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草原
草原图片美,其实草原的文字也很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透过文字去体会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老舍的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毯
陈
裳
虹
蹄
腐
稍
微
我会写
词语理解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迂回:回旋、盘绕。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第一大部分(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感受。这一部分是写景,作者用简练、生动的文笔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讲作者访问草原的经过。
段落划分
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清鲜”突出“鲜”,可见草原的空气非常好。
“明朗”除了“晴朗”之意,还给人一种明丽、开阔之感。“清鲜”“明朗”两词表达精准,从嗅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草原空气和天空的特点。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草原:辽阔碧绿
小丘:线条柔美
青草鲜嫩
颜色青翠
富有生机
羊群:自由惬意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②你认为有哪些草原的乐趣?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
不行。“飞”表达出热情好客的迫切心情。
热情好客
“几十里”你能体会到什么?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拔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欢呼着”“欢呼声”让我们感受蒙古族人民喜迎远客的热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热情相见
默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真挚的感情的?
“总是握着,握住不放”。你体会到了什么?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①通过“敬酒”与“回敬”想开去,想象他们都会说些什么,把宾客双方喝酒时你来我往的热情表现了出来。
②想象“会心的微笑”里都包含着什么。请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开去。
注意:“微”字不要忘记中间部分的一横。
饭后,草原人们又做了什么来款待客人的?
小伙子套马 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 。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从______、______到______,处处洋溢着“ ”;千里草原,到处都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 。
迎客
联欢
话别
蒙汉情深
不忍分别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吗?
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 )
热情好客
面对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我们”有哪些表现呢?
有礼貌,亲热,一点儿也不拘束,依依惜别。
这篇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
课堂小结
文章结构
①草原风光
空气清鲜、天空明朗
一碧千里、羊群、小丘
②喜迎远客
襟飘带舞、热闹起来
握手、交谈
③主客联欢
盛情款待、载歌载舞
④主客话别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草原
课后
作业
1.查找有关描写草原的文章,读一读。
2.搜集介绍蒙古族风俗习惯的内容,读一读。
3.小组内互相交流去过的或者了解
的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