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化学周练十二
2013-12-2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a-40
第I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与“绿色思想”不符合的是( )
A.启用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以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
C.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质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D.目前我市的汽油标准已由“国Ⅲ”提到“国Ⅳ”,这意味着汽车不再排放氮氧化物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8 10OB.Na2S的电子式:
C.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l
D.Mg5(Si4O10)2(OH)2·4H2O的氧化物形式:5MgO·8SiO2·5H2O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 mol·L-1 KNO3溶液:H+、Fe2+、SCN-、SO42-
B.c(H+)/ c (OH—)=10-10的溶液:K+、Ba2+、NO3-、Cl-
C.pH=0的溶液:Al3+、Ag(NH3)2+、Cl-、SO42-
D.c(ClO-)=1.0 mol·L-1的溶液:Na+、SO32-、S2-、SO42-
E.与铝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中:NO3-、Na+、Cl-、K+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解反应NH4++H2O 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B.在海轮的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D.如图1所示的反应过程中A+B→X的△H<0,X→C的△H>0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A.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 B.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C.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可用于制作肥皂
6.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D.用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FeS2 SO3 H2SO4
②
③NaCl(aq) Na Na2O2
④Fe
⑤海水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为0.1 NA
B.1 L 0.1 mol·L-1 CuSO4溶液中含有Cu2+为0.1 NA
C.2.24LN2和NH3混合气体中原子间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3NA
D.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数大于2NA
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ClO-+CO2+H2O=HClO+HCO3-
B.用过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SO2+NH3·H2O=HSO3-+NH4+
C.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3NO2+2OH-=2NO3-+NO+H2O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3ClO-+2Fe(OH)3+4OH-=2FeO42-+3Cl-+5H2O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B.为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加入盐酸溶解
C.N2(g)+3H2(g)2NH3(g) 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时氢气转化率增大
D.吸热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S<0
11.Cyrneine A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可用香芹酮经过多步反应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香芹酮化学式为C9H12O
B.Cyrneine A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
C.香芹酮和Cyrneine A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与香芹酮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共有4种
12.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5所示,其中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X
Y
Z
W
A.原子半径:rW>rZ>rY>rXB.含Y元素的盐溶液显酸性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D.X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H5与水反应可产生两种气体
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A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B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HB酸性比HA强
C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未发生水解
D
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Y,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Y中不含有醛基
14.下列有关物质浓度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25℃时,NaB溶液的pH=8,c(Na+)-c(B-)=9.9×10-7mol·L-1
B.25℃时,向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c(Na+)>c(NH4+)>c(SO42—)>c(OH—)=c(H+)
C.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OH-)+2c(CO32-)=c(H+)+c(H2CO3)
D.同温下,pH相同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c(Na2CO3)>c(C6H5ONa)>c(CH3COONa)
15.T K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Cl2,反应COCl2(g)Cl2(g)+CO(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 / s
0
2
4
6
8
n(Cl2) / mol
0
0.16
0.19
0. 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2 s 的平均速率v(CO)= 0.080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 0.11 mol·L-1,则反应的ΔH<0
C.T 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9 mol COCl2、0.10 mol Cl2和0.10 mol CO,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T 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Cl2 和0.9 mol 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小于80%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16.(12分)图12是实验室用乙醇与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有关数据见表3:
乙醇
溴乙烷
溴
状态
无色
液体
无色
液体
深红棕色
液体
密度/g·cm-3
0.79
1.44
3.1
沸点/℃
78.5
38.4
59
表3.乙醇、溴乙烷、溴有关参数
(1)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其目的是 (选填序号)。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2)写出溴化氢与浓硫酸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图中试管C中的导管E的末端须在水面以下,其原因是 。
(4)加热的目的是 。
(5)为除去产品中的一种主要杂质,最好选择下列 (选填序号)溶液来洗涤产品。
A.氢氧化钠 B.碘化亚铁 C.亚硫酸钠 D.碳酸氢钠
(6)第(5)步的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17.(12分)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是一种浅绿色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溶于乙醇。某实验小组利用镀锌铁片来制备硫酸亚铁铵的过程如下:
(1)加入盐酸是为了除去锌镀层,判断锌镀层已被除去的现象是 。
(2)A物质可以是 (选填序号)。
a.CuCl2 b.CuO c.Cu(NO3)2 d.CuSO4
加入少量A物质的目的是 。
(3)操作Ⅱ的名称为 。
(4)采用晾干而不用加热烘干晶体的原因是 。
(5)工业上常用K2Cr2O7溶液测定硫酸亚铁铵的纯度,反应中Cr2O72—被还原成Cr3+。
写出硫酸亚铁铵溶液与酸性K2Cr2O7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已知某温度下Mg( OH)2的Ksp =6.4 xl0-12,当溶液中c(Mg2+)≤1.0×10 -5mol·L-1可视为沉淀完全,则应保持溶液中c(OH-)≥ mol·L-1。
18.(12分)某研究小组制备偶氮染料F的合成路线图如下:
已知:a.
b.
(1)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2)写出反应类型:① ;② 。
(3)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B的结构简式 ;设计反应②和④的目的是 。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是苯的对位二取代产物;b.能发生银镜反应;c.分子中无甲基。
(6)设计从X到某酸性偶氮染料Y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用流程图表示:写出反应物、产物及主要反应条件)。
19.(12分)氧化铜矿石含有CuO和Cu2(OH) 2CO3,还含有Fe2O3、FeO和SiO2等。铜、铁是畜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某饲料厂联合生产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工艺流程如下:
(1)氧化铜矿石粉碎的目的是 。
(2)写出“酸浸”中Cu2(OH) 2C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中和/过滤”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 。
(4)上述工艺流程中多处涉及“过滤”,实验室中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
(5)加入铁屑的作用是 、 。
(6)表2和图6为“烘干粉碎”的试验结果。
序号
t/h
t/℃
m/g
x
1
3
80
5
4
2
3
160
10
1
3
4
160
10
0.8
4
4
160
5
0
5
5
80
5
3
6
5
160
15
1
表2中,m为CuSO4·5H2O晶体的质量,x为干燥后所得晶体中结晶水的个数。据此可确定由CuSO4·5H2O和FeSO4·7H2O脱水得流程中所示产品的适宜工艺条件分别为 , (分别指出两条件的温度和时间)。
20.(7分)氮的化合物合成、应用及氮的固定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1)以CO2与NH3为原料合成化肥尿素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2NH3(g)+CO2(g)=NH2CO2NH4(s);ΔH=-159.47 kJ·mol-1
②NH2CO2NH4(s)=CO(NH2)2(s)+H2O(g);ΔH=a kJ·mol-1
③2NH3(g)+CO2(g)=CO(NH2)2(s)+H2O(g);ΔH=-86.98 kJ·mol-1
则a为 。
(2)反应2NH3(g)+CO2(g)CO(NH2)2(l)+H2O(g) 在合成塔中进行。下图7中Ⅰ、Ⅱ、Ⅲ三条曲线为合成塔中按不同氨碳比 [n(NH3)/n(CO2)]和水碳比[n(H2O)/n(CO2)]投料时二氧化碳转化率的情况。
①曲线Ⅰ、Ⅱ、Ⅲ水碳比的数值分别为:
A. 0.6~0.7 B. 1~1.1 C. 1.5~1.61
生产中应选用水碳比的数值为 (选填序号)。
②生产中氨碳比宜控制在4.0左右,而不是4.5的原因可能是 。
(3)尿素可用于湿法烟气脱氮工艺,其反应原理为:
NO+NO2+H2O=2HNO2 2HNO2+CO(NH2)2=2N2↑+CO2↑+3H2O。
①当烟气中NO、NO2按上述反应中系数比时脱氮效果最佳。若烟气中V(NO)∶V(NO2)=5∶1时,可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同温同压下,V(空气)∶V(NO)=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大约为20%)。
②图8是尿素含量对脱氮效率的影响,从经济因素上考虑,一般选择尿素浓度约为
%。
(4)图9表示使用新型电极材料,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为电解质溶液制造出既能提供能量,同时又能实现氮固定的新型燃料电池。请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生产中可分离出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 。
高三化学周练十二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D 3.B 4.D 5.A 6.B 7.C 8.D 9.D 10.B
11.B 12.D 13.B 14.A 15.D
16.(12分)
(1)a、b、c(2分)
(2)2HBr+H2SO4(浓) SO2+Br2+2H2O(2分)
(3)增加获得溴乙烷的质量(或减少溴乙烷的挥发)(2分)
(4)加快反应速率,蒸馏出溴乙烷(2分)
(5)C(2分) (6)分液漏斗、烧杯(2分)
17.12(1)反应速率突然减小(或铁片表面生成的气泡突然减少,意思相近均给分)(2)b、d加快铁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3)过滤
(4)避免加热过程中晶体受热分解失去结晶水或被空气氧化
(5)6Fe2++Cr2O72—+14H+=2Cr3++6Fe3++7H2O(6)8×10-4
18(12分)
(1)酰胺键(“肽键”也给分) 硝基 (2)①还原反应 ②取代反应
(3)
保护氨基(或-NH2)不被氧化
(6)
19.(12分)(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Cu2(OH) 2CO3+4H+=2Cu2++3H2O+CO2↑
(3)适当降低溶液的酸性,使Fe3+水解成沉淀而除出
(4)烧杯、玻璃棒、漏斗
(5)使母液中Fe3+转化为Fe2+、除去Cu2+,提高硫酸亚铁晶体的纯度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6)160℃、3h,125(±5)℃、4.0h
20.(7分)(1)+72.49 (2)①A
②氨碳比在4.5时,NH3的量增大较多,而CO2的转化率增加不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3)①1∶1 ②5(±0.2)%
(4)N2+6e—+8H+=2NH4+ NH4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