大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单元导入
同学们,在开始新的课文前,老师想问一个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从初中毕业到高中这边来,你们刚认识了一个人,会通过什么办法加深你对他的们识,或者说你们会怎么做让你更加了解这个新朋友呢?(生答,引导: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那如果这个人不是在你身边的,在离你们很远的,或者你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的呢?你又会怎么做呢?介绍一种文体给大家:传记。
传记的基本问题知识
传记: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再现人物个性特征的文体。
分类:自传(第一人称),他传(第三人称)
特征: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
传记并不是说把传主的所有事无大小的事情都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来,而是挑选最能表现人物特征的几件事情或几个方面记载下来。这通常都会采取许多的描写手法,如环境,细节,语言,心理,动作等。那么今天我们来走进,认识,或者深入了解一个人——孙中山(展示PPT,孙照片)大家都认识孙中山,(可以提问生)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展示题目PPT)
二、题目分析
布衣 总统 孙中山
何谓布衣?用麻织出来的是“布”,而相对用丝 ( http: / / www.21cnjy.com )织出来的是“帛”。布与帛相比,布质粗而价低,帛质精而价高。达官贵人多穿帛,平民百姓多穿布,所以后来布衣就成了百姓的代称。(展示麻的照片)
那大家眼中的总统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几张照片(展示多国总统的照片及设备)
那么布衣加总统加起来,说明了什么?那么意味着文章有什么特点呢?
提示:
1、从“布衣”的角度写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选材独特。孙中山的丰功伟绩很多人写过,也很多人知道,但是孙中山生活化的平民一面却是鲜为人知的。(VS:伟大的总统孙中山)
2、用平民专用的“布衣”与地位崇高的“总统”形成巨大反差,突出孙中山的品德。
3、暗示着文中“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孙中山生活中的小事来反映其品质。
简介:孙中山(1866—1925),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3月12日,因肝病病逝于北京。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基本政治主张: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推翻满清王朝,武昌起义后,担任临时政府总统。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三、课文分析
对这篇传记的传主有了基本的认识,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现在给大家大约5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这篇传记,把不懂的字词,查一下字典,再不懂的等会儿跟大家讨论一下。在阅读的过程中,这篇传记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大概讲了些什么内容。
籍(jí)贯 烦躁(zào)不安 卤(lǔ)味 佳肴(yáo) 奢侈(shē chǐ)
下咽(yàn) 裹(guǒ)脚 水泄(xiè)不通
推崇——十分推重崇敬。
一介:一个。
不知天高地厚——形容见识浅薄,狂妄自大。
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
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象连水都流不出去。
甘于淡泊——心甘情愿地不追求名利
阅读后叫生回答分段。(1-2个)提示:总---分
分段:第一部分:(1—4自然段):介绍布衣总统称呼的由来
第二部分:(5--25自然段):从衣食住行显示显示布衣总统的平民本色。
阅读第一部分
师问:孙中山这个布衣总统的成为起源于什么呢?他要跟谁打交道呢?
在这一次的事件中孙中山表现了什么品行呢?
(不畏权贵,甘于淡泊,胸怀大志,不卑不亢)
对比起来,张之洞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呢?
1、孙中山不同凡响,早怀大志,年少多才
2、孙中山有很深的文学造诣
3、张之洞尽管有官架子,但还是赏识人才。
阅读第二部分的第5自然段。找出描写总统房间的句子。【住】
数词的运用—“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兼”的运用—他的房屋外面是客厅,兼作饭厅。
阅读第6—8自然段,写作角度:衣着和仪表 【衣】
改学生装为中山服,展示中山服PPT
阅读第9-14自然段【食】
菜金节约:四角(对比:三元),四菜一汤
待人宴客:与唐绍仪和伍廷芳对比(凸显孙节约简朴)
阅读第15-25自然段【行】
A “为避免惊扰群众,他总是悄悄出巡,不声不响”这句中,“总是”能否去掉?
不能。“总是”是频率副词,强调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已形成一定的习惯,突出孙中山不事张扬,行事低调的优秀品质。
B “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胜’、‘北伐’等新商标。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剪辫”在当时象征着什么?
说明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争着走出专制统治的束缚。辫子是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标志。因而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行为标志是剪辫子。剪辫子在这时期成了反对满清、推翻帝国、追求共和、倡导民主的一种行为象征。
C “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同学们有听说过“睡狮”的来历吗?
比拟:拟声和比喻。睡狮的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拿破仑说“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惊。”用睡狮来比喻中国有两层含义:其一,中国本质是一只狮子,是强大的,无论任何时候都具有爆发的潜力;其二,中国在沉睡中还未觉醒,因而要暂时承受着被欺凌。
D 怎么体现孙中山“遇事首先想着人民”的?
为避免惊扰群众,他总是悄悄出巡。
遇到市民欢迎大总统,孙说不必惊扰众人,改道离开。
警察巡官维持秩序,对群众进行驱散,孙立即制止,公仆思想。
E “大总统万岁”的口号体现群众的什么心情?这样的口号妥当么,为什么?
表示对孙中山总统的热爱,支持,爱戴,拥护。
不妥,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百姓的个人崇拜,将孙中山与中国封建帝王将相类比的封建时代思想。
四、能力提高
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和结构,初步学会创作传记文。
1.以小见大的传记写法
问题:从我们上面对孙中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了解可以看到,孙中山一生南征北战,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很多,但作者为什么没有去描写其大事,而是着眼于日常生活细节来写?
作者着眼于日常生活细节(衣食住行),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这些使得传主的个性更加丰满而鲜活,同时,这些日常生活所显示的孙中山的个性又与他的政治理念(平等民主博爱)和人生理想方向相一致,从而有力地凸现了传主的基本思想特征,体现了“布衣总统”不同于一般总统的独特性。这便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要善于运用“以小见大”写法。但是要注意,“小”要小得精,小而集中有力体现主题,不能小而杂乱,大则要大得具体而有普遍意义。
2.浅显易懂的语言
这篇文章具有一般传记语言的特点:浅显易懂,使用平实朴质的语言更能展现了孙先生的俭朴淡泊的品质。
3.总分+平行结构
五、全文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传记,我们了解到这位布衣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是一个怎么样的伟人了,那这位伟人的形象也很清晰了,大家可以用些词语来形容一下这位布衣总统吗?(展示PPT)
富有才情 心怀大志
甘于淡泊 生活俭朴
不事张扬 甘当公仆
平等博爱 心装民众
孙中山为什么会有“布衣总统”的称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呢?相信大家也知道答案。我们知道孙中山先生生活俭朴,甘于淡泊,那么孙中山先生那种甘于淡泊的精神在今天是否还有必要提倡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思考,交流。
了。
六、课文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