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5-7节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5-7节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11-17 22:14:17

文档简介

七上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5-7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
A.火山湖 B.海岸边的怪石 C.喜马拉雅山 D.沙漠中的石蘑菇
2.下列表述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 )
A.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C.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
D.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3.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  )
A.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 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C.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 D.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4.如图是某同学在旅游时拍摄的一张溶洞照片。形成溶洞这一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
A.风力 B.冰川 C.流水 D.生物
5.如图为等值线图,数值关系是a>b>c>d,若a、b、c、d四线为等高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21*cnjy*com
A.甲地海拔小于乙地 B.甲地位于山谷
C.乙地可能发育形成河流 D.站在丙地不可能看到丁
6.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壳在不断变动的是 (  )
A.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发现有古河道的痕迹 B.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C.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变大 D.采石场发现弯曲的岩层
7.有关地形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  )
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
8.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 D.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
9.下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公里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板块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小亮在图中甲地遇上泥石流,他机智地逃离了危险。小亮选择逃生路线最有可能的是(  )www-2-1-cnjy-com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

A B C D
1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来源:21cnj*y.co*m】
A.板块张裂的结果 B.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C.海洋变成陆地的结果 D.地壳抬升的结果
13.关于板块构造学说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大致划分为七大版块 B.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C.红海在不断缩小 D.喜马拉雅山在不断升高
14.如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C.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D.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15.如图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
①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②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6.当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的避灾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①地震时,如身处一楼或者平房,可及时撤离到空旷的地带
②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该躲在高大的建筑附近
③遇到泥石流或者山洪时,应该向沿着泥石流流动的方向向前跑
④遇到泥石流或者山洪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甘肃省舟曲县持续半年干旱后,2010年8月7日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从地形要素看,如图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出现右图所示情况,可能的原因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关于板块运动,正确的叙述是(  )
A.板块内部多火山、地震 B.全球可划分为六大板块
C.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张裂运动中 D.印度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20.人类活动对地表有益的影响有(  )
①荷兰的围海造田; ②亚马孙平原大量热带雨林被砍伐;
③建三峡水库大坝; ④撒哈拉的沙漠南部草原开垦成耕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42分)
2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1)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 之中;
(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
22.浙江桐庐的瑶琳仙境主要是因 (填“外力作用”或“内力作用”下同)形成的;黑龙江的五大莲池主要因 形成的。(注:五大莲池是火山湖)
23.某科考小组在云南乌蒙山区发现了一种矿石,经检测其成分有黄铁矿。这种矿石中蕴藏着海洋生物化石,这可为 提供有力的证据。
24.读如图的海陆变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插旗的小岛处由陆地变成了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海平面上升  C.海平面下降  D.大陆漂移
(2)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的事实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曾经是一片 。21cnjy.com
(3)在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一天中时而露出水面,里面浸在水下。这个小岛的这种变化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吗?如果不是,那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25.读右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分的地形名称:B  D  ;
(2)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
(3)如果在图示地区建造一座水库,最适合修建拦水大坝的地点是字母 处。
26.我国南方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同学们沿等高线地形图中虚线所示线路进行考察。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要求。
(1)同学们出发前,在图中量得周村、赵庄两村落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村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千米。21·cn·jy·com
(2)从A到B经过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当先行的第一小组到达B地时,后行的第二小组还在A地,此时两小组所在地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www.21-cn-jy.com
27.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
(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填代号和名称)
(2)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珠穆朗玛峰的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台湾地震频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板块构造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全球地表可分为七大板块
?B.板块内部比较活跃,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对稳定
?C.板块挤压处常形成高山、岛弧链或海沟
?D.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28.?地球上的板块是被 、 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这些板块漂浮在 上,不断的发生碰撞和 。2·1·c·n·j·y
29.我军侦察兵交给指挥员一张敌军军事部署简图,请你帮助解答下列问题:
(1)我军阵地在敌军阵地的 方向。
(2)如果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30千米,敌军指挥部是否在大炮射程之内 (是或否)。
(3)我军阵地海拔大约为 米。
(4)如只考虑地形平坦的因素,我军选择进攻路线A、B、C中的较好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30、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 (②或③)线,理由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 理由是 。21·世纪*教育网
(3)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选坝的理由 ;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2-1-c-n-j-y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材料 二: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

(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应对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上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5-7节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C
C
C
C
D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D
A
A
C
B
D
B
D
(2)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或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C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凡是下载“三人行名师工作室”资料的朋友,如有疑问,均可与编者交流(QQ:15888649998)。资料如有差错,本工作室均负责调换。并免费赠送无水印版答案或指定资料一份,谢谢配合!其他相关资料可点击: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21教育网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