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02 21:3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其中,秒表每格为1s,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
B.实验中,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C.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D.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2.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
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
3.校运动会1000m比赛中,前400m小明落后于小王;中间小明开始加速,最后,小明领先到达终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400m,小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王的平均速度
B.前400m,小明的平均速度等于小王的平均速度
C.10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王的平均速度
D.10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小于小王的平均速度
4.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都行驶900m时,甲车需要的时间长
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5.某同学百米赛跑成绩为10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他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B.他在冲线时的瞬时速度可能大于10m/s
C.他赛跑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他在百米内的任何一个瞬时速度为10m/s
6.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所需要的主要器材有(  )
A.小车、刻度尺、表 B.斜面、小车、挡板、刻度尺
C.斜面、小车、挡板、表 D.斜面、小车、刻度尺、表
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从A到B运动了10cm
B.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3m/s
C.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D.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C处由静止释放
8.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
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
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
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
9.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起跑时,我们说兔子比乌龟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时间看路程”的比较方法
B.乌龟先到终点,比兔子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路程看时间”的比较方法
C.兔子睡前的赛跑速度加上睡后的赛跑速度再求平均值即是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
D.求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用整个路程除以兔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即可
10.小强骑自行车上学时,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5.2m/s B.5m/s C.4.8m/s D.4.6m/s
二、填空题
11.用斜面、小车、木块、金属片、停表、刻度尺等实验器材来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小车运动时间太短。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减小实验误差,可以 。
12.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用时 s。为了不迟到,他又用3min20s的时间按时达到学校。他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13.如表是某一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记录的有关数据,根据表中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20 40 60 8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4 8 12 16
14.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各段的平均速度。本实验的原理是 ;图中AC段距离sAC= cm;测得时间tAB=2s,则AB段平均速度vAB= m/s。
15.如图所示是根据某小汽车在一段平直路面上行驶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绘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小汽车做的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16.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记录了甲、乙两球分别从a处竖直下落,到b处的过程中每隔1s所处的位置。该照片显示乙球做 直线运动,且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17.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cm,小车运动的时间为 s,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三、实验题
18.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从 A点到 C点的路程sAC= cm;小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m/s;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 段的平均速度vAB 会偏 。
四、计算题
19.汽车从甲站出发,前20s前进了100m,然后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min,以后又用4s前进了50m,到了乙站停车。求:
(1)汽车在中间2min内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20.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大型客机C919让中国人倍感骄傲,该机绝对是个身强力壮、心胸开阔、颜值爆表的“壮小伙”。全机长度39m、高约12m,设计158个座位。如图所示,在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上,牵引车正拉动大飞机匀速通过51m长的欢迎人群(人群可视为相对地面静止)。
(1)若大飞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队伍需要1min时间,则大飞机运动的速度为多少km/h?
(2)若北京直飞日本的距离为2500km,C919飞行的平均速度为750km/h,则大飞机飞行的时间为多少小时?(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B
6.D
7.C
8.C
9.C
10.C
11.减小斜面的坡度
12.300 1.2
13.不能
14. 80.0 0.2
15.变速 16.2
16.匀速 5︰3
17.64 32 0.02
18.
减小 80.0 0.16 小
19.(1)1200m;(2)9.375m/s
20.(1)5.4km/h;(2)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