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单 元 过 关 测 试
(时长: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qī hēi yè mù chuán jiǎnɡ jiū zhènɡ
( ) ( ) ( ) ( )
shù shāo lí mínɡ xián yì zhǎnɡ cháo
( ) ( ) ( ) ( )
二、用“ ”画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8分)
凛洌( ) 比冀而飞( ) 应接不瑕( ) 面面相觎( )
船浆( ) 无可耐何( ) 金璧辉煌( ) 天方夜谈( )
三.“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我们感受到大榕树枝叶的茂盛
B.这句话写出了叶子富有光泽、翠绿欲滴的特点
C.作者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了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四.圈出每组中书写有误的汉字,并更正在括号里。(2分)
A.榆树 划浆 树桩 画眉( ) B.膝黑 抛开 黎明 大榕树( )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仿佛就比平日少了许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夜晚,也有萤火虫在飞行。(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按要求仿写句子)
________变得热闹了,到处________________,到处________________。
4.大榕树不是“鸟的天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文回顾。(5分)
1.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表达了词人 的思想感情。
2.张志和的《渔歌子》中,表现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的词句是:“青箬笠,绿蓑衣, 。”
3.巴金爷爷笔下的“鸟的天堂”实际上是指 。把它称作“鸟的天堂”的原因是 。
七.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5分)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喧: 浣女:
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那畔:
八.课内阅读。(14分)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用“____”分别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这两个句子在语段中起__________的作用。(3分)
2.选文第1自然段按______________顺序描绘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幅画面。( )(2分)
A.空间 乌鸦归巢 大雁南飞
B.时间 夕阳斜照西山 夕阳西沉
3.秋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与寒冷的冬晨和谐的是人们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7分)
4.冬天,作者明明喜欢早晨,为什么还要写中午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wěnɡ)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②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mò)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不齐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英语小提琴的音译)上奏着的名曲。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蓊蓊郁郁”的近义词是( ),“参差不齐”的近义词是( )。(2分)
A.郁郁葱葱 B.郁郁寡欢 C.东倒西歪 D.杂乱无章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感受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6分)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1)第①句运用了 (填序号),表现了荷叶 的特点。
(2)第②句运用了 (填序号),把叶子和花的颤动比作 。把 景物转化为 景物来写,更传神、生动与具体。
(3)第③句描写的是 ,这本来是 (填序号),但句中把月光比作 ,“ ”字化静为动,表现了月光 、 的特点。
3.读例句,照样子进行扩写,把景物写具体。(3分)
例:月光照在叶子和花上。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四面都是杨柳。
扩写:
4.结合短文内容,下列关于动态和静态的描写,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静态描写是指描绘人物、景物静止状态下的情景,比如“层层的叶子中间”写出了荷叶之密。
B.动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在运动中的状态的描绘,如文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字写活了雾的轻飘、朦胧。
C.静态描写要赋予描写对象生气和活力,动态描写要写出描写对象的静谧之美。
十、习作表达。(30分)
题目:美丽的____________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自己看到的美丽景色,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漆黑 夜幕 船桨 纠正 树梢 黎明 闲逸 涨潮
洌—冽 冀—翼 瑕—暇 觎—觑
浆—桨 耐—奈 璧—碧 谈—谭
A.浆 桨 B.膝 漆
1.删除“仿佛”。
2.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3.街上 都是行人 都是车辆
4.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六.1. 故园无此声 思念家乡
2.斜风细雨不须归
3. 大榕树 这棵树枝叶繁茂,有许多鸟儿生活在这里,自由自在,像在天堂一样
七.1.喧哗。 洗衣物的女子。
竹林中声音喧哗,是姑娘们洗完衣服回家;莲叶摇动,是小渔船顺流而下。
2.那边,指关外。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八.1.秋天最美是黄昏。 冬天最美是早晨。 领起下文 2.B 3.黄昏 归鸦 大雁 风声 虫鸣 早晨 闲逸 4.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早晨温暖、和谐的画面。
九.1.A D 2.(1)A 很多 (2)B 闪电 静态 动态 (3)荷塘的月色 A 流水 泻流动 轻柔 3.示例: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杨柳。轻软的柳枝垂入荷塘,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梳洗着长长的秀发。远看,它们又像一团烟雾,将这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4.C
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