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15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15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04 08:02:42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家认为,自公元220年汉代覆亡至581年隋朝兴起,当中是一段长期混乱和令人失望的时代。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争霸天下
黑暗、混乱
豪门、风流
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
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单元学习目标:

中华的崩溃
任务一:根据课本与地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史实,绘出简要时间轴

中华的崩溃
任务一:根据课本与地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史实,绘出简要时间轴


三国(220-280)
西晋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383年淝水之战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439-581)
北魏
隋朝统一


南朝(420-589)

中华的崩溃
220年
220年十月, 曹丕的亲信华歆率领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为了保住性命,汉献帝把皇帝的玉玺交给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 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坛受禅称帝,立国号为大魏,史称曹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
曹丕篡汉
曹魏大臣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掌权,而司马昭自封为晋王,欲取魏而代之,直至马昭去世,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晋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
司马窃曹
265年
晋武帝死后,惠帝妻贾后与外戚杨骏争权,引起皇族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成都王司马颖、东海王司马越等八人的互相攻杀,最后以司马越毒死惠帝,另立怀帝,独揽大权而告终。变乱前后达十六年(公元291~306年)。
八王之乱
291年
汉王朝儒家传统纲常伦理崩溃
皇帝如何统治?
政权如何运作?

中华的崩溃
门阀制度的特点是以门户等级区别士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所处的不同地位。
——唐长孺《门阀的形成及其衰落》
历史纵横
东晋的士族专权
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这几家士族都是在战乱中从北方移居到南方的。
东晋执盾武士陶俑
东汉晚期豪族陶楼
温太真位未高时,屡与扬州。淮中估客樗蒱(chūpú),与辄不竞。尝一过,大输物,戏屈,无因得反。与庾亮善,于舫中大唤亮曰:“卿可赎我!”庾即送直,然后得还。经此数四。
——《世说新语·任诞》
政治: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各按官品高下占有田地,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化山川土地为私产;
文化: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中华的扩大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ǒ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ù)、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任务二:根据材料,总结南方地区开发的表现
南朝:青瓷莲花尊
梁元帝萧绎《职贡图》局部
傍南山(指汉川以南)杂有僚户,富室者颇参夏人为婚,衣服居处言语,殆与华不别。
——《隋书·地理志》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民族交融

中华的扩大
过程: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便不断向内地迁徙。魏蜀相持,双方都引羌胡以困敌自重,是以关陇一带,鲜卑氐羌无不有数万人口。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而六郡匈奴“五部之众,户至数万,人口之盛,人口之众,过于西戎”
——江统《徙戎论》
主要民族:
匈奴、鲜卑、羯、氐、羌

中华的扩大
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但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
西晋八王之乱,政权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少数民族趁机发动战争。永兴元年(304年),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省离石县)起兵,建立汉赵政权。永嘉三年(309年),汉赵两次进攻洛阳,被击退。永嘉五年(311年),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杀晋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攻破洛阳,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十万余人。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北方先后建立起了十六国。
永嘉之乱

中华的扩大
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
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苻氏宣称先祖为“有扈之苗裔”,后秦创立者姚氏宣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
——据(唐)房玄龄等《晋书》
石勒在攻取河北以后,即“立太学,简明经善书吏,署为文学掾,选将佐子弟三百人教之”,之后,又“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简将佐豪右子弟百余人以教之,且备击柝之卫”。除了在都城设立学校外,又下令“郡国立学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一人,弟子百五十人”(《晋书·石勒载记》)。不但要读中华经典,他规定还要考核,以后当官也要根据考核成绩定取舍。
华夏认同
推行汉化
嘉峪关魏晋砖画
北齐:校书图
蹀躞带胡服女立俑

中华的扩大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
原鲜卑姓氏 改称的汉姓
拓拔氏 元
拔拔氏 长孙
达奚氏 奚
丘穆陵氏 穆
步六孤氏 陆
贺赖氏 贺
独孤氏 刘
贺楼氏 楼
勿忸于氏 于
迁都城
说汉话,穿汉服
改姓氏,定姓族

中华的扩大——民族交融
北魏孝文帝改革
任务三:根据材料与所学,试对孝文帝改革进行评价
材料二:
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厮养,官婚班齿,致失清流。而本宗旧类,各各显荣,顾瞻彼此,理当愤怨。
——《北齐书》卷23
材料一:
史臣曰: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壤经世,咸以威武为业,文教之事,所未遑也。高祖……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
——《魏书·高祖纪》
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某些具体措施在当时激化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内部矛盾,一部分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以鲜卑等少数民族为主,但也包括鲜卑化的汉人)对北魏朝廷产生了离心倾向。这种离心倾向与政治腐败和其他社会矛盾相结合,终于引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导致了北魏的灭亡。

中华的新生
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启继,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中华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中华的历史出口。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西域来客壁画
三国两晋南北朝
课堂小结
中华的崩溃
中华的扩大
政权更迭、统一破碎
纲常崩坏、政治变态:东晋士族专政
区域开发
民族交融(胡汉交融)
华夏认同
中华文明扩散
绚烂大一统的世界帝国

能力检测
1.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D《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
教学立意
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历史阶段特征既是对阶段性史实的概括与总结,也是区别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性,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利于形成历史教学的整体立意与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本课依据这一阶段的显著历史阶段特征“混乱”与“交融”进行教学设计,并利用日本汉学家川本芳昭的著作《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一书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征的概括进行本课的设计。通过对于这一阶段历史特征的认识,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梳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本课共三目,分别是三国与西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三国与西晋”介绍的是三国到晋的历史演变与少数民族内迁、西晋的灭亡。“东晋与南朝”子目介绍了东晋的建立、士族(世家大族)、南朝政权的更迭、南方开发与南朝的疆域变化。“十六国与北朝”子目介绍前秦之前北方的各族政权、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魏到隋的历史演变。课本以时间线索进行叙述,便于学生理解,但知识点过于零散,根据教师的整合,在把握本课历史阶段特征的基础上,将本课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中华的崩溃,包括大一统的崩溃、传统政治的崩溃,主要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内容与简介门阀政治;第二部分为中华的扩大,扩大在崩溃之中体现,包括区域开发、民族交融、华夏认同、中华文化的传播接受扩大等内容。这两个部分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历史,重点在“扩大”部分,使学生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虽然混乱但却在内涵上却不断扩大,为隋唐建立起一个包容、多元、开放的世界性的帝国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内容针对高一学生,高一的学生对政权更迭基本情况有所了解,重要的历史史实在初中已学习,学生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这些政权更迭的过程之中出现的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趋势,中华在这个过程之中地域与内涵不断扩大的内容进行学习,理解这一历史阶段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本课教学目标:①通过历史地图与课本梳理,能够理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基本脉络;②通过历史史料,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的发展、南方的开发、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 ③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变革时期认识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的新成就;教学难点民族交融的必然趋势;中华“崩溃”与“扩大”之间的关系;学术观点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等方法,在学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与学案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对三国魏晋南北朝的印象导入 回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相关知识点,回答对于这一时代的印象 引起学生对这一时代真实面貌的思考与兴趣
一、中华的崩溃 政权更迭、统一破碎展示地图,提出学习任务一:根据课本与地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史实,绘出简要时间轴教师请学生对时空坐标轴进行简要展示,得出这一时期政权更迭是中华崩溃的重要表现纲常伦理崩坏,政治变态教师简单讲解在政权更迭之中的重要史实“曹丕篡汉”“司马窃曹”“八王之乱”,得出这一时期也是汉王朝儒家传统纲常伦理崩溃时期。提出问题:面临着中情况,皇帝如何统治?政权如何运作?介绍《历史纵横》栏目东晋重要的政治特征:士族专权。并通过史料与口述介绍门阀的形成及士族专权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特殊表现。强调士族专权是中华传统政治的变态。 根据预习学案及课本、地图,完成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梳理及简略时空坐标轴的制作。回忆这些重要史实,并且思考教师提问理解士族专权是一种传统政治的变态,理解其走向衰落的必然性 扎实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培养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历史是特殊时空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二、中华的扩大 (一)版图的扩大介绍北方士族与流民南渡对南方的开发,提出学习任务二:根据材料,总结南方地区开发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民族交融)(二)民族交融(中华民族的扩大)着重介绍南方的开发带来的民族交融现象。过渡:此时的北方同样处于大变动、大交融之中介绍东汉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过程及主要民族。强调虽然少数民族的内迁带来了对中原的破坏(永嘉之乱),但却能适应更为先进的经济情况,即受到农耕文明影响,二者不断交融通过十六国统治者表中多个少数民族使用汉人王朝国号及相关史料(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展示这一时期少数民族产生的华夏认同、对汉文化的认同,主动推行汉化政策、胡汉共政局面的出现,及经济生产方式的交融,汉人受到胡风影响生活习俗的变化,说明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处于一个大交融的状态(胡汉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在各个政权推行的民族交融政策之中,着重介绍北魏孝文帝的民族改革,并让学生根据材料总结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并对其改革进行评价 阅读课本及材料,完成学习任务二,回答南方开发的表现阅读课本及地图,听教师讲解,适当补充笔记根据材料总结“胡风汉雨”的表现(中华扩大的表现)阅读材料,总结改革内容及思考如何对改革进行评价 扎实必备基础知识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运用唯物史观,解释这一时期胡化与汉化、民族交融的必然性。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历史解释能力,及具体的对于改革评价的要点。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及阎步克教授的话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中华在这一时期经历的多重崩溃,但中华并未就此消失,而是处于不断的扩大之中,最终成为通向重振的隋唐大中华的历史出口。 总结本课的要点内容,理解这一历史阶段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课堂任务较简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面不足;部分学术观点对于高中生理解来说有困难,本课难度较大。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