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7 21:20:18

文档简介

君主集权的强化
选择题:
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在中央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 ( )
A.设三省六部 B.实行内阁制 C.设三司 D.废丞相
2.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 )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政令统一的需要
3.内阁制正式确立于 ( )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明宣宗时 D.明宪宗
4.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5.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这说明
A.康熙帝精明干练,勤于政务  B.清初加强君主专政
C.康熙帝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   D.清初君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6.一位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行事模式:“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依据你的判断他应该在哪一机构中任职
A.中书省 B.内阁 C.锦衣卫 D.军机处
7.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A.决定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秦以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以皇权为核心
B.皇帝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
C.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D.直到清代才建立起完善的中央权力机构
9.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0.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答案:
1 D 2 B 3 B 4 C 5 B 6 D 7 D 8 D 9 D 10 B
君主集权的强化
材料题:
1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丞相者,朕之股肱(股肱:大腿和胳膊,比喻左右辅佐之臣),所与共承庙宇(庙宇:国家),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2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3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材料4 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在宰相……若以国家治乱转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几如木偶旋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十二朝东华录》引清高宗(乾隆帝)语
回答:
(1)根据材料1、2,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3,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及其特征。
(3)上述各朝统治者对宰相的态度是怎样的?有无本质的区别?
(4)统治者对宰相态度的变化,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简答题:
12.皇权至上,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特征。
请回答:明清两朝为维护皇权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又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应如何评价?
答案:
材料题:
11.(1)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或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之类,意思接近即可)。
(2)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国事;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3)汉哀帝把宰相放在很高的地位;唐太宗认为国家大事与宰相等大臣商议,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但是多数君主并没有总结这一教训;清高宗(乾隆帝)认为人君以天下之治乱付与宰相而自己成为傀儡,是要不得的。他们的本质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从巩固其统治出发的。
(4)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简答题:
12.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课件3张PPT。课堂练习1.清朝的第一位皇帝是( )
  A .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福临 D.玄烨
2.军机处创设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BC课堂练习 3.清朝大兴文字狱,主要是哪几个皇帝时
期( )
  A.顺治皇帝  B.康熙皇帝
  C.乾隆皇帝  D.嘉庆皇帝
4.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的机构是( )
  A.内阁、六部  B.军机处
  C.宣政院   D.理藩院
BCAB探究活动史料搜集:文字狱
任务:搜集中国历代因言论而获罪的
案件。根据你的视角整理这些资料,
编写历史小论文《文字狱浅说》。课件5张PPT。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1、后金的建立者 ( )
A、努尔哈赤B、皇太极C、康熙D、雍正 A2、改国号为清的是( )
A、努尔哈赤B、皇太极C、康熙D、雍正
B3、军机处是谁在位时设立的?( )
A、努尔哈赤B、皇太极C、康熙D、雍正 D 4、清朝文字狱以哪几位皇帝在位时最残酷 ( )
(1)顺治(2)康熙(3)雍正(4)乾隆
A(1)(2)(3) B(2)(3)(4)
C(1)(2)(4) D(1)(3)(4)B5、清朝初年,掌握实权的是( )
A、内阁 B、六部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宦官 C二、材料解析题:
1、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上文是什么意思?军机大臣有实权吗?
(2)军机处是谁设立的?有什么意义?雍正时。 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2、“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1)写这句诗的进士被杀,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2)这种做法叫什么?哪几位皇帝在位时最残酷?影响是什么?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A)、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B)、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三、清朝初年,是如何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的?1、清朝初年,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