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3 10:2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1.古诗词三首 教材 部编版四下语文 第3课时 月日
教 学 目 标 基础性 目标 1.会认“锄、剥”2 个生字,会写“茅、檐、翁、赖、剥”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背诵词。
3.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词中情景的方法,感知大意。
挑战性 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词句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词。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教 学 过 程 差异教学策略运用
预 学 查 异 采用竞赛的方式导入新课,增加课堂趣味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鼓舞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课堂,在游戏中巩固学习成果。 学生对词句的感悟各不相同,有的从中品读出词人喜悦、激动感情,有的感受出词人闲适、自得其乐之情。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理解差异,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词人的理解朗读词句。
读 我把词读了( )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
写 圈画出易读错、易写错的生字。
查 查找有关辛弃疾的生平资料。
问 词中出现哪些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
预学查异 1.师: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驻足于农村,寄情于田园,用诗词表达自己对农村那份浓浓的情感。谁能背一背田园诗?(学生比赛背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板书:《清平乐·村居》,“乐”这个字读yuè,一起读课题。 2.师:清平乐,是词牌名。什么是词牌名呢? 出示小资料:清平乐,词牌名。中国古代,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它表示的是一种曲调,一种节奏。 3.师:“清平乐”是词牌名,那么“村居”呢?是这首词的真正的题目。所以在书写课题的时候中间空一格或者用间隔号,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中间要略有停顿。一起再读课题。 二、初学适异 1.师: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拿起课文,放开声音来读读这首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师:谁能一个人,放开声音读读这首词?谁第一个把手举起来我就叫谁?读正确 预设: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中,有一个多音字剥bāo、bō(板书) 3.师:谁来读一读这个“剥”字?请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读一读。这里的剥是指把东西的外壳或皮去掉。那么,把香蕉/花生/莲蓬的皮去掉叫“bō”。一起再读这个句子。 4.师:还有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媪”(ǎo)。连着前面的翁一起读。请你领着大家读一读。 5.师:注意了这些字音,谁来把这首词连起来读一读。这次要求看着屏幕读。(屏幕出示) 指名读。教师指导停顿。 6.师: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除了题目外,诗和词还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了便于比较,我把这首词,变了个样。(屏幕出示)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预设:白发谁家翁媪和大儿锄豆溪东之间有一空行,说明它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片,后一部分叫下片,朗读时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诗的每句话对仗都很工整,字数一样,而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一样。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 9.分男女同学读,女同学读上片,男同学读下片。 三、研学导异 1.师:同学们,俗话说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我们这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村居的景是怎样的? 预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低小的茅檐、绿色的小草、奔流的溪水……) 2.师:是啊,多美的画面啊,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水,青青的草。我们一起读。 3.师:同学们,村居的景是美的,但,村居中的人更美。有哪些人啊?他们都是一家人(出示图片)。在这五口之家里,给你印象最深的,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人呢? (1)预设一: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①师:谁来读读这句词?说说看,你为什么最喜欢小儿?那就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②师:这句话中的“亡赖”在生活中听说过吗?那么在这句话里,你觉得“无赖”是这个意思吗?请你们再去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哪个字写出了小儿的“无赖”呢?(卧) ③师:这里的卧它有一种姿势,趴着。趴是脸朝下,同学们,这个顽皮的小儿剥莲蓬还会有哪些姿势?(指生答。)   ④师:看着他剥莲蓬的模样,送他一个成语?小儿真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是啊,多么活泼、可爱、顽皮的小儿,谁能把小孩子卧剥莲蓬的童趣读出来。注意表情笑着读。  (2)预设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师:小儿是那么调皮可爱,那么他的两个哥哥呢?谁来读一读。(大儿子是那么勤劳、二儿子那么懂事、心灵手巧。)   (3)预设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①师:除了这三个儿子,还有哪两个人让你们觉得很美? (老爷爷、老奶奶。也就是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 ②师:为什么老两口让你们觉得很美,你看都满头白发了,也许牙齿都掉光了,还美?美在何处? 老爷爷、老奶奶年纪都这么大了,但他们还互相逗趣、说笑,就像年轻人一样,用书上词说“相媚好”。 ③师:好一个相媚好,年纪都这么大了好这么相亲相爱的,是不是,有些惊讶,来,把你的理解送到句子中,读。 ④师:不仅你惊讶,辛弃疾也很惊讶,你看他都禁不住走进茅屋去问了。哪个词在问?(谁家)白发谁家翁媪?注意这个谁家,读出问的语气。(指生读)   ⑤是啊,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恩恩爱爱,亲密无间。真是人老心不老哦。一起读这句词。(齐读) 4.师:两位老人就这么坐着,笑着,聊着,心里那个美哟,几杯酒下了肚。这里的“醉”仅仅是指老两口喝醉了吗? 预设:他们都陶醉了。 5.师:可是读书要联系上下文,从词的上片那句茅檐低小,你读出了什么?他们家生活条件并不好,很贫困。是啊,生活并不富裕,可为什么老两口还那么乐乎乎的,还陶醉了呢?老两口到底醉在哪儿请把你的想法简要地写在纸上。 6.师:是啊,生活贫困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心里的快乐、幸福,心里有多美,日子就有多美。怪不得,老两口都陶醉了,陶醉的只是老爷爷、老奶奶一家人吗?陶醉的还有谁? 预设:作者。 7.师:是啊,诗人辛弃疾,也深深地陶醉了。读这首词的时候,还有谁陶醉了?我们。来,让我们一起陶醉在村居的情景中。 配乐朗读整首词。 8.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我觉得这是一个清新秀丽、朴素恬静、幸福悠闲的村居生活。表达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四、拓学展异 1.师:同学们,一份温馨和谐、自在的乡村生活为什么让词人那么向往,那么沉醉呢?(板书:心醉田园);他在陶醉之余又会想些什么呢?老师相信读了这段文字,你会有深刻的感悟。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42岁时遭受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是悲愤的,但他仍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 2.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资料,我们想你们一定明白了辛弃疾为什么那么陶醉。此刻,看着这安宁祥和、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辛弃疾感慨万千,他会想什么呢?(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 3.同学们,你们都说出了辛弃疾当时的心声。那就让我们把这份心声融入我们的笔尖,把这首词端正美观地书写在字帖上。 五、生字指导 1.课件出示:茅、檐、翁、赖、剥 2.师: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谁知道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名说。) (1)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评议。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默写本诗。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景物:茅屋、小溪、青青草 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 人物 大儿——锄豆溪东 恬静优美 中儿——正织鸡笼 小儿——卧剥莲蓬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