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材 部编版四上语文 第 1课时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基础性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识本课“崛、范、魏”等8个生字,学会“肃、晰、振”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挑战性 目标 能简要概括课文所写的三个小故事,并能够理清这三件事之间的关系,了解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简要概括课文所写的三个小故事,并能够理清这三件事之间的关系。
教 学 过 程 差异教学策略运用
预 学 查 异 该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反馈,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通过大面积反馈,了解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在读好词语的基础上学会理解运用,并能读好长句子,进而更好地朗读课文。
读 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写 会写本课生字。
查 收集有关周恩来的资料
问 少年周恩来为什么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导入 1.出示周恩来从少年到老年的系列照片,引导学生认识人物。 师:有这样一个人,他活着的时候为人民鞠躬尽瘁地工作,为国家呕心沥血地奋斗,他离开这个世界时,成千上万的人为他落泪,自发为他送行。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总理,外交界的佼佼者,他的名字叫——周恩来。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周恩来呢?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兼任外交部部长。 2.解读课题。 过渡:这节课上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位伟人,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 (1)教师板书课题,相机解释“崛起”“之”的含义。 明确:“崛起”就是“兴起、振兴”的意思,“之”是文言词汇,这里可以理解为“的”,题目的意思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读书”。 (2)课题质疑:少年周恩来为什么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不必做过多的评价) 二、初学适异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 提示:预留充分的自读时间,让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工具书,在有疑问的句子旁打上问号。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 会写的字:严肃 清晰 为之一振 胸怀 赞叹 效仿 非凡 左顾右盼 训斥 会认的字:崛起 模范 魏校长 淮安 疑惑 惩处 (1)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平舌音“肃、赞”,前鼻音“振”,后鼻音“惩”。 开火车读,反馈生字掌握情况 指导读好句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指名读、齐读、分小组读。 4.句子掌握的很好,那课文朗读一定没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分别讲的是什么呢? 5.学生交流 A.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在概括时可以抓住关键要素,例如人物或者事件使你的概括更简洁。 预设:第一个故事是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个故事是伯父让周恩来不要去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完,因为中华不振。第三个故事是周恩来看到中国人被外国人欺侮。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时候回答谁的什么问题时说的?(周恩来在一次修身课上回答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时说的) C.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不振) 预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加以归纳概括。 D.出示课件,填空并齐读:本文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后,感悟到(“中华不振”),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 预设:先理解文中讲述的三个事件,再根据逻辑思维适当调动顺序,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段(第1-10自然段):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段(第11-14自然段):周恩来从伯父口中了解到“中华不振”。 第三段(第15-17自然段):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身体验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三、研学导异 学习“立志振兴中华” 1.在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是怎么回答的?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为家父而读书。(为了父亲的期望、要求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为明白道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2.“光耀门楣”这个词现在不太常见,门楣就是古代房子上的横梁,只门第、家庭。这里指的是做官出人头地,让自己的家人觉得光荣。 3.可周恩来是如何回答的呢?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出示: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位同学”是谁?你从“清晰而坚定”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联系前文他“默默地坐”“若有所思”的表现,体会周恩来这一回答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了认真的思考,且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4.一个才十二三岁的孩子有这样的抱负和胸怀,怎么能不让人赞叹?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课堂上,分角色读一读这个故事。(生分角色朗读) 四、拓学展异 1.如果从故事发展的顺序角度看,这三个故事的顺序似乎应该调整,怎么调?作者为什么要把最后一个故事放到第一个来写? 学生交流。 师总结:这是倒叙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立志”,是这篇课文最重要的内容。 我们可以把这三个故事概括为:立志振兴中华、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板书) 2.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课文中讲述的那段惨痛的历史对我们来说已经比较遥远了,可能同学们一时半会儿也很难真切体会到少年周恩来的心情。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沿着他那句铿锵有力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感受伟人的崇高志向。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 晰 振 胸 怀 效 顾 训 肃 赞 凡 斥 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2.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预设: 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换一换:熟字换偏旁 3.教师分类指导,相机板书“胸、肃、赞、斥” 胸:注意中间是“凶”,不能漏写“丨”。 肃:独体字,笔画紧凑,横平竖直,中间的“丨”是一笔写成的,写在竖中线上。 赞:左上角的“先”最后一笔是竖提,不能写成竖弯钩。 斥:不能漏写点。 4.学生临写《习字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坐姿。 六、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补充习题》基础知识。
板书设计: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志振兴中华 耳闻中华不振 目睹中华不振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