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九年级下册 第2课 苏联的崛起(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九年级下册 第2课 苏联的崛起(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7 23:02:19

文档简介

课件7张PPT。1.1937年,居欧洲工业总产值第一位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苏联
2. 苏联的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的发展重点是
A.国防工业 B.集体农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DC课堂反馈练习:3、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中国确立的标志分别是 ( )
(1)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
(2)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4)、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 (1)(3) B(1)(4)
C (2)(3)  D(2)(4)
D4、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 十月革命爆发后 B、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C、苏联成立后  D、第一、第二五年计划完成后
5世界上最早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国家是
 A、苏联       B、中国 
 C、法国 D、南斯拉夫
DA6.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C7.1936年,假如你踏上苏联的国土,你能看到的是①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②农民在市场里自由贸易③书店里有新出版发行的新宪法④苏联军民开始抗击德国法西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C 材料: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B、“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国情决定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能回答吗?请回答:A、邓小平认为的列宁比较好的“思路”和苏 联僵化的“模式”分别是指 ? 讨论: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空前巨大成绩,这说明什么? 说明了社会主义优越性,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上的巨大积极作用。1914—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课件6张PPT。第2课 苏联的崛起学习目标1、能说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2、分析斯大林模式,说出有哪些利和弊。 默读第一目内容,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出示问题:
1、______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有哪些?学习与思考要点提示:1、1928年
2、成就:
A 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B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五、综合训练
1、“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英法绥靖政策
2、《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斯大林体制 B.二战的影响
C.与美国军备竞赛 D.西方国家封锁3、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莫斯科大剧院。1922年12月30日,就在这里,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掌声,2215个声音呼喊出同一个名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天宣告诞生。
材料二: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大国崛起·俄罗斯》
请回答:
(1)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有多少个加盟共和国?(1分)
(2)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是什么?(1分)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国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这部宪法宣布苏联是什么国家?(1分)第2课 苏联的崛起
一、课堂训练
1、选择题
(1)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1926年,苏联决定优先发展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信息业
(2)“斯达汉诺夫运动”应该出现在苏联实施 时期。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一五计划 D.二五计划
(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仅次于 ,进入了世界先进工业强国之列。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4)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中国确立的标志分别是
①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④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于30年代,发展于二战后初期 B.导致社会经济发展比例失调
C.特殊的国内外环境加速了其形成过程 D.在中国没有产生重大影响
2、填空
苏联于_________年建立,最早加入苏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南高加索联邦。到1940年,苏联共有加盟共和国_______个。
3、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
二、课堂回顾
1、下列事件中对苏联社会的发展没有起过积极作用的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战前“五年计划”的实施
C.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政治体制 D.1934年开始的大规模肃反运动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最突出的哪一方面?应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课堂延伸
阅读课本有关苏联二三十年代的工业化成就及“斯达汉诺夫运动”,想想二者之间有何联系?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查阅资料,除了“斯达汉诺夫运动”外,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人民还有哪些创举,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课堂训练
1、选择题
(1)B (2)D (3)A (4)D (5)D
2、填空
1922;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15。
3、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利弊: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二、课堂回顾
1、D
2、最突出的是重工业。
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是巨大的,它使苏联迅速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并且有力地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但苏联不重视农业、轻工业等部门的发展,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给以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埋下了极为严重的隐患。
启示: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使农、轻、重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三、课堂延伸
联系:正是有广大劳动人民的热情参与,积极支持,苏联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启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精挑细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它选出来)
1.经过苏联人民的辛勤劳动,苏联这个曾经的农业大国经济迅速腾飞,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请问,苏联的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局面出现在哪一年。 ( )
A、1937年     B、1938年     C、1917年     D、1922年
2.苏联在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实现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B、实现机器由机器生产
C、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D、重点是优先发展轻工业
3.苏联在启动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确立了的发展方针是优先发展 (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手工业
4.下列重大措施或政策,不是在列宁的主持下制定实施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一年计划           D、宣布苏维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5.苏联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是 ( )
A、轻工业     B、军事工业    C、重工业     D、化学工业
6.下列政策在苏俄或苏联历史上没有起过积极作用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体制   D、大清洗政策。
7.1956年,在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 )
A、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B、第一个一年计划实施
C、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 D、斯大林模式建立
8.20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短短的十多年间,苏联新建成并投入生产的企业有多少家 ( )
A、9000多     B、8000多     C、7000多    D、10000多
9.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之后,领导着苏联人民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过也建立起了斯大林模式,关于这个模式的说法,下面哪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 )
A斯大林时代国家最高的权力掌握在苏维埃
B当时的苏联法律形同虚设
C这个模式曾为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D这种模式造成了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脱节和农业生产落后的状况
维度B 能力提高
二.想一想
10.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说:“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①你知道这段话出自哪一部名著吗?
②有人认为: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已经不需要再有这样崇高的理想了,所以这段话已经过时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11.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出现了个人崇拜、党政不分、法制混乱、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轻农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吗?请举出其中有关的一、二例事例加以说明。
维度C 探究应用
三.以史为鉴
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新任区委书记正在举行区会议,在会议结束时,通过了致斯大林的效忠信。不用说,全体起立(在会议进行过程中,每当提到他的名字时,大家也都一跃而起)。在这个小礼堂里“掌声雷动,转变为经久不息的欢呼”。3分钟,4分钟,5分钟,依然是掌声雷动,依然是经久不息的欢呼。但是,手掌已经发疼了;抬起的手臂已经麻木了;上了年纪的人已经喘不过气来了;连那些真心诚意崇拜斯大林的人,也已经感到这种状况愚不可耐了。然而,谁敢第一个停下来呢?那个站在台上刚宣读过效忠信的区委书记本可这样做。但他是刚上任的,他是来接替入狱的前任的,他自己也害怕呀。要知道在这里,在会场里,也有内务人民委员会人员站在那里鼓掌,他们注视着谁将第一个住手……于是,在这个不知名的小礼堂里,在领袖不知道的情况下,掌声持续了6分钟,7分钟,8分钟……
在会场后排,在人堆里,还可以稍稍耍点滑头,拍得少些,不那么使劲,不那么狂热;但是,在主席台上,在显眼的地方怎么办呢?大家都发疯了!区里的头头们怀着微弱的希望面面相觑,但脸上做出兴高采烈的样子,他们将继续鼓掌,一直到趴下,一直到用担架把他们抬出去……
但造纸厂厂长在第十一分钟时恢复神态,在主席团里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于是,奇迹发生了!大家同时在同一击掌声上停止了,也都坐下来。他们得救了!
然而,这个造纸厂厂长因为这件事被克格勃捉了去,判刑10年。侦查员还教育他:“永远不要第一个停止鼓掌。”
12.看完这个不是笑话的笑话,你有什么感觉?将你的想法说出来。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C 6.D 7.A 8.A 9.A
10(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不对。提示:不管在怎样的年代,都需要崇高的理想,这样,一个人才有目标,一个国家才能兴旺,一个社会才会进步。
11、有,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和粉碎四人帮后关于两个凡是的论点。
12、这不是笑话的笑话,让人觉得很无奈,个人崇拜、法制混乱,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灾难。无辜的人遭受迫害,人人汲汲可危,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我们应吸取教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课件2张PPT。①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②这是加强国防,发展工业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③这也是由受资本主义世界包围的外部环境所决定的。
④斯大林个人的决策。
“斯大林模式”产生的背景“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①社会经济结构:
小生产经济曾一度占优势,经济相对落后。
②思想文化因素:
缺乏民主传统,封建专制思想残余浓厚;农民的小农意识是其温床。
③过渡时期的诸多客观因素:
A、阶级斗争激烈;
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需要;
C、帝国主义包围下的险恶环境及战争的危机感;
D、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等。课件3张PPT。农业集体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