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1 课时 分子热运动 同步课时练习
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
1.关于分子、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原子就是分子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D.分子的直径约1mm
2.“夜宿雾山雾,晨茹芝山芝。年来嗜好衰,但与青山宜。”“雾粒”直径约 120 μm,“雾粒”_(填“是”或“不是”)分子。
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
3.如图所示,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做完广播体操后,来到餐厅,妈妈为你端上香喷喷的早餐。关于人能闻到食物的香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扩散现象
B.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温度越高,香味越浓
D.温度越高,香味越淡
5.佩香囊、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人们闻到香囊和粽子的清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_,这种扩散现象是有益的。请写出一个扩散现象有害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在一个烧杯中装入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发现装热水的杯子变红的速度更快,这说明了分子的运动跟_有关。
7.如图所示,机械制造行业常在齿轮、轴等表面层中渗碳、渗硅,来改善其表面性能,这是利用一切物质的分子__;通常采用提高温度的方式加快渗透速度,这是由于分子运动的剧烈情况与_有关。
易错点1 片面认识扩散现象
8.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易错点2 不能区分物体的运动与分子热运动
9.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
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第9题微课
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思维发散练① 扩散现象的探究(转换法)
10.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ρ二氧化碳>ρ空气) 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玻璃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向,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11.如图为液体扩散的演示实验装置,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先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然后用长颈漏斗加入硫酸铜溶液
B.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搅拌
C.常温下从图甲到图丙大约需要20天
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如图所示,在一根长玻璃管中注入一半水,再缓缓地注满酒精,用塞子塞住开口端,上下颠倒几次再竖起来,可以看到玻璃管内的液面比原来的_(填“高”或“低”),这说明_。
13.“天宫课堂”神舟十三号乘组的航天员们,通过一系列微重力环境下的趣味实验,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在《水油分离》实验中,王亚平将装有水和油的瓶子摇晃多次后,水和油均匀地混在了一起,这一现象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为分子热运动_______。
思维发散练 分析科学探究过程
14.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 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②③④是事实,①是推论
命题新趋势有理有据判断分子热运动
15.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用高速摄像机拍下了打喷嚏的过程。如图所示,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m,大量病毒随产生的小液滴传播开来。小明认为病毒随喷嚏向四周飞散是扩散现象。你认为他的说法_(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__。
每年3月份,河源市连平县的鹰嘴桃花竞相开放,花香清淡,让人心旷神怡。下列诗句或谚语中与上述加点文字描述情景物理原理不同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C.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答案
1. A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构成,故B 错误;一粒灰尘中有无数个分子,故 C 错误;分子的直径约10 m, 故 D错误。
2.不是 【解析】“雾粒”的直径 d =120 μm =1.2×10 m,分子的直径 d 约 10 m,d 远大于d ,故“雾粒”不是分子。
3. D 【解析】闻到酒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 D 【解析】人闻到食物的香味,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香味越浓。
5.做无规则运动 ;煤气泄漏或房间里有人吸烟或臭气熏天
6.温度 【解析】其他条件相同,装热水的杯子变红得更快,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温度有关。
7.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 【解析】机械制造行业在齿轮、轴等表面层中渗碳、渗硅,来改善其表面性能,利用了物质的扩散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采用提高温度的方式加快渗透速度,这是由于分子运动的剧烈情况与温度有关。
8. D
点易错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所致,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在不停地运动。不要误认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分子就不运动,扩散现象就不会发生。
9. C 【解析】树叶落下、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灰尘在空中飞舞,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闻到煮粽子的香味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10. B 【解析】为了消除重力的作用对实验现象产生的影响,要将装有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方,若将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置于上方则不合理。
点方法本实验通过观察气体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转换法。
11. B 【解析】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如果量筒底部是水,上方是硫酸铜溶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大的硫酸铜溶液会迅速向下运动,故为了观察液体的扩散现象,应先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然后用长颈漏斗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故 A 正确;若采取搅拌措施来缩短实验时间,就无法证明分子是自发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B错误;常温下从图甲到图丙大约需要20天,故 C正确;由图可知,一段时间后,整个瓶子都变成淡蓝色,这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12.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解析】水和酒精混合均匀后,体积变小,是因为水和酒精进入对方分子间的间隙中,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13.不能;自发进行的,不需要外力 【解析】微重力环境下,将装有水和油的瓶子摇晃多次后,水和油均匀地混在了一起,这一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为分子热运动是自发进行的,不需要外力。
14. A 【解析】实验现象属于事实,而由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属于推论。
15.不正确;小液滴不是分子,小液滴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
16. C 【解析】闻到芳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B、D选项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 选项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 C 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