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检测(六)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5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2)水尤清冽 ( )
(3)佁然不动 (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 )
(5)风翳净尽 ( )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乃记之而去
B.因复上其处问之
C.若脱笼之鹄
D.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1)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C.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5.名句默写。(3分)
(1)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
(4)由《渔家傲》的“长烟落日”引发联想,请写出“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
(5)《游山西村》一诗常用来比喻人们在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可走时,经过努力又发现新的出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综合性学习。(6分)
近来,因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奖,“莫言热”应运而生。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当然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于是我们开展以“走近莫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我和同学制作有关莫言的新闻剪报。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凌晨,2012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从一个迷恋故事、充满想象力的孩子,到用自己的方式讲各种故事的文学家,莫言始终把自己定义为“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的存在。今后,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在剪报中以上这则新闻标题被删了,我补写了一个30字以内的标题。(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同学分享莫言先生的幽默语言。
记者:“你获奖后,有人指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主席马悦然跟你私交甚好。请问他是你‘亲爱的朋友’吗?”
莫言:“你们外国人第一次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就是亲爱的朋友。我认识了一个意大利女孩,第一次给我写信就‘亲爱的莫言’,令我心潮澎湃,以为她对我有意思呢。后来人们说这是人家的礼貌而已。”回答引起一片会意的笑声。
(新闻发布会现场实录)
我从这段实录中感受到了莫言的幽默,并在会心一笑后将莫言先生的“潜台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2012·德宏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小题。(13分)
小石潭记 (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解释加点词语。(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
(2)以其境过清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第二段对游鱼进行了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1·桂林中考)阅读《满井游记》(节选),完成11~15题。(13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廿二日天稍和 ( )
(2)泉而茗者 ( )
(3)柳条将舒未舒 ( )
(4)呷浪之鳞 ( )
12.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
(2分)
(1)若脱笼之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娟然如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5.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进行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6~19题。(14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 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唧唧复唧唧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谢病 使君谢罗敷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
17.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3分)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0.倾听是增长知识的捷径 ( http: / / www.21cnjy.com ),倾听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倾听是陶冶情操的妙法,倾听是修养品德的良方……听师长的教诲,听自然的乐章,听历史的回音,听未来的呼唤……倾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倾听在人生中意味深长!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叙写故事,也可以发表看法,题目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
1.答案:(1)向西 (2)寒冷 (3)愣住的样子 (4)互相交错 (5)散尽
2.【解析】选C。C项为结构助词“的”,其他三项均为代词。
3.答案:(1)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2)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来一样。
4.【解析】选C。正确的节奏是: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5.答案:(1)青山郭外斜 (2)燕然未勒归无计 (3)谁道人生无再少 (4)长河落日圆 (5)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6. 答案:(1)莫言瑞典文学院发表“讲故事的人”演讲
(2)我和马悦然只是见过面的朋友罢了。
7.答案:(1)表示估计数目 (2)凄清,冷清
8.【解析】翻译时要以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能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做到语意恰当,语句通顺。(1)句关键词: “澈”,穿过,透;(2)注意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斗”, 像北斗星;“蛇”, 像蛇。
答案:(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2)(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9.【解析】第二段对游鱼的描写是为了表现水的清澈,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鱼欢快的身影其实是作者心情的外在表现。
答案: 表现出(或衬托、侧面描写)潭水的清澈,表现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10.【解析】回答此题要结合本文的写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景,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色调,他的“乐”是暂时的,孤寂、悲凉是感情主调。
答案:作者游览小石潭,触景生情,由乐转悲,表达被贬后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
11.答案:(1)暖和 (2)喝茶 (3)舒展 (4)鱼
12.【解析】解答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给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之”字用在修饰限制语与中心语之间,很明显就是一个结构助词——的;“然”字用在形容词后面作词尾,可以译作“……的样子”。据此从文中找出与“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就可以了。
答案(示例):(1)“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山石草木之间”。
(2)“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13.【解析】翻译本句要注意“始”“未始”“城居者”“之”“知”字能准确翻译。
答案: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这一点罢了。
14.答案:水(春水) 冻水初解的清澈
15.答案(示例):“若脱笼之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举止如鸟儿脱笼一般无拘无束与“潇然”一词很吻合。体现“潇然”的内容有: 游人活动、动物悠然、“惟此官”“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16.【解析】选A。A项“复”均是“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的意思;B项“其”分别是“它”“其中”的意思;C项“谢”分别是“辞官”“请问,问”的意思;D项“奇”分别是“奇美的山水”“对……感到惊奇”的意思。
17.【解析】此题考查联想与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语句内容合理联想想象,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即可。
答案: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寥廓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蜿蜒的玉带。
18.【解析】此题考查对两文写景的方法的比较。可从描写的角度、所调动的感觉器官、语言的生动性等方面思考。一定要联系具体语境回答其作用。
答案: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
19.【解析】此题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评价能力。应联系时代背景,紧扣文章的主旨——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回答。
答案(示例):理解: 远离尘俗 ( http: / / www.21cnjy.com ),洁身自好。评价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评价二: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附【乙】【译文】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蝉噪鹤鸣,水声响猿猴啼,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一向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而此地多菊花,旁边又有很多竹实。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喜爱,哪里是随便说说呀!
20.【写作提示】这是一篇话题作文。选材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宽泛,倾听春天的莺歌燕语,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意境的优美;倾听大海的潮起潮落,我们感受到激越的乐章和壮美的境界;倾听长者的教诲,我们如坐春风;倾听朋友的诉说,我们感受到友谊的可贵。我们可以由倾听不同对象带来的不同感受入手,写一篇抒情散文。也可以记叙一次倾听朋友发牢骚的经历,表现倾听的重要性。还可以采用片段的形式,由倾听世界各地的声音表现对世界上饥饿、战争等现象的关注。如我们可以听到非洲儿童饥饿的喊叫;我们可以听到怒吼的洪水声,它冲毁房屋,卷走百姓,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所拟题目尽可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