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壮丽的祖国河山
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关键句包括能体现文章主旨、段落大意的中心句,也包括能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总领全文的总起句、总结全文的总结句等。
1. 借助总起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总起句一般出现在自然段的开头。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是一个总起句,统领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西沙群岛的鸟多。
2.借助总结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总结句一般出现在自然段的末尾,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总结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西沙群岛的鱼多。
3.借助过渡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中间。如《海滨小城》中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小城的公园更美”是一个总起句,也是一个过渡句,其中“更”字表示过渡,点明这一段要介绍小城的公园。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1.【填词语】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条纹 ( )的树林
( )的鸟类 ( )的肥料
(2.【品词语】阅读第1自然段,完成练习。
从“成群结队”“数不清”可以感受到鱼 (A.多B.漂亮);从“布满彩色的条纹”“一簇红缨”“飘飘摇摇”“圆溜溜的”等可以感受到鱼 (A.多 B.漂亮)。
3.【品句子】读句子,完成练习。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西沙群岛的鱼 。
(2)这句话在段落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总起全段 C.总结全段 D.点明中心
4.【品句子】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1)这句话说明了西沙群岛的鸟 ,借助这一关键句,可以理解全段的内容。
(2)仿写: 是 的天下。
5.【写语段】围绕开头写一段话。
校园的中间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
【选文一】
美丽的鄱阳湖
佚名
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它令人向往,令人迷恋。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鄱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天,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无论什么时候,鄱阳湖都会使人产生遐想,令人兴奋不已。
鄱阳湖不仅美丽多姿,它的物产也很丰富。这里水产品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鲤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的时候,鄱阳湖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一艘艘机帆船“嘟,嘟,嘟……”穿梭来往,一网网鱼虾装满了船舱,大大小小的鱼在舱内乱跳……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鱼乐图”啊!
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你的物产丰富!
1.【近义词】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联想——( ) 沉醉一 ( ) 美好——( )
2.【提信息】阅读文章,完成试题。
(1)借助第2自然段中的哪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全段内容?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围绕画出来的这句话,作者描绘了 的时候、 的时候、
的时候鄱阳湖的不同景观,体现了它的 。
3.【知内容】用“ ”画出全文的中心句,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鄱阳湖的。( )
A.风平浪静 B.令人遐想 C.美丽多姿 D.物产丰富
4.【品句子】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它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
②鄱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
(1)这两句话生动形象,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鄱阳湖的 。
(2)“巨大的绿宝石”“一面大镜子”都是指 ,“金色的腰带”
指的是 , “仙女”指的是 。
A.长江 B.鄱阳湖 C.湖边的青山
【选文二】
阿里山的云雾
华莎
雨停了,在去姊妹潭的途中,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山间的云雾。
大概由于刚下过雨,阿里山的千山万壑,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的,有如笼着轻纱一般;有些地方”云雾停留在山谷下面,汇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绿的山峰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有些地方”云雾只飘浮在上面,挡住山峰的上半,令你产生翠峦直插云霄的错觉。这时的云雾是静止的,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后来,山里慢慢起风了。山风劲吹的时候,只见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
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它令原来图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忽而滚滚的云雾来了,从匿藏的山谷汹涌而来,淹没了眼前的一切;忽而它又拂袖而去了,只见袖带飘忽,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1.【提信息】文中描绘景物模模糊糊,不清楚、不真切的两个AABB式的词语是“ ”和“ ” 。“ ”写出了人们因吃惊而发愣的样子,“ ”则表示愉快高兴,这两个词语表现出人们看到云雾瞬息万变时的心情。
2.【知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浓雾将一切都遮蔽了。
B.薄雾如同轻纱一般,遮蔽了天、树、高山和深谷。
C.山谷下的浓雾如同海洋。
D.飘浮在山峰上面的云雾使人感觉翠峦直插云霄。
3.【知特点】 阿里山的云雾具有( )的特点。(多选)
A.一成不变 B.平淡无奇 C.温文沉静 D.变化万千
4.【品雾美】根据第2和4自然段,完成填空。
(1)第2自然段描写的是 (A.动态B.静态)的云雾;第4自然段描写的是
(A.动态 B.静态)的云雾,作者是通过由 到 的顺序来描写阿里山云雾之美的。
(2)作者把阿里山的千山万壑和山间静止的云雾比作 ,把不断变化的云雾比作 ,这样写不仅突出了云雾的特点,也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探究关键句的作用】 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鄱阳湖不仅美丽多姿,它的物产也很丰富。
②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
(1)这两句话在文中都是 句,起到了 的作用。
(2)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两项是( )
A.通过这两个句子,可以了解句子所在段落的主要内容。
B.通过这两个句子,可以分别了解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C.通过句子1,可以得知上文介绍了鄱阳湖的美丽多姿,本段要开始介绍鄱阳湖丰富的物产。
D.通过句子②,可以得知本段要接着讲冬天的山的颜色。
参考答案: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1.彩色 茂密厚厚 宝贵 2. A B
3.(1)夸张多 (2)C
4.(1)多 (2)示例:大海鱼儿
5.示例:花坛里有五颜六色的月季花,有如同公鸡的大红鸡冠的鸡冠花,有红艳艳的凤仙花,有吹着小喇叭的牵牛花,真是美丽极了。
【选文一】美丽的鄱阳湖
1.遐想陶醉美妙
2.(1)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2)风平浪静 微风吹过湖面 湖面狂风大作 美丽多姿
3.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你的物产丰富! CD
4.(1)比喻美丽多姿 (2)B AC
【选文二】阿里山的云雾
1.朦朦胧胧影影绰绰惊愕喜悦2.B3.CD
4. (1)BA静动
(2)精妙的山水画诡秘的魔术师
【对比精读】1.过渡 承上启下 2.BD
单元语文要素指导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景物,注意运用关键语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