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数学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河源市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数学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02 19:44:58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三开学联考
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三、填空题
13. 【解析】 cos+sin=sin α+cos β=+=.故答案为.
14. 【解析】 令=t,则x=1-t2,y=-2t2+t+2=-2+,所以ymax=.故答案为.
15. 【解析】 设C的半焦距为c,则F(-c,0)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0,c),因为P落在C上或C内,所以b≥c,所以a2-c2=b2≥c2,所以e∈.故答案为.
16. 【解析】 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因为AB=BC=3,BS=1,所以BM=1,延长SM与DA的延长线交于E,再连接PE,PE与A1A的交点为N,同理确定R.因为AE∥BS,所以=,因为BS=BM=1,AM=2,所以AE=2,因为A1D1=3,P为A1D1的中点,所以A1P=,因为A1P∥AE,所以=,又A1A=2,所以AN=,同理CR=,C1R=,在CD上取一点X,使得CX=1,过X作XY与QR垂直,垂足为Y,连接MX,可以证明:MY⊥QR,且MX=3.因为S△XQR=SXCC1Q-S△XCR-S△QC1R=,QR==,所以QR·XY=,所以XY=,所以MY==.故答案为.【没有化简也给分】
四、解答题
17.解:(1)因为=b2-ac,
所以a2+c2-b2=ac,(2分)
由余弦定理得,cos B==,(4分)
因为B∈,【没有范围扣1分】
所以B=.(5分)
(2)sin C=sin=sin
=sincos+cossin=,(6分)
由正弦定理得,==,(7分)
所以=,(8分)
所以b===2.(10分)
【结果没有化简得出2扣1分】【其他解法酌情给分】
18.解:(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因为a1,,a3成等差数列,所以a1+a1q2=,
因为S3=,所以a1+a1q+a1q2=,(2分)
相减得a1q=,所以q=,
代入a1+a1q2=得4a12-5a1+1=0,
解得或,(4分)
因为an+1所以an=a1qn-1=.(6分)
(2)由已知得,bn=-n·2n,(7分)
Tn=-[1×2+2×22+3×23+…+2n-1+n·2n],(8分)
所以2Tn=-[1×22+2×23+3×24+…+2n+n·2n+1],
两个等式相减得-Tn=-(2+22+23+24+…+2n-n·2n+1),(10分)
所以Tn=2+22+23+24+…+2n-n·2n+1=-n·2n+1=2n+1-2.(12分)
【其他解法酌情给分】
19.解:(1)因为E,F分别为PD,PB的中点,所以EF∥BD,(1分)
因为EF 平面BDG,BD 平面BDG,
所以EF∥平面BDG.(3分)
(2)因为三角形PAD是正三角形,Q为AD的中点,所以PQ⊥AD,
又因为CD⊥PQ,AD∩CD=D,所以PQ⊥平面ABCD,BQ 平面ABCD,所以PQ⊥BQ,
因为四边形BCDQ是矩形,所以BQ⊥AD,即直线QP,AD,QB两两垂直,(5分)
以Q为坐标系的原点,射线QB,QD,QP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6分)
因为四边形BCDQ是面积为2的矩形,BC=QD=1,所以BQ=2,
由已知得,P,B,C,D,(8分)
所以=,G,(10分)
设平面BGD的一个法向量为n=,=,=,
∴ ,
∴ ,
令x=1,得y=2,z=0.
∴n=,设PC与平面BGD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
所以PC与平面BG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2分)
【其他解法酌情给分】
20.解:(1)设E的半焦距为c,因为抛物线y2=8x的焦点坐标为(2,0),所以c=2,(1分)
因为E的离心率为2,所以a=1,b2=c2-a2=3,(3分)
所以双曲线E的标准方程为x2-=1.(4分)
当直线l的斜率为0时,显然不适合题意;【少情况扣1分】
当直线l的斜率不为0时,
设直线l:x=my+2,A(x1,y1),B(x2,y2),
由,消去x,得(3m2-1)y2+12my+9=0,(6分)
3m2-1≠0且Δ=-36=36>0,
y1+y2=-,y1y2=,(7分)
所以x1x2=(my1+2)(my2+2)=m2y1y2+2m(y1+y2)+4
=m2·-+4=-,(9分)
令x1x2+y1y2=-+=0,
解得,m=±,此时OA⊥OB,(11分)
所以存在直线l:x±y-2=0,使OA⊥OB成立.(12分)
【其他解法酌情给分】
21.解:(1)由已知得,X=0,20,40,
P=C20=,
P=C21××=,
P=C22×=,
所以X的分布列为
X 0 20 40
P
(3分)
由已知得,Y=20,40,
所以P==,
P=1-=.
所以Y的分布列为
Y 20 40
P
(6分)
(2)甲在第二轮得分分类如下:
选20分和30分的题所得分数为20分和50分,
选20分和40分的题所得分数为20分和60分,
选30分和40分的题所得分数为0分、30分、40分和70分,(7分)
乙在第二轮得分分类如下:
选20分和30分的题所得分数为0分、20分、30分和50分,
选20分和40分的题所得分数为0分、20分、40分和60分,
选30分和40分的题所得分数为0分、30分、40分和70分,(8分)
由已知及(1)得,
甲两轮的总积分不低于90分的概率为
P甲=×+×[×]=;(9分)
乙两轮的总积分不低于90分的概率为,
P乙=×+×[×]=,(11分)
因为P甲>P乙,所以甲更容易晋级复赛.(12分)
【其他解法酌情给分】
22.解:(1)f′=,
设切点的坐标为,
则切线方程为y-ln=,
因为切线过点(-1,-1),
所以-1-ln=,
解得x0=0,
所以切线方程为y=x.(3分)
(2)①令h=ex-=ex-1-x-,h′=ex-x-1,令h′=m(x),
则m′(x)=ex-1,
当x>0时,m′(x)=ex-1>0,
所以m(x)=ex-x-1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h′>h′(0)=0,
所以h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h>h=0,即当x>0时,ex>1+x+;(6分)
②g=ln+aex,g′=aex+,
若a≥0,g′>0,则g在上单调递增,最多只有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7分)
若a<0,g′=aex+=[ex(x+1)+],令n(x)=ex,因为x+1>0,ex>0,且n′=(x+2)ex,当x>-1时,n′(x)>0,所以n(x)=ex在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当x→-1时,ex→0;当x→+∞时,ex→+∞,
又因为->0,
所以-=ex恰有一解x=x0,
当x∈时,g′>0,g单调递增;当x∈时,g′<0,g单调递减,所以x0为函数g的唯一的极大值点,(8分)
因为当x→-1时,g=aex+ln→-∞,
当x→+∞时,g=aex+ln→-∞,
所以函数g有两个不同的零点x1,x2等价于g>0,即aex0+ln>0,(9分)
不妨设x2>x1,
当x∈,g<0,所以x2>x1>0,
由(1)得,直线y=x与函数y=ln(x+1)切于原点得:当x>0时,ln(x+1)因为a<0,所以当x>0时,g=aex+ln(x+1)令q(x)=+x+a,
即当x>0时,g所以+x+a=0一定存在两个不同的根,设为x3,x4,
因为x2>0,
所以q(x2)>g(x2)=0=q(x4),
又因为x2,x4位于单调递减区间,
所以x2同理x1>x3,
所以x3x2>0,
因为x3x4=2>0,所以x3>0,
又因为x3+x4=-,
所以x4-x3===2,
所以<2.(12分)
【其他解法酌情给分】2024届新高三开学联考
数学试题
本试卷共4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样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茶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风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复数之的虚部小于0,且z2=1,则(1一)=
A.1十i0
B.1-i
C.-1十i
T0.-1-i
2.已知集合M=x∈Zy=ln(1-x2),N={-1,0,1,则M门N
A.{0}
B.{-1,0,1}
C.{-1,1}
).2
3.最早的测雨器记载见于南宋数学家茶九韶所著的《数书儿章》(1217年).该书第二章为
“天时类”,收录了有关降水量计算的四个例子,分别是“天池测雨”、“园罂测雨”、“峻积
验雪”和“竹器验雪”.如图“竹器验雪”法是下雪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器皿收集香量(平地
降雪厚度一器皿中积雪体积除以器l口面积),已知数据如图(注意:单位c),则平地
降雪厚度的近似值为
40 cm
40 cm
20 cm
20 cm
91
A.1om
&
4
cmn
cm
97
D.cm
4.已知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的前n项和为S.,a:=2u,则S
a
A.17
B.34
.18
D.51
5.已知28=38,则a=
凝闲落
A9或号
B8别或时
C9或号
D81或
6,已知)=im5+ee[0,x)在(-8,6)上单别递减,且f0)=则
A9晋
R9苔
.9-臂
5
D.9=6
数学斌题第1页(共4页)
7.已知直线x-y+1=0与抛物线y=x相交于A,B两点,过线段AB的中点P作一条
垂直于x轴的直线m与直线1:y=一交于点Q,则△QAB的面积为
A
B②
C.1
D.2
,2
8.若a=0.001十sin0.001,b=ln1.001c=c0.-1,则
A。bca
B.c ab
C.cba
I).acb
二、多选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
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铁棍的长度随温度的改变发生变化,某试验室在某个时段每隔一个小时测得同一根铁
棍的长度依次为3.62,3.61,3.65,3.62,3.63,3.63,3.62,3.64(单位:cm),则
A.铁棍长度的极差为0.04cm
B.铁棍长度的众数为3.62cm
C.铁棍长度的中巾位数为3.625cm
D.铁棍长度的第80百分位数为3.63cm
10.已知圆C:x+y2-2.x一6=0,M(xy)为圆C上任意一点,1(1,一1),则
A.MC=1
B.直线1:)y=十6过点A,则C到直线1的距离为号
C.w7-1|MA7+1
D.圆C与坐标轴相交所得的四点构成的四边形面积为4√42
11.已知e=e=1,e·e=2,若在△ABC中,Ci=a,AC=b,且a+b=61a-26=
e2,则
A.e,e的夹角为写
1
B3.a.b18
C.若(a十b)∥b,则x=】
2
D△ABC的边AB上的中线长为
12.若实数xy满足x2y一xy=2,则
A.|x2
B.1x≥210
5
C.z十y2y10
5
D.21y≥4y5
5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ina26os3=3,则coso+)+sm(g到
14.函数f(x)=2x十√1一x的最大伯为
5,已知椭圆C:三-=1(a≥b0)的左焦点为F,若F关于直线y=一x的对称点P落
在C上或C内,则椭圆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园为
16.在长方体ABCD-A,B,C:D:中,AB=BC=3,AA1=2,P,Q为A1D1,DC1的中点,S
在BC上,且BS一1.过P,Q,S三点的平面与长方体的六个面相交得到六边形PQRSMN,
则点M到直线QR的距离为
数学试题第2页(共4页)】参考答案及解析
数学
2024届新高三开学联考
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A2,3)B(+,3+2)所以AB
1.B【解析】因为2=一1,所以之=士i,又复数之的虚
部小于0,所以=一i,所以x(1-之)=一i(1+i)=1
的长为2·|xA一xB|=2,由已知得,直线x一y十
一i.故选B.
}=0经过抛物线的焦点,且1:y=一为准线,所
4
2.A【解析】由1一x2>0得,一1以PQ=A,B=1,所以△QAB的面积为
{0},M∩N={0}.故选A.
2
3.C【解析】如图所示,可求得器皿中雪表面的半径为
|PO·--号故法R
20十40=15cm,所以平地降雪厚度的近似值为
4
8.D【解析】令f(x)=x十sinx,g(x)=ln(x+1),
1
3x×20×(10+152+10×15)_95
h(x)=e-1,p(x)=h(x)-f(x)=e-1-x
π×20
2cm.放选C.
sinx,q(x)=h(x)-g(x)=e-1-ln(.x十1),
4.D【解析】设公差为d,则a6=a十(6-3)d=ag十
p'(x)=e-1-cosx,g(x)=e-十1,令
3d=2ag,a=3d,5,=(a+a)X17=2a,×17_
2
2
m(x)=p'(x),m'(x)=e十sinx,当x∈
17a,4,=as十3d=3a,则S=17X3a=51.故
[0,号)时,m(x)>0,所以p(x)在[0,)时单
选D.
调递增,所以当x∈[0,)时,p(x)5.C【解析】由a=3%1,两边取对数得loga“
=log:81,所以(loga)2=4,所以loga=2或-2,所
E-1-cos}<6-1-c0吾=6-1-号<0,所
以a=9或)放选C
以p(x)在x∈[,)时单调递减,所以
6.D【解析】因为f(0)=之g∈[0,x),所以g=吾
p(0.o1)或g=,当9=名时,可以验证:此时f(x)
d(x)=e'--
十≥0,所以g(x)在[0,2)上单调
1
in(受x+吾)在(-言号)上单调递增,舍去:当
递增,所以g(0.001)>q(0)=0,所以c>b,综上,
a>c>b.故选D,
=爱时,可以验证:此时f(x)=sin(受x+爱)在
二、选择题
(-。·日)上单调递减,所以9=故选D.
9.ABC【解析】铁棍的长度从小到大排列为3.61,
3.62,3.62,3.62,3.63,3.63,3.64,3.65(单位:cm).
7,B【解析】将x一y十
=0与y=x2联立得,
对于A:极差为3.65一3.61=0.04,故A正确;对于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