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2课时)
2022新课标要求
2.2.2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活动建议:
(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以及铁路交通的发展进程。
(2)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
学习目标
1.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1.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1.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新知导入
你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第1课时)
新知讲解
兔子嘲笑乌龟爬得慢,乌龟坚定地说总有一天它会赢。兔子说,那我们现在就开始比赛。于是乌龟拼命的爬。而兔子认为赢过乌龟太轻松了,决定先打个盹,再追上乌龟。乌龟一刻不停地努力向前爬,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了终点。
谁运动得快呢?
运动会上,短跑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1.在比赛过程中,观众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
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 观众与裁判员所用的方法一样吗 为什么
观众:跑在前的运动得快。
裁判员
:用时短的运动得快。
观众的判断方法:正在比赛的过程中,所用时间相同,跑在前面的通过的路程长,运动得快。
裁判员的判断方法:比赛结束,通过的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
下,比较它们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
2.相同路程比时间。
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俩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用所跑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即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其实就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通常用字母υ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那么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 s-1,这种单位叫做组合单位。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也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或km·h-1。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
1m/s=3.6km/h
汽车速度表
想一想:
所用单位是m/s还是km/h?分度值是多大?
指针所指的速度是多大?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 速度/(m·s-1) 物体 速度/(m·s-1)
蜗牛 1.5×10-3 上海磁悬浮列车 可达120
人(步行) 约1.1 喷气式客机 约250
自行车 约5 超音速歼击机 约700
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 约33 子弹(出膛时) 约1000
雨燕 可达48 同步卫星 3070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校运动会上,短跑比赛正在紧张的进行着,
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物理学上用 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均选填
“观众”或“裁判”)。
2.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根据所学知识,“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速度”的数值越大,说明物体运动 (选填“越快”或“越慢”)。
3.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小汽车在 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约为110 。(填上合适的速度单位)
4.(1)72km/h= m/s (2)5m/s= km/h
(3)54km/h= m/s (4)10m/s= km/h
观众
观众
运动快慢
m/s
越快
m/s
km/h
20
18
15
36
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第2课时)
10s内通过的路程都是300m,速度保持不变。
10s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速度越来越大。
下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甲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乙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可以认为它们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不变的,即速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由公式S=υt可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它的速度、路程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可以用下图表示。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 来描述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例题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单位也满足公式的使用条件,可以直接带入公式进行计算。
我们在媒体上常常可以看到“两地车程1小时”之类的说法,请你说说“车程”一词在这里的含义。
汽车行驶的路程。
课堂练习
1.(单选)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由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B.的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
C.由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的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2.(单选)甲的运动速度是72km/h,乙的速度是15m/s,丙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800m,则( )
A.甲运动得最快 B.乙运动得最快 C.丙运动得最快 D.三个物体运动一样快
3.(单选)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 B.踢出去的足球正在空中飞行
C.摩托车在圆形跑道上匀速行驶 D.火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快慢不变地前进
C
C
D
4.(单选)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的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的速度大于B物体的速度
B.B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
C.A物体运动3s通过的距离是3m
D.B物体运动3s通过的距离是4m
5.(单选)甲、乙两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
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 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C.0 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D.5s时,甲、乙两小车的速度相等
A
C
6.(多选题)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 )
A B C D
7.(多选题)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 )
A.在0~4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40s内平均速度为2m/s
C.在20~30s内平均速度为40m/s
D.在0~20s内比在30~40s内的速度小
C D
B D
匀速直线
8. 甲、乙、内三位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图象如图A、B所示,由图象B可知,丙同学是做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由图象A、B可判断 同学运动最快,a点为甲、乙两图线的交点,它表示 ,6s末时甲、乙两同学相距 m。
甲
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2
9.国庆期间,小明和家人驾车从丰都到重庆某地旅游,细心的小明通过高德地图,查询到了从家里到目的地的路程为150km,他们从出发到到达目的地共用时2小时。计算:
(1)家人驾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返程中,若保持平均速度为60km/h,则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家?
解:(1)== =75km/h
(2)t1===2.5h
10.国庆假期,小明一家开着轿车去外地旅游,途中经过一段坡路,如图所示;上坡时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5min,下坡时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0min;求:
(1)整段坡路的路程;
(2)轿车通过整段坡路的平均速度?
解:(1)s1=υ1t1=80km/h×0.25h=20km
s2=υ2t2=120km/h×h=20km
s=s1+s2=20km+20km=40km
(2)t=t1+t2=15min+10min=25min=h
===96km/h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②相同路程比时间。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4.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常用单位是km/h。
1m/s=3.6km/h
5.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特征是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随时间的改变而不变,所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图像如上图所示。)
6.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板书设计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不变。
表示: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单位及换算:1m/s=3.6km/h
计算公式:
1.速度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上第3节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