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02 17: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S32 Ca40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甘蔗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B. 医用口罩所用的熔喷布是一种聚丙烯材料,聚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
C. 防晒衣通常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不宜长期用碱性洗涤剂洗涤
D. 疫苗是人体健康“安全屏障”,疫苗需要冷藏储运是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
2. 烃类化合物是碳氢化合物的统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最简单的芳香烃是甲苯
B. 化合物CH3CH2CH(CH3)CH3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甲基丁烷
C.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D. 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
3.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CO2回收苯酚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备CO2气体
B. 用装置乙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C. 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生成苯酚和Na2CO3溶液
D. 从装置丁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苯酚层
4.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多为硅酸盐材料,如陶瓷、玻璃和水泥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相继问世,其中有一些是高纯度的含硅元素的材料,如单晶硅、二氧化硅等,具有特殊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材料;还有一些含有碳、氮等其他元素,在航天、能源和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用石英砂制粗硅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在反应中是还原产物 B. 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C. 14C原子中的电子数为8 D. 该反应每生成28g硅,转移4mol电子
5.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多为硅酸盐材料,如陶瓷、玻璃和水泥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相继问世,其中有一些是高纯度的含硅元素的材料,如单晶硅、二氧化硅等,具有特殊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材料;还有一些含有碳、氮等其他元素,在航天、能源和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晶体硅熔点高,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C. 碳化硅硬度大,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D. 硅酸钠耐热性好,它的水溶液常用作黏合剂
6.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多为硅酸盐材料,如陶瓷、玻璃和水泥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相继问世,其中有一些是高纯度的含硅元素的材料,如单晶硅、二氧化硅等,具有特殊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材料;还有一些含有碳、氮等其他元素,在航天、能源和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Na2SiO3溶液
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Fe(OH)2与足量稀硝酸反应:
B. 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
C. SO2能使溴水褪色:
D. FeCl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
8.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路线⑤、③、④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 转化①、⑤均属于氮的固定过程
C. 上述转化关系中的气态物质均为无色气体
D. 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9. 有关煤的综合利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B. 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可通过分馏获得苯
C. ②是煤的气化过程,是物理变化
D. B为甲醇或乙酸时,原子利用率均可达到100%
10.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该溶液是铵盐溶液
C.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11. 已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色”合成路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B. 环己醇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
C. 己二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有CO2生成
D. 环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12.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卤代烃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 该卤代烃为溴代烃
B 向装有2mL银氨溶液试管中加入几滴某有机物振荡后热水浴加热 试管内壁产生光亮的银镜 该有机物为醛类物质
C 向装有1mL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并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几滴碘水 溶液变蓝色 淀粉未水解
D 向装有2mL饱和(NH4)2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鸡蛋清溶液,振荡后静置。再继续加入蒸馏水,振荡 先产生白色沉淀,加水后沉淀又溶解 蛋白质的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A. A B. B C. C D. D
13. 某抗氧化剂(Z)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关于化合物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 化合物Y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C. 化合物Z中含氧官能团有酯基、酰胺基、酚羟基
D. 化合物X和Y生成Z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14. 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是新的生产氮肥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B. 反应②是氧化还原反应
C. 生成1.0molNH4NO3至少需要0.75molCH4
D. 反应③理论上当时,恰好完全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8分。
15. 有机化合物R为无色粘性液体,易溶于水,可由葡萄糖发酵制得。
(1)化合物R的质谱图如图所示(图中最右侧的峰表示所形成的分子离子峰,其质荷比的数值就是R的相对分子质量),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将4.5gR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二者分别增重2.7g和6.6g,则R的分子式为_____。
(3)对R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含有官能团—COOH和—OH,其可能的结构有_____种。
(4)R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2所示,则R中含有_____种氢原子,R的结构简式为_____。
(5)R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制得可降解塑料PL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6.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我们需要依据现代原子、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理论,从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和应用的视角来研究和认识有机化合物。
(1)某烃的结构如图所示,若每两个碳原子之间均插入一个CH2原子团,可以形成金刚烷的结构,金刚烷的分子式为_____,其一氯代物有_____种。
(2)乙醇分子结构中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乙醇在铜催化、加热条件下和氧气反应时,键_____(填序号)断裂。
(3)绿原酸(结构如图)广泛存在于金银花植物中,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功效。下列有关绿原酸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 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 1mol绿原酸最多可与7molNaOH反应
D. 1mol绿原酸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与3molBr2发生反应
(4)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有下列转化关系:
其中B、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符合题目条件的A的结构共有_____种。
(5)聚碳酸酯(结构如图)的透光率良好,它可制作车、船、飞机的挡风玻璃,以及眼镜片、光盘、唱片等。它可用绿色化学原料碳酸二甲酯(结构如图)与另一种原料M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生成甲醇。M的结构简式为_____。

17. 含SO2废气的治理可以变废为宝,使硫资源得以利用。
(1)下列物质中,能吸收SO2的有_____(填字母)。
A. 氨水 B. 酸性KMnO4溶液 C. 浓硫酸 D. Na2SO3溶液
(2)在400℃时,将一定比例SO2和H2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Fe2O3/Al2O3负载型催化剂(其中Fe2O3为催化剂,Al2O3为载体)的反应器可消除SO2的污染,生成单质S。研究表明,该过程中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反应初期生成的FeS2,催化过程中检测到有H2S。FeS2催化的过程可描述如下:_____,最后S再与FeS反应转化为FeS2.
(3)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
Fe2(SO4)3酸性溶液转化为溶液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亚氯酸钠(NaClO2)和次氯酸钠(NaClO)混合液作为复合吸收剂可脱除废气中的NOx、SO2,使其转化为、。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复合吸收剂对烟气中SO2、NO的脱除效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中SO2比NO脱除效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
(5)“以废治废”是基于“绿色化学”观念治理污染的思路。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为Na2CO3)吸收废气中的SO2,得到亚硫酸钠(Na2SO3)粗品。其流程如图:
①流程中Na2CO3溶液吸收SO2生成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设计实验证明亚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Na2SO4的方案:_____。(必须使用的试剂有:蒸馏水、稀盐酸、BaCl2溶液)
18. 某药物中间体I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的结构简式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1molM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
③M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4)设计以F和为起始原料,合成的路线(其他试剂任选)_____。
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S32 Ca40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甘蔗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B. 医用口罩所用的熔喷布是一种聚丙烯材料,聚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
C. 防晒衣通常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不宜长期用碱性洗涤剂洗涤
D. 疫苗是人体健康的“安全屏障”,疫苗需要冷藏储运是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甘蔗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多糖类物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故A正确;
B.聚丙烯材料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
C.聚酯纤维材料属于聚酯类物质,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则聚酯纤维材料不能长期用碱性洗涤剂洗涤,故C正确;
D.蛋白质高温会变性,新冠疫苗需要冷藏运输主要是防止蛋白质升温变性,故D正确;
故选:B。
2. 烃类化合物是碳氢化合物的统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最简单的芳香烃是甲苯
B. 化合物CH3CH2CH(CH3)CH3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甲基丁烷
C.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D. 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最简单的芳香烃是苯,故A错误;
B.烷烃CH3CH2CH(CH3)CH3分子中最长碳链含有4个碳原子,侧链甲基,名称为2—甲基丁烷,故B正确;
C.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错误;
D.同系物必须是结构相似的同类物质,乙炔的官能团为碳碳三键,1,3—丁二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两者的官能团不同,不是同类物质,不可能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B。
3.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CO2回收苯酚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备CO2气体
B. 用装置乙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C. 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生成苯酚和Na2CO3溶液
D. 从装置丁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苯酚层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甲装置不能制备二氧化碳,A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选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B错误;
C.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生成苯酚和NaHCO3溶液,C错误;
D.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密度比水大,故可从装置丁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苯酚层,D正确;
故选D。
4.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多为硅酸盐材料,如陶瓷、玻璃和水泥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相继问世,其中有一些是高纯度的含硅元素的材料,如单晶硅、二氧化硅等,具有特殊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材料;还有一些含有碳、氮等其他元素,在航天、能源和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用石英砂制粗硅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在反应中是还原产物 B. 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C. 14C原子中的电子数为8 D. 该反应每生成28g硅,转移4mol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CO由C单质化合价升高得到,为氧化产物,故A错误;
B.CO为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
C.C为6号元素,核外电子数为6,故C错误;
D.由反应可知,每生成1molSi即28g,转移4mol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5.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多为硅酸盐材料,如陶瓷、玻璃和水泥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相继问世,其中有一些是高纯度的含硅元素的材料,如单晶硅、二氧化硅等,具有特殊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材料;还有一些含有碳、氮等其他元素,在航天、能源和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晶体硅熔点高,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C. 碳化硅硬度大,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D. 硅酸钠耐热性好,它的水溶液常用作黏合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与熔点高无关,故A错误;
B.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导光性能,常用于制作光导纤维,与硬度大无关,故B错误
C.碳化硅是硬度大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常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故C正确;
D.硅酸钠溶液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常用作黏合剂,与耐热性好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6.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多为硅酸盐材料,如陶瓷、玻璃和水泥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相继问世,其中有一些是高纯度的含硅元素的材料,如单晶硅、二氧化硅等,具有特殊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材料;还有一些含有碳、氮等其他元素,在航天、能源和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Na2SiO3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SiO2不溶于水,不能实现,故A正确;
B.SiO2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故B错误;
C.H2SiO3可以与NaOH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H2SiO3+2NaOH=Na2SiO3+2H2O,故C错误;
D.Na2SiO3与CO2反应的方程式为: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故D错误;
故选:A。
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Fe(OH)2与足量稀硝酸反应:
B. 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
C. SO2能使溴水褪色:
D. FeCl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Fe(OH)2与足量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NaOH溶液吸收少量:,故B错误;
C.SO2能使溴水褪色:,故C错误;
D.FeCl3与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S单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8.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路线⑤、③、④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 转化①、⑤均属于氮的固定过程
C. 上述转化关系中的气态物质均为无色气体
D. 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工业上生成硝酸的路径:合成氨→氨的催化氧化→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获得硝酸,所以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故A错误;
B.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转化①、⑤均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故均属于氮的固定,故B正确;
C.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故C错误;
D.上述过程的反应合成氨、氨的催化氧化、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变化,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9. 有关煤的综合利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B. 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可通过分馏获得苯
C. ②是煤的气化过程,是物理变化
D. B为甲醇或乙酸时,原子利用率均可达到100%
【答案】D
【解析】
【详解】A.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会燃烧,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故A错误;
B.煤是多种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不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是煤干馏时产生的,故B错误;
C.煤的气化过程反应为:C+H2O=CO+H2,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反应物中的原子均转化为目标产物、无副产物产生时,则原子利用率为100%,当B为甲醇或乙酸时,③的反应方程式为:CO+2H2=CH3OH,2CO+2H2=CH3COOH,原子利用率均达100%,故D正确;
故选:D。
10.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该溶液是铵盐溶液
C.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与有机色质形成了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故A错误;
B.向浓氨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也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氨气,则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不能说明该溶液是铵盐溶液,故B错误;
C.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等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故C正确;
D.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1. 已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色”合成路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B. 环己醇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
C. 己二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有CO2生成
D. 环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苯与溴水发生萃取后,有机层在上层,则上层溶液呈橙红色,故A错误;
B.醇在浓硫酸、加热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则环己醇与浓硫酸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故B错误;
C.己二酸含羧基,与NaHCO3溶液反应有CO2生成,故C正确;
D.环己烷分子中6个碳原子均为sp3杂化,所有碳原子不能共面,故D错误;
故选:C。
12.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卤代烃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 该卤代烃为溴代烃
B 向装有2mL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某有机物振荡后热水浴加热 试管内壁产生光亮的银镜 该有机物为醛类物质
C 向装有1mL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并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几滴碘水 溶液变蓝色 淀粉未水解
D 向装有2mL饱和(NH4)2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鸡蛋清溶液,振荡后静置。再继续加入蒸馏水,振荡 先产生白色沉淀,加水后沉淀又溶解 蛋白质的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卤代烃不能电离,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不能产生淡黄色沉淀,故A错误;
B.含醛基的有机物可发生银镜反应,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知,有机物可能为醛类物质或甲酸、葡萄糖等,故B错误;
C.淀粉水解后,没有在碱性溶液中检验葡萄糖,不能证明淀粉未水解,故C错误;
D.鸡蛋清溶液遇(NH4)2SO4溶液发生蛋白质的盐析,为可逆过程,先产生白色沉淀,加水后沉淀又溶解,故D正确;
故选:D。
13. 某抗氧化剂(Z)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关于化合物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 化合物Y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C. 化合物Z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酯基、酰胺基、酚羟基
D. 化合物X和Y生成Z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X分子中的苯环、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X最多能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Y分子中含有如图*所示的1个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Y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为酯基、酰胺基、酚羟基,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化合物X和Y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Z和水,故D错误;
故选C。
14. 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是新的生产氮肥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B. 反应②是氧化还原反应
C. 生成1.0molNH4NO3至少需要0.75molCH4
D. 反应③理论上当时,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催化剂作用下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蒸馏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和氧气;催化剂作用下氢气与氮气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氨气一定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尿素,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硝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O2NH4NO3+H2O。
【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①为的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作用下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②为氨气一定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反应中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生成硝酸铵的转化关系为NH4NO3~2NH3~3H2~CH4,则生成1mol硝酸铵至少需要0.75mol,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氨气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硝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O2NH4NO3+H2O,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氨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8分。
15. 有机化合物R为无色粘性液体,易溶于水,可由葡萄糖发酵制得。
(1)化合物R的质谱图如图所示(图中最右侧的峰表示所形成的分子离子峰,其质荷比的数值就是R的相对分子质量),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将4.5gR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二者分别增重2.7g和6.6g,则R的分子式为_____。
(3)对R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含有官能团—COOH和—OH,其可能的结构有_____种。
(4)R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2所示,则R中含有_____种氢原子,R的结构简式为_____。
(5)R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制得可降解塑料PL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90 (2)C3H6O3
(3)2 (4) ①. 4 ②.
(5)n+(n-1)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质谱图可知,该物质最大质荷比为90,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
【小问2详解】
4.5gR的物质的量为,浓硫酸增重质量为2.7g,则水的质量为2.7g,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15mol。碱石灰增重6.6g,即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物质的量为0.15mol,则1molR中含6molH,3molC,结合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可知R中含有O原子,个数为,可得其分子式为:C3H6O3,
小问3详解】
对R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含有官能团—COOH和—OH,其结构简式可以或,共2种;
【小问4详解】
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物质中含有4种氢,个数比为1:1:1:3,R的结构简式为;
【小问5详解】
含羧基和羟基,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乳酸,反应方程式为:n+(n-1)H2O。
16.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我们需要依据现代原子、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理论,从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和应用的视角来研究和认识有机化合物。
(1)某烃的结构如图所示,若每两个碳原子之间均插入一个CH2原子团,可以形成金刚烷的结构,金刚烷的分子式为_____,其一氯代物有_____种。
(2)乙醇分子结构中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乙醇在铜催化、加热条件下和氧气反应时,键_____(填序号)断裂。
(3)绿原酸(结构如图)广泛存在于金银花植物中,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功效。下列有关绿原酸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 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 1mol绿原酸最多可与7molNaOH反应
D. 1mol绿原酸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与3molBr2发生反应
(4)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有下列转化关系:
其中B、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符合题目条件的A的结构共有_____种。
(5)聚碳酸酯(结构如图)的透光率良好,它可制作车、船、飞机的挡风玻璃,以及眼镜片、光盘、唱片等。它可用绿色化学原料碳酸二甲酯(结构如图)与另一种原料M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生成甲醇。M的结构简式为_____。

【答案】(1) ①. C10H16 ②. 2
(2)①③ (3)AB
(4)8 (5)
【解析】
【小问1详解】
中每两个碳原子之间均插入一个CH2原子团可以形成金刚烷,则金刚烷的结构简式为,金刚烷分子中含有6该 CH2原子团、4个CH原子团,金刚烷的分子式为C10H16,金刚烷分子中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烷有2种,故答案为:C10H16;2;
【小问2详解】
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的结构式为,对比乙醇、乙醛的结构变化可知,乙醇分子中O-H键断裂、羟基连接的碳原子上的C-H断裂,即断裂①③键,故答案为:①③;
【小问3详解】
A.绿原酸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每一个不饱和碳原子均连接2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绿原酸存在顺反异构,故A正确;
B.绿原酸分子含有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正确;
C.绿原酸分子中2个酚羟基、1个羧基、1个羧酸与醇形成的酯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1mol绿原酸最多可与4molNaOH反应,故C错误;
D.分子中1个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酚羟基邻位、对位共3个氢原子能被溴原子取代,1mol绿原酸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与4molBr2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
【小问4详解】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B和C两种有机物,则有机物A为酯,由于B与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因此酸比醇少一个C原子,则水解生成的羧酸分子式为C4H8O2,醇的分子式为C5H12O,而B能连续被氧化,则B为醇、C为羧酸,B的结构表示为C4H9-CH2OH,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OOH或 ,-C4H9有4种结构,故A的可能有4×2=8种,故答案为:8;
【小问5详解】
对比聚碳酸酯、碳酸二甲酯的结构可知,碳酸二甲酯与 发生缩聚反应生成CH3OH,即M的结构简式为。
17. 含SO2废气的治理可以变废为宝,使硫资源得以利用。
(1)下列物质中,能吸收SO2的有_____(填字母)。
A. 氨水 B. 酸性KMnO4溶液 C. 浓硫酸 D. Na2SO3溶液
(2)在400℃时,将一定比例SO2和H2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Fe2O3/Al2O3负载型催化剂(其中Fe2O3为催化剂,Al2O3为载体)的反应器可消除SO2的污染,生成单质S。研究表明,该过程中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反应初期生成的FeS2,催化过程中检测到有H2S。FeS2催化的过程可描述如下:_____,最后S再与FeS反应转化为FeS2.
(3)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
Fe2(SO4)3酸性溶液转化为溶液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亚氯酸钠(NaClO2)和次氯酸钠(NaClO)混合液作为复合吸收剂可脱除废气中的NOx、SO2,使其转化为、。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复合吸收剂对烟气中SO2、NO的脱除效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中SO2比NO脱除效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
(5)“以废治废”是基于“绿色化学”观念治理污染的思路。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为Na2CO3)吸收废气中的SO2,得到亚硫酸钠(Na2SO3)粗品。其流程如图:
①流程中Na2CO3溶液吸收SO2生成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设计实验证明亚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Na2SO4的方案:_____。(必须使用的试剂有:蒸馏水、稀盐酸、BaCl2溶液)
【答案】(1)ABD (2)FeS2和H2反应生成FeS和H2S,H2S再与SO2反应生成S和H2O
(3)
(4)SO2易溶于水,NO难溶于水,吸收剂中SO2浓度明显大于NO
(5) ①. ②. 取少量亚硫酸钠粗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加稀盐酸酸化后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Na2SO4。
【解析】
【分析】SO2能和氨水生成硫酸铵,能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硫酸根,和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浓硫酸不反应,故答案为:ABD;硫化过程检测到H2S,FeS2催化硫化的反应过程为FeS2与H2反应生成FeS和H2S,H2S再与SO2反应生成S和H2O,最后S再与FeS反应转化为FeS2,整个过程FeS2做催化剂,故答案为:FeS2与H2反应生成FeS和H2S,H2S再与SO2反应生成S和H2O。Fe2(SO4)3酸性溶液转化为溶液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SO4)3酸性溶液转化为溶液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图中SO2比NO脱除效率高的原因可能是:SO2易溶于水,NO难溶于水,吸收剂中SO2浓度明显大于NO。①流程中Na2CO3溶液吸收SO2生成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设计实验证明亚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Na2SO4的方案:取少量亚硫酸钠粗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加稀盐酸酸化后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Na2SO4。
【小问1详解】
SO2能和氨水生成硫酸铵,能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硫酸根,和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浓硫酸不反应,故答案为:ABD。
【小问2详解】
硫化过程检测到H2S,FeS2催化硫化的反应过程为FeS2与H2反应生成FeS和H2S,
H2S再与SO2反应生成S和H2O,最后S再与FeS反应转化为FeS2,整个过程FeS2做催化剂,故答案为:FeS2与H2反应生成FeS和H2S,H2S再与SO2反应生成S和H2O。
【小问3详解】
Fe2(SO4)3酸性溶液转化为溶液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小问4详解】
图中SO2比NO脱除效率高的原因可能是:SO2易溶于水,NO难溶于水,吸收剂中SO2浓度明显大于NO。
【小问5详解】
①流程中Na2CO3溶液吸收SO2生成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设计实验证明亚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Na2SO4的方案:取少量亚硫酸钠粗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加稀盐酸酸化后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Na2SO4。
18. 某药物中间体I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的结构简式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1molM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
③M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4)设计以F和为起始原料,合成的路线(其他试剂任选)_____。
【答案】(1) ①. 羰基 ②. 消去反应
(2)+H2O
(3) (4) →
【解析】
【分析】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与NH3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结合D的分子式可知C发生醇羟基的消去反应生成D为 ,D中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和F发生取代反应得到G和HCl,G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和HBr,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I和H2O;
【小问1详解】
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C→D为醇羟基的消去反应;
【小问2详解】
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I和水,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
【小问3详解】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②1molM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说明含有酯基或羧基,③M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说明结构对称,M的结构简式;
【小问4详解】
由合成图F→I可知,CH2=CHCHO先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H2=CHCOOH,F与NH3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OOH与发生G→H的反应,取代下来-Br,生成,最后合成,合成路线为: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