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脍炙人口的歌 《Do Re Mi》
《Do Re Mi》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一)坚持以美育人
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坚持五育并举,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双减政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开阔艺术视野。
(二)坚持艺术体验
强化艺术课程的实践导向,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为歌曲创编律动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欣赏歌曲《Do Re Mi》,体验音乐的美,加深对音乐感性特征和审美特质的感知、体验与理解,提高音乐欣赏和评述能力,让学生对音乐有较浓厚的兴趣。
艺术表现
能用欢快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Do Re Mi》;
创意实践
尝试小组创编演唱,使学生乐于参与与音乐相关的艺术表现活动,展现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创意,在实践中增强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养成守规则、负责任等良好品质。
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理解艺术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加强学科融合,领会影视艺术对文化发展的贡献和价值,领悟故事情节充满快乐、亲情和希望,也充满对故乡、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恋。
教学分析
本课为广东花城出版社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歌曲,是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歌中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把音乐中do、re、mi、fa、sol、la、si七个音符形象化地与孩子们的生活体验相关联,歌曲活泼又风趣,形象又便于记忆。歌曲易于演唱,也易于表演,很受同学们的喜爱。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学唱歌曲,简单分析歌曲乐句,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
难点
二声部合作体验,在节奏、音色、力度等方面做到和谐富有表现力。
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创编玻璃杯乐器,并与二声部合作。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附件1)
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自学 —— 导学 课前 导学 反馈 弹奏音阶。 师:请同学们一起把C大调的音阶演唱一遍,注意速度,声音要圆润、饱满、气息要稳 活动1【唱音阶】 演唱C大调的音阶,注意声音的统一性, 通过音阶的发声练习,使学生把握音准,音色和谐,复习手号动作,并导入新课,为后面作铺垫
出示手号图,指挥。 师:请同学们跟着弹奏的音阶,用手号来表现各音的位置,动作要有力、规范,并注意高度。 学生起立,复习手号动作,注意每个音符手号的位置。
新课导入 师:大家现在肯定疑惑了,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音阶?它和我们这节课有联系吗?是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新歌,歌名正是这七个音里的前三个音——《DO RE MI》。 生:这七个音可以创造出很多美妙的旋律。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 助学——合作探究揭秘宝藏 之一 探索音乐情绪 歌曲简介 师:歌曲《Do Re Mi》选自影片《音乐之声》。该剧通过描写一个善良美丽、生性活泼、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修女玛利亚,应聘到一个海军上校家里当家庭教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 Re 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下面我们一边欣赏这个片段,一边思考: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活动2【聆听】播放电影原声歌曲《Do Re Mi》片段 小组探讨:歌曲的情绪。 (欢快,跳跃,积极)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握歌曲的情绪和速度,了解歌曲的意境美。
(三) 助学——合作探究揭秘宝藏之二 学唱歌曲第一声部旋律 师:充满欢歌笑语的一个电影片段,有趣又有爱,歌声还十分悦耳动听,同学们都被感染了吧?那么听完了这段电影原声音乐,同学们也一定很想赶快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了吧?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旋律学唱这首歌曲。 教师指导学生跟伴奏学唱,关注学生演唱的节奏、音准是否准确,速度与力度是否适当。 师:1.聆听歌曲,准确找到演唱音阶各唱名的位置,并标记下来。 2.声音要统一,速度保持一致,气息要稳,轻声。 重点关注付点节奏和变化音#4、#5、b7的音准,并画出旋律线。 活动3【跟唱】学生轻声跟唱旋律,并根据旋律的走向画出旋律线。唱熟后再学唱歌词。 学生在歌谱上的乐句开头标记出do、re、mi、fa、sol、la、si七个音。 设计意图:难点突破,把握歌曲的乐句划分。 通过画旋律线,能更直观地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 设计意图:为后面加入手号律动做好铺垫。
学生加入律动 师:同学们,当我们演唱到各个音阶唱名的时候,请你做出相应的手号动作。 活动4【律动】播放《Do Re Mi》范唱,学生边演唱,边做出手号动作。 设计意图:再次熟悉旋律,并通过做手号帮助学生强化音阶的位置和把握音准。
(四) 助学——合作探究揭密宝藏之三 二声部练习 播放《Do Re Mi》范唱,指挥学生学唱二声部旋律,注意音准和节奏。 教师伴奏,指挥各组交替进行二声部合作。 先把第二声部的旋律线画出来,并与第一声部的旋律线进行对比,感受二声部旋律走向。 指挥三组合作:一组唱第一声部,一组唱第二声部,一组配合做手号动作。 活动5【合作体验】播放《Do Re Mi》范唱,学生演唱第二声部旋律。 学生:分组合作,一组唱第二声部旋律,一组唱第一声部旋律。 设计意图:可以直观感受两个声部旋律的走向与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声部和谐的关系。
(五) 助学——合作探究揭密宝藏之四 实践与探索 每个小组选用八个容积相同的玻璃杯,用水注入进行调音。 师:老师示范用水调出C、F、G、C’四个音。 各组学生模仿老师,自行用玻璃水杯调出C、D、E、F、G、A、B、C’等音。 全班学生演唱歌曲,选择一名学生上台用自制的玻璃杯乐器演奏歌曲的二声部旋律,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各组学生用玻璃水杯调出C、D、E、F、G、A、B、C’等音。 活动6【实践】播放《Do Re Mi》范唱,学生用自制玻璃杯乐器演奏歌曲的二声部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与探索,提升学生动手创新、表现音乐的能力。
(六) 悟学——反馈跟踪能力提升 拓展延伸 师:影片《音乐之声》曾获得第三十八届奥斯卡奖十项提名,并最终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响、最佳剪辑与最佳配乐五项大奖。影片中一些优美动人的歌曲,如《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等,广为传唱。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孤独的牧羊人》吧。 活动7【欣赏】学生一起欣赏电影原声片段《孤独的牧羊人》。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欣赏,提升学生对原声电影的理解,全面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课堂小结 师:玛利亚老师用她的爱心和音乐把七个孩子从调皮捣蛋变成了一群可爱的音乐天使,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愿音乐能继续丰富我们的生活,给同学们带来无限的快乐!今天的音乐课到此结束。
教学反思
(一)教学方法——多法结合
本节课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法,听、唱、演、创编等为主,要求各个全身各部位的协调配合,愉悦了身心,到达了预期效果。
教学过程——二部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学唱歌曲,重视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音准和节奏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通过二声部练习,强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能力的培养,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面向全体
课堂中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学习态度、课堂学习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等方面。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欣赏、表现和创意实践等过程中的学习进程、行为表现,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教学效果——创新实践
本节课让学生充分参与了艺术欣赏、艺术表现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化繁为简,令学生在不知觉中完成了二声部的演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艺术实践的愉悦,教学效果良好。
课堂改革——落实新课标
本节课对标新课标,坚持五育并举,以美育人,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增加艺术体验,注重学科融合,利用物理声学原理自制玻璃杯乐器,提升学生对影视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是对课堂改革的一种尝试。
附件1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Do Re Mi》导学案
学 习 目 标 审美感知 欣赏歌曲《Do Re Mi》,体验音乐的美,加深对音乐感性特征和审美特质的感知
艺术表现 能用欢快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Do Re Mi》。
创意实践 尝试小组创编演唱,参与与音乐相关的艺术表现活动。
文化理解 领悟故事情节充满快乐、亲情和希望,也充满对故乡、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恋。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课 前 导 学 1.唱熟C大调的音阶: 练习音的手号:
过 程 助 学 过 程 助 学 过 程 助 学 活动一:聆听歌曲《Do Re Mi》,思考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活动二:跟歌曲《Do Re Mi》的范唱,轻声跟唱、默唱旋律与歌词。 活动三:聆听歌曲《Do Re Mi》范唱,对照乐谱,边演唱,边做出手号动作。 活动四:聆听歌曲《Do Re Mi》范唱,对照歌谱,学习演唱二声部旋律。 活动五:模仿老师,自行用玻璃水杯调出C、D、E、F、G、A、B、C’等音,并进行二声部合作。
总结 归纳 课堂小结 玛利亚老师用她的爱心和音乐把七个孩子从调皮捣蛋变成了一群可爱的音乐天使,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这就是音乐的力量。