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3 10:19:2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题 1.古诗词三首 教材 部编版四下语文 第2课时 月日
教 学 目 标 基础性 目标 1.会认“徐、疏”2 个生字,会写“宿、徐、疏”3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3.理解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挑战性 目标 学习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说故事。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 学 过 程 差异教学策略运用
预 学 查 异 学习古诗,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而让学生把对诗题生字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有利于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对诗题理解的难度。 通过各种方式朗读诗歌,测查学生对字词的读音、诗意的理解等掌握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的指导,有效地缩小学生间的差异,尽可能的让学生们都能掌握基础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文本的学习。
读 我把古诗读了( )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写 圈画出易读错、易写错的生字。
查 查找有关杨万里的生平资料。
问 诗中的景物分别是怎样的?
一、预学查异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古诗,我们再来一起背诵一遍,好吗?(生背诵) 2.师:背得真好,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浓浓的乡土味儿!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古代诗人打造的田园世界,再次享受田园之美。不过在正式进入课堂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 3.课件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首诗?请背诵给大家听。 4.生背诵《小池》。 5.师问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生接)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著有《诚斋集》。 6.师:这节课,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1)认读“宿、徐”。“宿”是多音字,可读“sù”——住宿, “xiǔ”一宿,“xiù”星宿,在这里读“sù”;“徐”读“xú”。 (2)师问学生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引出题目的意思。(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姓徐的人家开的客) 二、初学适异 1.师:那一天,杨万里吃过早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字音读正确。 2.指名读,齐读。 预设:(1)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儿童”“黄蝶”“菜花”;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2)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是指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可联系《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3.师: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讨论交流:(1)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 (2)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3)“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些诗句里也有“无”是“没有”的意思?(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4.男女生赛读,读好节奏。(“…”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长,“||”表示断 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研学导异 1.师: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 预设:交流说说诗句的大意,不要求统一。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荫。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2.师: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你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 预设:(1)色彩明艳,景色美丽; 儿童天真,蝴蝶活泼,生机盎然; 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3.①出示: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静态描写) ②出示: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动态描写) “急走”与“追”相结合,孩子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的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第四句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和不知所措的儿童,更表现出孩子们的天真和稚气。 4.师:思考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5.配乐读诗(播放古筝曲)。师: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四、拓学展异 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展现了多个镜头。你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师指生回答。 五、生字指导 1.课件出示:宿、徐、疏 2.师: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谁知道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名说。) (1)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评议。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默写本诗。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3.画一画诗中美丽的田园景色。
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动静结合 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