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九年级下册 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九年级下册 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7 23:07:03

文档简介

第十二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习题1
(一)精挑细选
1、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点是( )
A、发展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反对个人崇拜
2、20世纪70年代,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国家是( )
A、捷克斯洛伐克 B、匈牙利 C、苏联 D、南斯拉夫
3、在匈牙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同时,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大都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的结果是( )
A、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B、导致内战爆发
C、缓解了国内社会矛盾 D、取得很大成就
4、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遭到 的干涉而被迫中断。(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苏联
(二)阅读探究
“从布拉格之春”到“莫斯科寒流”
布拉格之春的目标是对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曾经是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革命引路人的苏联,现在成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对象。也许,捷克斯洛伐克通过这场革命将走向“人道的社会主义”,但莫斯科在这场改革运动中将一无所得,而其苦心营建的社会主义阵营,极有可能在布拉格的改革声中化为废墟。
1968年 8月 20日深夜,11点多钟。华沙条约军队从四面八方冲进了捷克斯洛伐克。 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成了苏军的俘虏。布拉格,一夜之间从暖春坠入严寒。
1968年8月21日苏联塔斯社声明:应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党和政府领导人的邀请,苏联及其盟友的军队已经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帮助捷克斯洛伐克击退威胁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制度的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声明还说,捷克斯洛伐克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影响到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切身利益,此次活动“符合社会主义兄弟国家间缔结的同盟条约中规定的各国有权单独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原则”。
结合上面的材料谈谈你对华约和二战后苏联的认识。
课件4张PPT。1.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点是( )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经济体制
2.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是( )
A.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猛烈地冲击斯大林模式
B.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改变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改革使各种矛盾日益激化AD3.匈牙利改革的政治措施不包括( )
A.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B.健全法制
C.稳定政治局势
D.一党制变为多党制D4.材料分析题
共产党过去一贯执行的方针是尽力扩大作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的重工业……把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解决这个首要的国民经济任务上,把主要的人力物力也都用在这方面了。
农产品的生产水平没有充分满足居民对于食品以及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对于原料的日益增长的需要。……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谷物、米粮、亚麻、甜菜、油料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这些部门及其他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落后状态,妨碍了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苏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决议》
(1953年9月7日) 因为当时农业的生产水平不能满足人民对食品、工业对原料日益增长的需要,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根据材料,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为什么要从农业开始? 第十二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习题3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一选:
1.苏联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发展苏联经济而多次进行改革,那么,继斯大林之后,领导苏联人民进行改革的领导人是 ( )
  A、列宁 B、戈尔巴乔夫 C、卡达尔 D、勃涅日列夫
2.结合本课所学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指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改革是在斯大林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的
  B、改革中曾大规模开垦荒地
  C、改革开始时曾提出反对个人崇拜
  D、改革摆脱了斯大林模式
3.苏联的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长,一跃而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哪位领导人执政期间? ( )
  A、列宁 B、戈尔巴乔夫 C、斯大林 D、勃涅日列夫
4.曾经因为适当的改革,使得它被称为“欧洲消费者的天堂”。这个“它”是指 ( )
  A、匈牙利 B、南斯拉夫 C、苏联 D、捷克斯洛伐克
5.领导匈牙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党的领导人是 ( )
  A、哥穆尔卡 B、铁托 C、卡达尔 D、杜布切克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不包括: ( )
  A、高度集中的体制日益显露弊端 B、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
  C、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 D、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大量渗透
二、填一填:
7.1953年, 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把 作为了改革的突破点,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同时,他对 也施行手术,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打破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模式。
8.1968年,匈牙利领导人 在全国开始推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将国家的 和 、 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 。这次改革使匈牙利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内出现了稳定局面。
维度B 能力提高
三、想一想
9.材料一:共产党过去一贯执行的方针是尽力扩大作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的重工业……把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解决这个首要的国民经济任务上,把主要的人力物力也都用在这方面了。
材料二:农产品的生产水平没有完全充分满足居民对于食品以及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对于原料的日益增长的需要。……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谷物、米粮、亚麻、甜菜、油料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这些部门及其他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落后状态,妨碍了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的进一步发展。
   --《苏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决议》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为什么要从农业开始呢?
10.1968年8月20日,一架苏联民用客机以机械发生故障为名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降落,但从飞机里冲出来的却是苏联的突击队员,他们占领了布拉格,并绑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它的发生,说明苏联推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11.赫鲁晓夫继斯大林之后即位,全盘否定斯大林,而毛泽东却说:对斯大林要 “三七”开,在学习了斯大林和苏联的这段历史之后,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维度C 探究应用
四、谈一谈:
1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同属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两个国家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五十年代兴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六十年代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十年之中,我们损失了相当于建国三十年以来积累下来的所有财产总和,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会,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中国的经济才开始走上正轨,然而依然是一波三折,在悲有喜。其实,在我们的成长中也会遇到一些艰难和挫折,你是如何面对的呢?
  
第12课
1.D 2.D 3.D 4.A 5.C 6.D
9.长期以来,苏联将经济建设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极大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落后又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也受到了不利影响。
10.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因为这个国家的改革没有完全依照苏联模式进行。说明推行的是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
11.赞同哪一种都行,关键要言之有理。
12.苏联: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矛盾积累太多、太久;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等等。
中国: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国际环境相对稳定等。
13.略。
第十二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习题4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知道苏联和东欧各国进行改革的原因、内容和结果。
2、通过分析苏东各国的改革,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曲折。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对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不正确评价是()
A.改革有成效,但总体上说是失败了
B.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改革不彻底,对体制只进行小修小补
C.改革的重心放在发展重工业上,使军事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导致计划经济体制活力减退
D.改革缺乏正确理论、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2)20世纪50、60年代,东欧各国变革的共同要求是()
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
B.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合作
C.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D.纠正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错误
(3)20世纪70年代,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国家是()
A.捷克斯洛伐克 B.匈牙利 C.苏联 D.南斯拉夫
*(4)在匈牙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同时,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大都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的结果是()
A.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B.导致内战爆发
C.缓解了国内社会矛盾
D.取得很大成就
(5)捷共的改革遭到() 的干涉而被迫中断。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苏联
2、赫鲁晓夫如何对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结果如何?
二、课堂回顾
1、战后东欧人民民主革命在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隐患是
A.国内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B.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与苏联的关系不稳定 D.资本主义国家极力进行经济渗透
*2、阅读下列材料
对农业改革这一难题……他特别热衷于玉米的种植,曾说道:“玉米能够让我们创造出奇迹”,“我是玉米的热烈拥护者”,因此……强行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请回答:
(1)“玉米”让苏联创造出奇迹了吗?为什么?
(2)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B.工农业生产的不稳定
C.个人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口号不切实际
*三、课堂延伸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作出批判,但在其执政后期却重犯了个人崇拜的错误。请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试题答案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选择题
(1)C (2)D (3)B (4)A (5)D
2、在经济上,他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点,推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同时对工业也进行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模式。在政治上,他提出要反对个人崇拜,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使不少人的冤屈得以昭雪。
结果: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讲,却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二、课堂回顾
1、B
2、(1)没有。扩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地区气候不宜种植玉米,产量很低,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了小麦生产,破坏了传统的牧草生产,造成粮食减产,饲料不足。
(2)A
三、课堂延伸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严重的错误,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和态度,只是片面简单地否定一切,并且过分强调斯大林个人的责任和品德,把一切错误都归罪于斯大林,既妨碍人们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也没有从政治体制上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来根本铲除产生个人崇拜的土壤和条件,因此,赫鲁晓夫在执政后期,自觉不自觉地重犯了个人崇拜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