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人教九上化学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九上化学高效课件
单元复习课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Learning aims
学习目标
1.
构成物质的微粒
2.
分子的性质
3.
原子和离子
4.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 子 原 子 离 子
构成 物质
相同
区别
联系
水和气体(稀气除外)
水、O2、N2、CO2
金属、“石”、稀有气体
铜、硅、石墨、金刚石
氯化钠(Na+、Cl-)
硫酸铜(Cu2+、SO42-)
1.都可以构成物质;
2.都具有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2.离子带电,分子和原子不带电。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的_______发生了改变;
化学变化:分子的_______发生了改变。
间隔
种类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
由同种分子构成
由不同分子构成
3.H2O2和H2O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______________。
分子构成不同
分子构成相同
1.(2023·甘肃陇南模拟)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铜 B.二氧化碳
C.氯化钠 D.氨气
C
2.(2023·河南周口模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都由原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干冰、水银 B.硫酸铜、氯化钠
C.氨气、氯气 D.硅、金刚石
C
考点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一滴水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2.分子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___。 墙内开花墙外香
酒精需要密封保存
湿衣服夏天中比冬天干得更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升温,分子间隔变____。 加压,分子间隔变____。 热胀冷缩、三态变化
易错:分子的大小不会发生改变
小
大
快
1.(2023·河北衡水)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C
1.(2023·辽宁锦州)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间有间隔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冰雪融化——分子体积变大
D.酒精挥发——分子本身改变
A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带1个单位正电荷)
(带1个单位负电荷)
核外电子(-)
质子(+)
1.原子的构成
考点三、原子和离子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普通的氢原子中不含中子
原子、分子、中子都不带电
原子的主要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
2.原子结构示意图
+16
2
8
6
弧线表示_______
2+8+6=16(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圆圈表示________
圈内数字表示________
“+”表示______________
弧线上数字表示__________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最外层)
电子层
各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核
质子数
原子核带正电
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考点三、原子和离子
3.原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 化学性质 举例
金属 < 4 易失去 不稳定 Na、Mg、Al
非金属 > 4 易得到 不稳定 O、S、Cl
稀有气体 8(氦为2) 不易得失 稳定 He、Ne、Ar
总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相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考点三、原子和离子
4.离子——带电的原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电子层数减少
电子层数不变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形成
表示方法
意义
Rn+ / Rn-
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一个单位电荷时,1省略不写
考点三、原子和离子
m=(2+8+n),即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不带电荷,为原子
m>(2+8+n),即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带____电荷,为_______离子
m<(2+8+n),即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带____电荷,为_______离子
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正
阴
负
阳
5.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实际质量
碳12原子质量的1/12
考点三、原子和离子
5.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为1,一般不写。
注意:
1.(2023·四川内江)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
B.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13个电子上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A
2.(2023·重庆模拟)31号金属元素镓(G)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之一,该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其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A.Ga3-
B.Ga5-
C.Ga3+
D.Ga5+
B
考点四、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1.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分布
铝(Al)
氧(O)
钙(Ca)
氢(H)
氧O、硅Si、铝Al、铁Fe、钙Ca
碳(C)
(1) 地壳中前五位: ;
(2) 地壳含量最多金属元素______。
(3)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______;
(4) 人体中最多金属元素______。
(5)相对原子质量最小_______。
(6)组成化合物最多______。
3. 元素的分类
元素
金属元素:
固态:“石”(碳、硅、硫)
液态:“氵”(溴)
气态:“气”(氧、氢、氮)
“钅”,汞除外(铁、铜、银)
(氦、氖、氩)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考点四、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4. 写法:一大二小
考点四、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N Na Ne H He Hg
5. 意义
①表示 ;
②表示 。
③表示 ,如Fe、Cu 、Si 、He等(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某种元素
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一种单质
考点四、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6. 元素周期表
(1)结构:共 个横行, 个周期; 个纵行, 个族。
7
七
18
16
(2)规律
①周期数= 数;
②族数= 数,同族原子 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1
2
3
周期
族数
氢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1
H
1.008
(3)单元格所含信息
考点四、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在元素周期表中:
原子序数 =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同一周期,从左向右,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同一周期,元素种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同一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1.(2023·甘肃)甘肃金昌因盛产镍又称镍都”。镍可用于制造钛镍形状记亿合金。如图为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
B.镍是第四周期元素
C.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D.镍是金属元素
A
2.(2021·达州)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6000升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C.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高低——原子之间有间隔
D.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分子构成不同
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下列变化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酒精挥发 B.氧化汞受热分解
C.干冰升华 D.石蜡熔化
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使用了星载铷原子钟,已知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7,中子数为48,则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7 B.48 C.85 D.11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A.水、氧气 B.硫酸铜、氯化氢
C.铜、金刚石 D.铁、氯化钠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铁 C.硫粉 D.氯化钠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直接构成宏观物质
B.原子能保持单质的化学性质而分子不能
C.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可分
D.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它是氧分子获得1个或1个以上电子后形成的微粒。下列关于负氧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氧离子停止运动 B.负氧离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
C.负氧离子的化学性质与O2的不同 D.负氧离子与氧离子属于同种微粒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碳原子和氧原子 B.碳原子和氧分子 C.二氧化碳原子 D.二氧化碳分子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易得到电子的是
A. B. C. D.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了对极其稀有同位素氪-81的单原子探测,这一方法助力于地球与环境科学研究。如图为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带正电 B.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第一层电子数为8 D.该结构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
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电子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 C. D.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B.①表示的是阳离子
C.②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③与氯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含量。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是一种金属元素
B.砷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3
C.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砷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参加化学反应时易得电子
填空: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氧气是由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符号为 。
③当a=13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
硒被国内外医药界称为“长寿元素”和“心脏守护神”,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硒的元素符号是Se,图2是一些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1中x= ,硒在反应中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
(2)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与硒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2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1中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图2中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3)图2中与图1中的X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4)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
(2)体积是的气体能压缩到的钢瓶中: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6000升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C.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高低——原子之间有间隔
D.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B
【详解】A、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解释正确;B、氧气能被压缩,是因为加压条件下,分子间隔减小,但分子体积不变,该选项解释错误;C、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高低,说明原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该选项解释正确;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该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
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A
【详解】A、分子很小,肉眼看不到,但“尘土”能看到,则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该选项符合题意;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说明分子可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气体能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一滴水中含有很多分子,说明水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下列变化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酒精挥发 B.氧化汞受热分解
C.干冰升华 D.石蜡熔化
【答案】B
【详解】A、酒精挥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说法错误;B、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说法正确;C、干冰升华,二氧化碳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说法错误;D、石蜡熔化,石蜡由固体变为液体,属于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说法错误;故选:B。
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从微观上看,纯净物中含有不同种粒子。
【详解】A. 含有三种粒子,表示由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含有四种粒子,表示由四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含有一种粒子,表示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D. 含有三种粒子,表示由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使用了星载铷原子钟,已知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7,中子数为48,则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7 B.48 C.85 D.11
【答案】A
【详解】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37。故选A。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A.水、氧气 B.硫酸铜、氯化氢
C.铜、金刚石 D.铁、氯化钠
【答案】A
【详解】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A符合题意;B、硫酸铜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氢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B不符合题意;C、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不符合题意;D、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A。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铁 C.硫粉 D.氯化钠
【答案】D
【详解】A、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硫属于非金属单质,是由硫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直接构成宏观物质
B.原子能保持单质的化学性质而分子不能
C.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可分
D.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答案】C
【详解】A、分子、原子都能直接构成宏观物质,故A错误;
B、分子、原子都能保持单质的化学性质,例如铁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保持,而氧气的化学性质是由分子保持的,故B错误;
C、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故C正确;
D、分子、原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例如铁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保持,而氧气的化学性质是由分子保持的,故D错误;故选:C。
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它是氧分子获得1个或1个以上电子后形成的微粒。下列关于负氧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氧离子停止运动 B.负氧离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
C.负氧离子的化学性质与O2的不同 D.负氧离子与氧离子属于同种微粒
【答案】C
【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断运动,负氧离子不会停止运动,错误;B、负氧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以负氧离子核内质子数<电子数,二者不相等,错误;C、负氧离子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O2是不带电的分子,二者化学性质不同,正确;D、负氧离子为、氧离子为O2-,二者属于不同微粒,错误。故选C。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碳原子和氧原子 B.碳原子和氧分子 C.二氧化碳原子 D.二氧化碳分子
【答案】D
【详解】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则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二氧化碳分子,故选D。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易得到电子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A、图示粒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A符合题意;B、图示粒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B不符合题意;C、图示粒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是稳定结构,则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C不符合题意;D、图示粒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是稳定结构,则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A。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了对极其稀有同位素氪-81的单原子探测,这一方法助力于地球与环境科学研究。如图为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带正电 B.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第一层电子数为8 D.该结构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
【答案】C
【详解】A.原子核带正电,说法正确;B.由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说法正确;C.由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第一层电子数为2,说法错误;D.由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该结构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说法正确;故选:C。
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电子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答案】C
【详解】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但是实际上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不符合题意;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错误,不符合题意;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正确,符合题意;
D、氢原子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原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
【详解】A、由结构图可知,该粒子核电荷数是2,核外电子数是2,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故A错误;
B、由结构图可知,该粒子核电荷数是12,核外电子数是10,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故B错误;
C、由结构图可知,该粒子核电荷数是12,核外电子数是12,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故C错误;
D、由结构图可知,该粒子核电荷数是9,核外电子数是10,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故D正确;故选D。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B.①表示的是阳离子
C.②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③与氯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答案】A
【详解】A.①③④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正确;
B.①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表示的是阴离子,错误;
C.②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变成稳定结构,错误;
D.③核外2个电子层,与氯离子(2,8,8)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错误。故选:A。
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含量。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是一种金属元素
B.砷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3
C.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砷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参加化学反应时易得电子
【答案】D
【详解】A 、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s,砷是石字旁,是一种非金属元素。A不正确;
B、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砷的原子序数为左上角数字33,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74.92-33≈42。B不正确;
C、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C不正确;
D、据砷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砷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5个电子,参加化学反应时易得3个电子,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填空: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氧气是由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符号为 。
③当a=13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
【答案】(1) 原子 离子 分子
(2) 10 阴离子 O2- 阳离子 3
【详解】(1)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填:原子、离子、分子;
(2)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a=2+8=10;
②当a=8时,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
质子数=原子序数,8号元素是氧元素,故该粒子是氧离子,氧离子是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为:O2-;
③当a=13时,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3,故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
硒被国内外医药界称为“长寿元素”和“心脏守护神”,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硒的元素符号是Se,图2是一些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1中x= ,硒在反应中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
(2)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与硒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
【答案】(1) 6 得到 (2) C D
【详解】(1)图1表示的是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由图1可知,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所以x=34-2-8-18=6;硒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6>4,所以硒在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离子符号为。
(2)最外层电子数为8(第一层为最外层是2)是相对稳定结构,所以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所以与硒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D。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2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1中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图2中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3)图2中与图1中的X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4)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答案】(1)17(2)三/3(3)C(4)BD
【详解】(1)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因此X的原子序数为17;(2)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图2中有3种元素;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图1中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最外层电子数为7,因此图2中C与X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C;
(4)相对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电子的是2)个电子的结构,因此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BD。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
(2)体积是的气体能压缩到的钢瓶中: 。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气体被压缩时,分子间间隔变小,气体体积变小
【详解】(1)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
(2)加压时,1000L的气体可装入容积为10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气体体积也变小,所以能将1000L 的气体能压缩到 100L 的钢瓶,故填:气体被压缩时,分子间间隔变小,气体体积变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