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4 09:2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精卫填海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谈话导入
大禹治水
夸父追日
谈话导入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初读课文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初读课文
少:shǎo 多少 shào 少女
shào
yuē
yīn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初读课文
赏析词句
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赏析词句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
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少女:小女儿。 溺:溺水、淹没。
故:因此。 堙:填塞。
赏析词句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赏析词句
结合课文注释及插图,用自己话讲一下这个故事。
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重点字词。
精卫填海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
精卫是炎帝的女儿。
精卫每天衔石头和树枝填塞大海。
深入探究
精卫填海的原因是什么?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精卫填海表达了她当时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对夺去她生命的东海的愤怒。
精卫是怎样填海的?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深入探究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着,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精卫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深入探究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
精卫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深入探究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深入探究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精卫和海燕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精卫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深入探究
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精卫鸟的这种精神?
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息,明明知道很难实现还要坚持去做,这就叫“坚持不懈”。
深入探究
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和同学交流。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之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深入探究
神话故事总是以动人的故事,离奇的手法告诉我们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使我们更有爱心,更有恒心,更有毅力。象《精卫填海》这样启迪我们做人,丰富我们情感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例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让我们课后走进更广阔的神话世界,去阅读更多更好的神话故事。
拓展延伸
1.把今天的古文读给家长听一听。有兴趣的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古文版神话故事读一读。
2.课下读一读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在单元结束时我们召开故事会,看看谁知道的神话故事多,谁讲的最精彩!
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