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目标阅读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目标阅读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30 09:1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奇幻的童话世界
如何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1、品读虚实结合的画面,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奇妙的幻象,通过幻象表达了小女孩的美好愿望。
2.结合生活经历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如《那一定会很好》中,美好的愿望让一粒小小的种子发生了一次次的转变,经历了从一颗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想想自己在生活中的美好愿望,来体会文章生动的内容和丰富的想象。
3.通过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如《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面对美食的诱惑时那种矛盾的心理:“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 ”这种想象丰富而独特,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矛盾中,为之犯难。
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①唉,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
了的火柴梗。
1.【知内容】文中小女孩擦燃火柴产生的幻象,体现了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选段中的幻象是( )。
A.暖烘烘的大火炉 B.喷香的烤鹅
C.又厚又冷的墙 D.美丽的圣诞树
E.温和、慈爱的奶奶
2.【找现实】下列哪句话描写的不是小女孩的幻象,而是残酷的现实?( )
A.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B.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3.【感人物】从选段中小女孩产生的幻象,我们可以感受到她( )。(多选)
A.又冷又饿
B.喜欢想象
C.生活幸福
D.渴望快乐与温暖
【选文一】 狐狸和猫
一只猫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狐狸,心想:“它既聪明,又经验丰富,挺受人尊重的。”于是它很友好地和狐狸打招呼:“早安,尊敬的狐狸先生,您好吗?这些日子挺艰难的,您过得怎么样?”狐狸傲慢地将猫从头到脚地打量了一番,半天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该和它说话。最后它说:“哦,你这个倒霉的长着胡子、满身花纹的傻瓜,饥肠辘辘地追赶老鼠的家伙,你会啥?有什么资格问我过得怎么样?你都学了点什么本领?”“我只有一种本领。”猫谦虚地说。“什么本领?”狐狸问。“有人追我的时候,我会爬到树上去藏起来保护自己。”“就这本领?”狐狸不屑地说,“我掌握了上百种本领,而且还有满口袋计谋。我觉得你真可怜,跟着我吧,我教你怎么从追捕中逃生。”
就在这时,猎人带着四条猎狗走近了。猫敏捷地蹿到一棵树上,在树顶上蹲伏下来,茂密的树叶把它遮挡得严严实实。“快打开你的计谋口袋,狐狸先生,快打开呀!”猫冲着狐狸喊道。可是猎狗已经将狐狸扑倒咬住了。“哎呀,狐狸先生,”猫喊道,“你的上百种本领就这么给扔掉了!假如你能像我一样会爬树就不至于丢了性命了!”
(选自《格林童话》,有删改)
1.【明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语句的意思,选择填空。
(1)“满口袋计谋”的意思是狐狸( )
A.计谋都在口袋里。 B.计谋很多。
(2)“快打开你的计谋口袋”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快打开口袋找计谋。 B.快想办法。
2.【提信息】猫一开始和狐狸打招呼的原因是它认为狐狸( )。(多选)
A.很聪明 B.经验丰富 C.受人尊重 D.会逃生
3.【提信息】从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中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选择填空。
(1)对对方的态度:①傲慢 ②友好
猫( ) 狐狸( )
(2)拥有的本领:①一种本领 ②上百种本领,满口袋计谋
猫( ) 狐狸( )
猎人到来后的结局:①被猎狗扑倒咬住 ②蹿到一棵树上
猫( ) 狐狸( )
4.【明道理】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 )
A.爬树的本领非常重要,所有的小动物都应该掌握这项本领。
B.与人交往不用太谦虚、礼貌,但不能随便嘲笑别人。
C.我们不需要学习太多的本领,只学会一样就可以了。
D.做人不能骄傲,要谦虚好学,学以致用。
5.【拓思维】你想对故事中的狐狸说点儿什么?
【选文二】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1.【用词语】根据短文内容,填写恰当的词语。
(1)青头得知红头被吃进了牛嘴里,文中用“ ”这个词语说明它对这件意外发生的事情感到非常吃惊。
(2)“ ”写出了牛在休息的时候会慢慢地吃东西的样子。
2.【知心情】红头的心情变化是:( ) ( ) 悲哀
①悲哀 ②害怕 ③憎恨 ④紧张 ⑤兴奋
3.【悟中心】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青头救红头时的动作和语言,请你用“ ”画出一个描写青头动作的句子;用“ ”画出一个描写青头语言的句子。从这些语句中,我们感受到了青头( )的特点。(多选)
A.知识丰富 B.机智勇敢 C.沉着冷静 D.重情重义
【选文三】 蚕豆花儿
汤素兰
春天,一朵淡紫色的蚕豆花儿绽开了。
豆叶说:“她真漂亮”!”
豆茎说:“她真可爱”!”
春风把豆叶和豆茎的话告诉了粉蝶,粉蝶飞来了。粉蝶问:“蚕豆花儿,你有什么愿望?”
蚕豆花儿小声答道:“我希望能做一个妈妈,希望有四个圆圆胖胖的儿子。”
“你会变得很难看的,你不怕吗?当你的孩子们一点点长大时,你就会一点点干枯。”豆茎说。
“你最后会变成一点儿黑色的粉末,落入泥土中,你不怕吗?”豆叶问。
“不,我不怕,我就想做个妈妈。”小小的蚕豆花儿坚决地说。
“好吧,你的愿望能实现。”粉蝶绕着蚕豆花儿飞舞了三圈,施了点儿魔法,飞走了。
几天后,蚕豆花儿的花蕊里长出了一个小小的青豆英。蚕豆花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豆茎和豆叶。他们三个非常高兴,在微微的和风里唱了一支快乐的歌。
十多天过去了,豆英长大了许多,蚕豆花儿却变得苍白瘦弱了。
“坚持住,我们会帮你的。”豆茎和豆叶说。
一阵大风吹过来,豆茎坚强地挺立着,为蚕豆花儿挡风。
一阵大雨落下来,豆叶尽力伸展着,为蚕豆花儿挡雨。
“谢谢。”蚕豆花儿艰难地笑笑写,“豆英里真的有四个小宝贝吗?”
“有的。”豆茎和豆叶点点头。
又是许多日子过去了。现在,一个胖乎乎的大豆英挺立在豆茎上,而蚕豆花儿呢?已经枯干成一个黑色的小点。
“我恐怕不能再照顾我的小宝贝了。”蚕豆花儿说。
“我们会照顾他的。”豆茎和豆叶说。
干枯的蚕豆花儿放心了。她无声地笑笑,悄悄落入泥土中。
豆英终于成熟了。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四颗结实饱满的豆子从豆荚里滚了出来。
1.【填词语】根据文章,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一朵( )的蚕豆花儿 一个( )的青豆荚
一个( )的日子 四颗( )的豆子
2.【提信息】在蚕豆花儿实现自己做妈妈的愿望的过程中,都有( )帮助了她。(多选)
A.小粉蝶 B.豆叶和豆茎 C.四颗豆子 D.风和雨
3.【理顺序】请你将蚕豆花儿的生命历程按文中的顺序重新排序,从中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
①苍白瘦弱 ②悄悄落入泥土中
③枯干成一个黑色的小点 ④漂亮可爱
4.【品句子】品读句子,感受童话角色的形象,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不,我不怕,我就想做个妈妈。’小小的蚕豆花儿坚决地说。”“坚决”说明蚕豆花儿态度坚定,表现了她固执的性格特点。 ( )
(2)“一阵大风吹过来,豆茎坚强地挺立着,为蚕豆花儿挡风。一阵大雨落下来,豆叶尽力伸展着,为蚕豆花儿挡雨。”这两句话描写了豆茎和豆叶的动作,“坚强”和“尽力”充分表现了豆茎和豆叶热心助人的品质。 ( )
(3)“她无声地笑笑,悄悄落入泥土中。”蚕豆花儿为了孕育宝宝而付出了一切,她的行为使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 )
参考答案
示例阅读:1.A 2.B 3.A;D
【选文一】狐狸和猫
1.(1)B (2)B
2. ABC
3.(1)② ①(2)① ② (3)2 ①
4. D
5.示例:你不应该骄傲自大,满口袋的计谋比不上一项真正有用的本领。
【选文二】1.(1)大吃一惊 (2)细嚼慢咽
2.(④) (②)
3.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ABCD
【选文三】蚕豆花儿
1.淡紫色 小小 阳光灿烂 结实饱满
2. AB 3.④①③②
4.(1)× (2)√ (3)√
单元语文要素指导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体会童话故事中的真善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