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大道之行》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17 14:1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道之行》课堂实录
  
  激情导入,目标引领
  
  师:同学们刚刚学过《桃花源记》,能背诵吗?
  
  生:能(齐答)
  
  师:好,那大家就来背背吧,我来起头:“桃花源记起!”
  
  生:(齐声背诵)
  
  师:同学们真厉害,背得这么流利,这样好可以前我的学生们说过他们有“三怕”:(稍微停顿)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虽说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陌生的听课老师,我发现你们有些紧张,你们是怕老师呢还是怕我们即将学习的文言文《大道之行》呢?
  
  生:(学生环顾听课的老师,会心的微笑,)不怕
  
  师:啊!好的!那就让我们来解决这“三怕”中的第二怕文言文吧(板书课题:大道之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现在我们也来一次:书读十遍,其意也见,再写一遍,我也熟练,你们相不相信?”
  
  生:(看着老师,一部分学生表情有些茫然,一部分小声的说)相信
  
  (师在教室里边走边看学生的准备情况边背了起来,学生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老师)
  
  师:那在学习课文之前,大家先预习2分钟,之后请一位同学来读一遍
  
  生:(约2分钟,一男生主动站起来)老师,我试一下
  
  师:非常好,你就来打头阵吧!
  
  生:(生读,但把“‘男有分,女有归’中的‘分fn’读成‘fēn’”)
  
  师:这位同学,你读后有何感想,感到紧张吗?
  
  生:有一点
  
  精读课文,深入解读
  
  师:啊,才有一点呀!那有什么方法使我们读时才不会感到紧张呢?大家先默读1-2遍课文,怎样?
  
  生:(静静的默读)
  
  师:(过了一会)读完了吗?
  
  生:读完了
  
  师:(看着那一双双自信的眼睛)读完了?二遍?三遍?超过三遍的起手
  
  生:(全班54个学生,有三人起手,其中有两位女生)
  
  师:好呀,这位女同学你来读第四遍,行吧?
  
  生:(点头,接着有感情的朗读,读音语速节奏停顿均较前一位男生把握得好)
  
  师:(声音洪亮)嗯,这位同学读得不错吧,请同学们用声音告诉我!
  
  生:(鼓掌)
  
  生:(但刚读课文的女生却小声的说)还有许多问题啊!
  
  师:(虽说声音很小,但老师还是听到了)她说还有许多问题,其实她读得这样好,音准字正,却还这么谦虚!
  
  生:(又一次鼓掌)
  
  师:全班齐读一遍,好不好?
  
  生:(师领头,生齐读)
  
  师:大家感受到什么了吗?满意吗?这遍是第几遍?
  
  生:第五遍
  
  师:读课文时同学们还得注意下停顿我告诉大家一下停顿的小技巧,那就是在句子的主语、谓语之间停顿,一个词不能分开读来,大家自己认真的去体会文中的停顿
  
  生:(生自由阅读课文,师面带微笑的来回巡视,且边走边查询阅读情况)
  
  师:(23分钟)差不多了吧?大家参照课文注释,但不要看参考书,来直译课文,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前后桌同学讨论互译,如还有不理解的,我参与你们
  
  师:能译吗?有问题吗?
  
  生:没问题
  
  师:都没有问题?这太不可思议了吧,这让我不敢相信,得找个同学来证实一下才行,(点一男生)你来告诉我这是真实的吗?
  
  生:(先读一遍课文,再直译,但不十分熟练,把“货”译成“货物”)
  
  师:其他同学说说,他译得好不好,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的?
  
  生:(大声说)有!
  
  生1:“货”字,他译成“货物”
  
  生2:“货”应译成“财货”
  
  师:那你们认为正确的译法应该是什么呢?
  
  生3:是财货弃于地上
  
  生4:应该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
  
  生5:我认为整句应译为“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师:“你这样一译,就更全面了,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译法?(无人举手,也无人说话)那么说大家都没其他异意了?都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能不能背一遍课文了呢?”
  
  生:(沉默)
  
  师:都不相信自己呀,没人敢说话?那就来写写吧!
  
  生:(小声嘘唏,快速的在桌箱里找笔和本子来写)
  
  这时老师也轻轻的走到黑板前,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默写起来,写完回顾全班,有的睁大惊奇的眼睛看着老师,有的则还埋头在本子上速写看到眼前情景,老师眼里满是笑意
  
  师:(过了一会,当多数学生都写完了,抬头看老师与黑板时)好了,现在能背课文了没有?
  
  生:(一小部分)背不得
  
  师:不会吧,这篇文章有几句话呀?难不难?
  
  生6:四句,有些难
  
  生7:不难
  
  师:这又不是绝句,有四句呀!
  
  (生笑)
  
  师:“大道”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生:(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
  
  师:(抑扬顿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生跟读,读到“睦”时停了下来,生却还在读)
  
  师:“停,‘大道’是什么回事,现在明白了没有?”
  
  生:(恍然大悟)知道了!
  
  师:(读)“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女有归”(生跟读)
  
  师:这句又是什么意思呢?能翻译吗?
  
  (生译略)
  
  师: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有那么一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礼记》中的“大道”有没有共同点?
  
  生:“有,就是‘男有分,女有归’”
  
  师:“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是何意?用一句话或一个成语来概括,能吗?
  
  生8:“夜不闭户”
  
  生9:“路不拾遗”
  
  师:啊!你们的联想真丰富,这两成语被你们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能不能生动、准确、高度概括“大同”社会的生活环境呢?
  
  生:能呀!(学生概括略)
  
  师:现在看看,我们能否背诵这篇课文了呢?
  
  生:(背完)
  
  师:你看嘛,不就都能背诵了吗?而且背的这样好,其实,这篇文言文也不是很难,我们一节课大家就能背诵,今后学习文言文,你们怕还是不怕呀?
  
  生:(大声)不怕!
  
  师:嗯,好的!从这节课的学习中,大家是不是明白一点:学习文言文,可以先熟读,读5遍6遍,再写一两遍,想不记住都难吧!
  
  生:(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喜悦、会心的微笑)
  
  师:好了,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就到此吧,如还有不十分理解的,课后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来和我交流交流,行吧!
  
  2012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