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与朱元思书》复习教学案[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与朱元思书》复习教学案[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4-21 11: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与朱元思书》复习教学案(hqf)
备课人:刘星亮 齐玉欣 李俊红 黄庆峰 主备人:黄庆峰
复习目标: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2深入感受山水的奇异之处。
3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做到望文生景,望景生情。
文章中心: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是一篇有名的山水游记,千百年来广为人赞。
一.结构全解: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二.文学常识填空;
1. 本文作者 ,字 、 朝 文学家。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 》。
2.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东西。
3.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视无碍。
4.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百成峰。
5.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6.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
7.表现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鄙弃名利、淡泊人生的句子是:

8.异水,抓住了缥碧、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风烟俱尽( )(2)从流飘荡( )(3)一百许里( )(4)水皆缥碧( )
(5)直视无碍( )(6)急湍甚箭( )(7)皆生寒树( )(8)负势竞上( )(9)互相轩邈( )(10)争高直指( )(11)千转不穷( ) (12)鸢飞戾天( )(13)望峰息心( )(14)经纶事务( )(15)窥谷忘反( )(16)横柯上蔽( ) (17)在昼犹昏( ) (18)疏条交映( )
三. 中考链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05贵州中考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 (2)急湍甚箭
(3)猛浪若奔 (4)横柯上蔽( )
2.翻译上文画横线的句子: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06苏州中考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 (4分)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谭记》)
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邀 D.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储东阳马生序》) 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于园》)
E. 横柯上蔽,在昼扰昏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答 和
7.“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2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争高直指,干百成峰”。(2分)
9.“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
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2分)
10.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
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
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2分)
补充练习
11. 本文有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也有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请分别找出两方面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
(1)视觉上的对偶句
(2)听觉上的对偶句
(3)表达效果
比较阅读 本文与《三峡》之比较
12. 本文和《三峡》同是写山水的精品游记,试与《三峡》作比较阅读,写出两者相映照的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3. 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 提示:
A.相同之处: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都测重写山,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B.不同之处:
写作目的不同。《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而且写出作者的内心感触。
《三峡》比《与朱元思书》在写景色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山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在形式上《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文。(这一环节,学生能指出多少就指出多少,不必强求。教师要略加点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课外拓展
答谢中书书① 陶宏景②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③。青林翠竹,四时俱备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⑤,沉鳞竞跃⑥。实是欲界之仙都⑦。自康乐以来⑧,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⑨。
注:①谢中书:谢征,字元度,曾为中书鸿胪,故称为“谢中书”。②陶宏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③五色:青 红 黄 白 黑。④时:季。⑤夕日:夕阳。颓:落山。⑥鳞:指代鱼。⑦欲界:佛教将众生所住的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是食欲、色欲等特盛的众生所住的世界。⑧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⑨与:参与,置身其间,有游览欣赏之意。奇:指奇山异水。
14.这篇短文,文辞清丽,主要描写____________。
15.文中主要描绘的景物有____________。
16.翻译下列句子。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7.文中写一日之美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
18.比较本文和《与朱元思书》在写山水景色上的异同。
四. 拓展延伸欣赏
1.同学们,《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几句来吗?
2.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3.《与朱元思书》在格式上属于骈文。它是和 相对的一种韵文。骈文最大特点是 即 。其次是讲究 ,上下联要平仄相对。三是讲究 。我们学过的刘禹锡的 就是骈文
4.写作借鉴:情景交融,在写景的同时,表达自己对景物的感受,使二者自然融为一体,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本文在描写了山势之奇以及山上的泉、鸟、蝉、猿之奇后,自然转入到面对如此奇异的美景的抒情上,表达了作者不追名逐利的思想情感。
自我总结:
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   上,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   轩,高。邈,远。这两个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答案:一.略二.
5.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6.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7.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三. 1.(1)随着,顺从(2)甚于、超过(3)奔驰的马(4)树枝
2.竭力攀高的人,看到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的心;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大意对即可)3.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能结合语句分析,大意对即可。)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5.富春江山水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清 急 富春江两岸群山6.A E(A像 B耐寒/使……寒 C凭借/背着 D返/反,反而 E遮蔽) 7.“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8.(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9.“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亡。” 10.作者所写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范仲淹以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
11.(1)(2)略 (3)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12.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猿则百叫不绝。14.山水之美
15.山川、高峰、云、清流、石壁、林、竹、雾、猿、鸟、夕日、沉鳞
16.①高山耸入云霄,清澈的流水可以见底。②早晨的雾气快要消散了,猿猴和鸟儿不停地叫着。傍晚的太阳快要下山了,水里的鱼儿争着游来游去。
1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8.都是抓住山水景色的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具体描绘,语言简洁、辞藻华丽,充满美感而富于含蕴。二者都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后所写,可称双璧。不同点是《与朱元思书》先总写后分写,着重从视觉和听觉写景;本文则从不同时空层次进行描写,以静现动,以动见静。
四. 拓展延伸
1.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2. 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3.散文 讲究对仗 骈偶 平仄搭配 使用典故 《陋室铭》点拨:填空题字要写工整、清楚,不要写错别字。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